大学生原子化状态的生成机理与消解路径

2020-07-04 02:49李琴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大学生

李琴

摘要:人類作为向群而居的社会性动物,个体始终处于共同体生活之中,“原子化”形象描绘的个体孤立状态,可视为一种“变态”现象。被裹挟其中的大学生,呈现出冷漠、疏离、功利、越轨等原子化表现。基于对G大学实地调研发现,这种原子化状态主要缘于共同体联结功能式微、社会感染与市场冲击。只有重建学习共同体、兴趣共同体、聚居共同体,才能将原子化的个体充分地整合其中,培养共同情感和集体记忆,实现大学生互助共进、情感融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原子化 社会原子化 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01-02

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是1978高考恢复之年的17倍。接受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得到极大缓解,我国教育普及程度也在逐步递增,在这种“锦标赛”式的快速发展中,高等教育却在速度、数量与质量方面出现失衡,引发了近年来被人逅病的高等教育“严进宽出”问题。大学生曾经“天之骄子”的形象似乎已悄然消逝,反而多因一些负面问题而引发关注,校园暴力、校园裸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已有研究多从个体化视角探讨了大学生价值观、公共精神、集体主义、道德责任等问题,将其归于大学生“个人之崛起”“为自己而活”的原因内推,对外在的社会因素影响却较少论及。鉴于大学生人际疏离、情感淡漠等原子化状态,我们尝试从社会层面发问,大学生为何呈现出一种原子化状态?这种状态又该如何消解?这对于当下探讨收紧高等教育与“宽进严出”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原子化的外在表现

原子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最早提出的概念,城市居民的生活长期处于紧张刺激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居民逐渐缺乏激情、过分理智、高度专业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原子化。马克思则运用“马铃薯式的生活”来形容这种原子化状态,即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不会融合在一起。国内研究方面,田毅鹏指出,社会原子化不是指一般性的社会关系的疏离,而是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intermediate group)的解体或失缺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的社会总体性危机。主要表现为个人之间联系的弱化、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以及由此衍生的个人与国家距离变远等情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个体呈现了原子化状态,并浩浩荡荡地侵蚀“半社会”的高校生活。

G大学地处西南某重点扶贫省份,生源主要以本省贫困家庭的学生居多。有限的经济状况犹如一把双刃剑,激励自身独立自强的同时,反而过于经济理性,在思想行为上容易遭受社会影响与群体情绪传染,公共性缺乏导致该校学生“失范”行为频现。在对G校实地观察与访谈发现,原子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主要表现为冷漠、疏离、功利、越轨等状态。在微时代的网络社会中,线上互动完成了线下交流的功能替代,进一步拉大了个体之间的交往距离。校园生活中,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并不强,对班级生活并不关注,认同感缺失,室友关系一般要密切于同学关系,但同班同学却叫不出名字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实践活动中,各类学生社团内部“官僚”思想十分严重,原本的组织架构成为论资排辈的权力体系,“主席”“部长”不再是服务学生的领导者,而成为相互竞争的权力符号。在学习中,“有偿代课”使得正常的上课学习变成一种“金钱交易”,严重扰乱教学秩序,造成校园学习生活变质,考试中舞弊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违反校规甚至违法的“失范”行为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在学生资助中,频有学生为获得奖助学金想尽办法,甚至不惜证明材料造假、好友反目等,突显一种自我为上的意识,公共精神严重匮乏,功利主义泛滥成灾。总体而言,G校学生在学习、实践与生活中呈现的疏离、功利与失范问题,侧向凸显了原子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冲击后果。

二、外推于社会:大学生原子化的生成逻辑

人类作为向群而居的社会性动物,个体始终处于各类共同体之中,并位于国家、社会、市场的框架之中。大学生表现出的个体孤独、情感疏离、互动失序等现实状态,始终受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交互影响。个体化诠释了个体解放的主动性,而原子化的解释话语则呈现出大学生如何走向原子状态的被动图景,这便要从共同体与社会市场作用进行理解。

1.个体膨胀:共同体联结功能式微

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我国从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变迁。在乡土社会中,血缘、地缘是个体互动与交往的连接纽带,个体被庇护于家庭、族群中成长与发展,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差序格局”。 然而,进入城市社会后,个体秩序成为新社会秩序的基点,共同体功能日趋弱化。大学生脱离家庭的原有共同体,常年孤身一人生活于校园生活和“外面的世界”之中,家庭的庇护作用因物理距离拉大而明显减弱。而班级、社团具有共同体之“形体”,却无公共性之“筋骨”,在教师缺乏关注和指导下,学生作为个体直接面对社会、学校,中间联结机制发生断裂,导致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合理解决、如何沟通。当他们独自面对一些未曾遇到的事情,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极可能产生认知偏颇、行为偏激。在G校中就曾多次发生贫困生因自身原因未能获得学生资助,反而将其归错于班委、教师、学校,并越级申诉以期寻求科层压力解决问题,体现出学生在事件应对中共同体整合功能的缺乏。

2.价值迷失:社会感染与市场冲击

虽然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但这些青年学生仍处于社会化之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尚未完全建立,极易受到社会风气和经济理性影响。在社会方面,有学者指出,大学毕业生呈现出“游民化”的特征,他们有一种丧失身份后的茫然,加上生活的窘困、精神的焦虑和可能的社会反叛。而这些毕业的学姐学长会将这些消极心理表述为“经验之谈”向学弟学妹们进行传播,这种信息加工实则掺杂了很大成分的个人主观因素。同时,仇富仇官、暴戾等社会情绪在网络世界中,能够轻易地将大学生群体裹挟其中,最终对在校生群体产生价值取向和行为实践的误导。在市场方面,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但这种货币经济迅猛发展之时,隐含着对竞相逐利的向往与默许,由此粗暴地冲击着原有的地方秩序。青年学子身处校园、农村、家庭之中,却几乎没有一片净土,经济理性和工具理性成为了万物皆准的法则。我们的礼俗秩序被丛林法则严重侵蚀,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严重地扭曲着这些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血缘、亲缘和学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弱化。在社会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之下,大学生群体深陷价值迷失之中,攀比、冲突之余,不知该何去何从。

三、共同体重构:大学生原子化状态的消解路径

原子化作为脱嵌于有机整体的分离状态,共同体正是“解铃系铃”的良药。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应存在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和传统,有较高的行为趋同性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就曾提倡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对传统班集体、寝室等常规性校园共同体进行重构,在保持原有架构和功能基础上,建立学习共同体、兴趣共同体、聚居共同体,将原子化的个体充分地整合于校园的各类共同体之中,实现大学生互助共进、情感融通的全面发展。

1.学习共同体:政治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

政治学习方面,依托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等战斗堡垒,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共青团员分类统合于思想政治学习共同体之中。学校党委与基层党委要给予此类共同体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通过定期举行政治学习、思想汇报、辩论讨论等活动,利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在学习实践中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情感交流。专业学习方面,以班级为单位在大一阶段划分与组建学习互助小组,伴随课程教学实施一以贯之地执行,培养小组内部成员的协作互助意识,强化小组之间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业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之余,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

2.兴趣共同体:创新创业与学术科研并重

志趣相投能够有效拉近个体交往距离,密切情感交流,并增強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借助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的创新创业春风,这些原本单打独斗但又满怀创造激情的个体,在专业指导教师的鼓励和推动下,围绕各自的专业所长及志趣所在组建工作小组或团队。经调研发现,G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成效显著,很多组建的学生团队多次在国家大赛中获奖,创建的公司业绩可观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学术共同体一直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科研生命力保障,对学术科研具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之余,为学术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G校中有大量本科学生在大一便加入各自感兴趣的科研团队,经过两三年的学术训练,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凭借这种兴趣所激发的科研热情,顺利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3.聚居共同体:熟悉亲密的公共空间

聚居共同体,可视为一个地域范畴的空间概念,学校可作为中观层面的聚居共同体,而校园中最基本的聚居共同体则是寝室。情感作为一切共同体建立与发展的根本,人际疏离却反向拉扯着原有的共同体成员走向分裂,寝室往往成为矛盾冲突频有发生的居住场域。为弥合寝室内部与寝室之间存在的“裂隙”,有学者从空间视域提出高校学生社区情感共同体建设。在高校学生聚居区建设“嵌入式”集聚功能的物理空间,如走廊花园、图书角、体育活动室等,赋予学生自由交往到熟悉亲密的公共空间。同时,依托这些互动空间,定期组织开展寝室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共同情感和集体记忆,打造稳定、和谐的聚居共同体、情感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田毅鹏,吕方.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J].天津社会科学,2010(5):68-73.

[2]夏侯宏,邹小华.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游民化及其社会干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3):45-50.

[3]黄兴海.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24-26.

[4]王寓凡,杨朝清.空间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情感共同体建设[J].中国青年研究,2019(2):20-26.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共同体大学生
爱的共同体
以工作室为载体打造班主任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冲刺与挑战”问题设计例析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