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
基于整本书阅读体系的构建,创设活泼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既定专题进行阅读、研讨,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从而解决课程设置的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教学方案,即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这种理解来自笔者的实践探索,更多源于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解领悟。
课程标准中,“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群確定了课程内容。任务,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的高频词。课程标准有18个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学习任务。那么,一线老师还要不要设计情境化任务?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陆志平说:“有老师问我,任务群需要老师自己设计吗?我说,所有的老师都要来设计。”以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抓手的整本书阅读,课堂上侧重确定目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组织活动,而不是聚焦书的本身。从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等情境维度,对整本书的阅读任务进行“情境化”包装,在课堂上组织完成情境化任务的阅读活动,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以《红楼梦》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整本书阅读情境化任务的主要特点及设计策略。
一、《红楼梦》情境化阅读任务一例
大观园里“起了社”,谁劝宝玉苦读书
第33回“宝玉挨打”表面上是因为“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实际上因为贾宝玉不爱读书,鄙视功名,离经叛道,不重视仕途经济。“宝玉挨打”惊动了贾府的上上下下,大观园要“起”劝学社,来劝宝玉好好读书。请研读相关章回,并联系全书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借冷子兴之口大致介绍了荣、宁二府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并托出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关联。请阅读这两回,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完成其一即可)
(1)理清《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绘制荣、宁二府主要人物的关系图表。
(2)甄别、整理《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表的研究成果,简要记录相关情节,使之信息更丰富。
(3)理清贾宝玉的人物关系并绘成图表。
(4)理清某一章回的人物关系图并绘成图表。
任务2、阅读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和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理解情节,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
(1)这两回中哪些人劝过宝玉读书?请梳理信息,填写下表。
(2)如果你是贾宝玉,谁的劝说你能听进去,谁的劝说让你反感?请根据自己的标准给大观园人物劝学举措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任务3、为了避免“宝玉挨打”的悲剧重演,大观园要“起个社”,来劝宝玉好好读书。你认为谁适合做“劝学社”的发起人?
(1)借用综艺节目中广受欢迎的“选拔赛”形式进行发起人初选。
①每位同学推荐一人来发起“劝学社”,并简要列举一两个证据(此为正票)。
②每位同学反对一人来发起“劝学社”,并简要列举一两个证据(此为负票)。
③组建评委团评判投票是否有效。评判依据:列举的证据能否从《红楼梦》中找到,证据与观点是否有因果逻辑关系,即事实、情理与逻辑是否具有一致性。
④有效正负票累加后为最终得票数,票数居前三位者入选。
(2)你认为三名入选者中谁最合适做“劝学社”发起人?请从她与宝玉的关系等角度阐述理由,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任务4、“劝学社”要给贾政和贾宝玉分别写一封信,谈谈读书的问题。你认为谁来写信更合适?请你以这个人物的身份完成给贾政(或贾宝玉)的这封信。
要求:注意写信人与贾政(或贾宝玉)的关系,行文要接近《红楼梦》语言风格,要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二、情境化阅读任务的主要特点
1.情境化的任务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构
整本书阅读进入课程,就不再是自由阅读了。整本书不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则主要体现在统编教材,教材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设计了6个学习任务。但教材也不等于教学内容,“有些任务群必须由老师自行设计,有些任务群必须由老师再设计”。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化任务,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对整本书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重构。
《红楼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情感互动复杂微妙,小说通过对诸多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妙描写,在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其身份地位、性情气质,描摹出一幅幅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生活的图景。理清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绘成图表,将你对人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情节简要记录在图表上。以此为基础,选取一对或一组人物,谈谈你对这些人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设置了第一个学习任务“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但只较为笼统地呈现了整体阅读面貌。“大观园里‘起了社,谁劝宝玉苦读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是基于学生语文学习和个体发展的需求,对教材学习任务的“再设计”。
依托教材设计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用情境化阅读任务确保教材精神落到实处,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显著特征。
2.任务的情境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能够遇到的”
“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情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阅读名著,是人的一种切己存在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劝学”是再熟悉不过的情境了,是“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真实情境。
任务2的微任务(2),让学生评判大观园众人的劝学并排序,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有助于增强阅读的目的意识、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这种虚拟的真实情境,利于学生置身其中,细读小说相关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从事理、逻辑、情感等角度权衡判断人物的劝学言行,进而把握人物关系,也会促使学生反省自己,便于知识建构与素养提升。
任务3的微任务(1)借用综艺节目中“选拔赛”形式投票初选劝学社发起人,指向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阅读新发现的过程,为了让自己推荐的人入选,学生主动关注书中角角落落的语句,费尽心思在小说中搜寻此人的方方面面,阅读得以步步推进。
切己的情境将阅读放置于真实的言语世界中,让文本进入“我”的世界。学生在阅读中知道了自己原来已经有但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打通了学生语文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价值”。
3.情境化任务要呈现结构化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具有综合性、群体性甚至模糊性等特点,这很容易让教学陷入无序和随意。因此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特别强调“呈现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关系,体现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螺旋上升和发展梯度”。
“大观园里‘起了社,谁劝宝玉苦读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重视阅读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任务1、2引导读书,从人物关系的角度了解《红楼梦》内容,其中任务1侧重全书,类似宏观;任务2则着眼具体章回、具体事件、具体人物,侧重阅读吸收;任务3、4要求读懂书中的人物、情节等〔任务2的微任务(2)已经向这个层次过渡了〕,把提升思辨能力融汇在阅读行为中,是由阅读吸收到表达输出,加深了对小说的体验和理解,深解其中之味。
4个阅读任务包含着比较紧密的逻辑链条,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中完成任务,运用中积累提升;由情态到原因,由现象到本质,梳理出小说内在的机理,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认知结构,最终将所读所思转化成自身内在的东西。
三、情境化阅读任务设计策略
1.设计情境化任务要着眼于整体阅读体系的构建
整本书的“整”即完整、整体,突出的是阅读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整本书”阅读需要完整地阅读一本书,但由于时间限制,高中生基本上无法把《红楼梦》这样一部百万字小说从头读到尾,无法对全书进行深度阅读。设计情境化阅读任务的目的之一就是确定阅读专题,引导学生围绕一些最精彩的段落进行一定深度的反复阅读,以点带面,推动对全书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但这又容易陷入阅读的片面化。
那么如何在情境化阅读中培养学生完整阅读、纵深思考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设计情境化阅读任务时必须着眼阅读体系的构建,体现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具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就《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小说而言,情境化阅读任务要聚焦文本事件的枢纽,关注小说中“大过节、大关键”的重要情节。《红楼梦》中许多线索、矛盾都在元妃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关键情节处聚焦,又借助于这些聚焦,延伸出进一步的矛盾和线索,对小说的故事进程和主題表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着眼这些关键情节设计情境化阅读任务,有助于学生读懂完整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中的人物,思考小说的主题,整体性地理解接受《红楼梦》。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的重要关节点,在小说中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曹雪芹用草蛇灰线之法,将之绵延了很多回。“大观园里‘起了社,谁劝宝玉苦读书”情境化任务选择“宝玉挨打”,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整本书阅读有了全景性和深入性的特点。
2.学生是情境化任务设计的重要资源
“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新的提法,但仍是在过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脱离实际的‘花招。”换言之,很多日常教学经验都可以转化来设计整本书的情境阅读任务,如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境化阅读任务,必须研究学情,只有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类似,才不会成为“花招”。高一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读完《红楼梦》是共识,那么对“理清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绘成图表”无所适从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任务1将阅读范围缩小为第二、四回,并基于学情设计4个微任务,把阅读任务进一步具体化。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表现形式不受限制,发挥空间大,学生阅读的畏难情绪得到缓解。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关系,并成为这个情境化阅读任务的逻辑起点。
王宁教授说:“认为真实情境是老师想出来给学生被动接受的,这就违背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情境化阅读任务不是老师一步到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精心预设、学生精彩表现中生成的。任务3的微任务(1)原本预设是:“你认为谁会做‘劝学社的发起人?请从她与宝玉的关系等角度阐述理由。”但是学生大多不喜欢,在QQ群里交流时,有学生为发起人投票,结果得到全体学生热烈响应。笔者就放手让学生设计,稍加整理就形成了这个话题严肃、形式活泼、思路清晰的微任务。
设计情境化阅读任务如果漠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就可能演变为老师自说自话,既有违“学为中心”的理念,又忽视了学生这一鲜活的、积极的课程资源。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参与任务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积累阅读经验,提高语文素养。
3.设计情境化任务要关注听说读写等核心能力的整合
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合到一起,共同服务于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导向。阅读与写作,都是需要思维与情感深度参与的活动,具有一体性,相互交融。整本书阅读往往产生表达的欲望,阅读与思考的过程、成果都需要写作来外化。学习情境包含“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即必要的语言运用原理和听说读写的方法)”,情境化阅读任务不是零碎式问答,很难只以阅读的形态出现,综合听说读写,形成一体,是它的常态。
任务3的微任务(2)用300字左右的短文阐释选择发起人的理由、任务4以《红楼梦》中人物的身份给贾政和贾宝玉写信谈读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阅读感悟阐释、评论,这就是阅读为写作提供资源和方向,用写作表达独到的阅读发现。设计情境化阅读任务,少不了打通作品与生活的创意写作。因阅读而产生了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实现了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让阅读深入,使阅读成果得以实现,又促进了阅读。更重要的是,情境化阅读任务中的写作加深了对小说具体情节的印象、对人物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设计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就是设计解决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方案,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教学研究,能够引导我们走向理想境界的语文教学。
[作者通联:合肥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