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1923年《故乡》被选入商务印书馆版《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在随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它长期是中国各个时期、各种版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精读课文。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将其全文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成为固定教材。《故乡》在中外小说阅读中的经典地位可见一斑。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写作背景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住宅,于11月21日迁入,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1日鲁迅离京南返,于4日抵达故乡绍兴,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卖的卖,都处理了,于29日回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运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运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向鲁迅讲述了他的悲惨处境,引起鲁迅的深切同情。1921年,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运水的原形,塑造了閏土这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二、人物形象
少年闰土:小英雄。热情开朗、见多识广、勤劳勇敢、机智聪慧、口齿伶俐、重友谊。
中年闰土:木偶人。麻木迟钝、寡言少语、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
青年杨二嫂:豆腐西施。以美获利。
中年杨二嫂:圆规。狭隘自私、尖刻贪婪、搬弄是非。“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极端狭隘自私。虚情假意,把任何一个人都视为自己掠夺、沾光的对象,对人没有真挚的感情,关心的只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实利”。
“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怀有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母亲:操劳能干、慈祥和善、有同情心。
宏儿与水生:活泼机灵、纯真可爱。
三、主题探究
《故乡》自1921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近百年来,中外读者对它的阅读、评论一直未停止过。其主题随时代发展、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审美旨趣的变化而呈现出多元性。代表性的观点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农村经济破产、阶级压迫与反封建、精神乐园失落、反抗绝望的希望哲学等。
1.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1921年《故乡》发表后,茅盾最先评论“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1925年鲁迅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高墙”“隔膜”这两个词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反复出现,反映了他对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悲哀以及人与人平等关系的渴望。1982年,安永兴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文章说,《故乡》的主题,简言之,即是“哀人生之隔膜”。
2.农村经济破产
林非指出“故乡深刻地反映出近代农村生活的破产”,唐弢认为“它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陈涌认为“鲁迅表现了近代中国农村的急剧破产”。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期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各大教参和课本注释也普遍是这样解释的:“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想要改造旧社会、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3.阶级压迫与反封建
文章通过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和可悲的生存现状,揭示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封建主义统治,这种统治不仅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封建等级观念、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着人们的思想。因而大部分学者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统治和毒害,表现了作者反对封建主义,打破封建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刘绶松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从阶级论的角度,对《故乡》这样评论:“他一方面用回忆中的闰土和眼前的闰土前后迥异的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下的惨痛、阴郁的生活,显示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强烈愤恨。”藤井省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评论故乡:“《故乡》诞生的二十年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人们力图打破军阀割据与日本、欧美的侵略造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将有名无实的中华民国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国家……《故乡》是叙述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小说。”
4.精神乐园失落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把《故乡》放到“新的人物、题材与新的思想主题”的标题下论述,认为:“鲁迅注目的中心不是包括农民在内的下层人民所受的政治经济的压迫剥削,而是精神的毒害;所着重表现的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精神的痛苦与病态。”
改革开放后对故乡的解读影响最大的是王富仁的《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现实故乡中的“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精神落脚地,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代保明认为“回忆中的故乡是自由独立、平等和谐让‘我安放心灵的阳光故乡,二十年后的故乡荒凉萧索使得‘我心中赖以维持精神自主的精神故乡彻底失落,从此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理想和希望的变异和幻灭,使作者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5.反抗绝望的希望哲学
日本初中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在讲解时都将《故乡》作为“希望”的文本,关注“希望”。蔡栅栅指出《故乡》入选日本教科書的单元目标是“适应环境而生”。“《故乡》呈现的今昔对比,人事变迁,正好可以说明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怀着希望、继续好好生活的道理”。尾崎文昭认为鲁迅通过故乡的二重性表现了希望的二重性。过去的“故乡”,是现实世界的“希望”,也是证明并保证人心相通的“希望”,而今,“故乡”的幻影与过去的事实分离,再生为净化了的、清澈宁谧的画面,成为“我”内心的一个光点和“希望”。
孙绍振认为《故乡》聚焦的是社会人生,人与人的精神沟通。现实的故乡虽让人产生忧郁情绪,但回忆的故乡仍然美丽纯洁让人舒心。未来的故乡虽然希望是渺茫的,但放在新的生活中是说不清的,因此《故乡》所写并不仅是精神故乡的必然败落,也表现了作者对新的生活及精神美好境界某种无望的向往。钱理群认为“我”的最后“离去”,不是一种单纯的绝望,而且包含着绝望后新的奋取,新的探索行动(“走”),或者说是对于世界与自我双重绝望的抗战,重新响彻起绝望中的希望的旋律,从而完成了“希望——绝望——希望”的心理循环。
四、艺术特色
《故乡》是一篇思想精深、叙事精妙、语言精准的作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多维度对比、人物精妙出场、标点使用艺术、色彩艺术、插叙的叙述方式和忧郁的美学风格六个方面。
1.多维度对比
对比手法本是常见,但“鲁迅写《故乡》的高超之处,在于寓鲜明的对比于日常生活之中。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生活的画面,就象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质朴,毫无雕琢的痕迹”。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如下。
景物选取的对比。《故乡》第2段选取阴冷萧瑟的景物为人物出场和不幸的命运营造氛围;第12段选取五彩缤纷的景物塑造温馨明媚的回忆,这一画面与文章开篇那种阴郁、冷寂的气氛恰成鲜明的对照。最后一段选取和谐、美丽、幸福、安适的月圆之图,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环境的描写。
人物今昔对比。闰土、杨二嫂各人前后肖像的对比,闰土前后语言、行动、气质、性格的对比。
不同人物的对比。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物形象的对比;闰土、“我”、杨二嫂三种人物形象的对比;闰土的辛苦麻木、“我”的辛苦辗转和杨二嫂辛苦恣睢的生活对比。这三组对比把中国农村日趋贫困,人与人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深更广。
2.人物精妙出场
闰土的出场别具匠心。“《故乡》对闰土的三次出场,是三种写法,有对比、有照应,显得意味无穷。
‘我的出场是在岁暮年尽,天气阴晦,是一种以景衬人的写法,先出景,后出人,寄情于景”。
杨二嫂的出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杨二嫂的出场,写得很有特色。这里连用两个‘愕然了不嫌啰唆么?不啰唆。第一个‘愕然了是见到杨二嫂的特殊形象产生的,第二个‘愕然了是听到杨二嫂的不同一般的话产生的,后者比前者程度更深,所以还冠以‘愈加二字”。
宏儿是“飞”出来的。这个“飞”字,表现了宏儿的天真、活泼、热情、好奇的性格,水生出场时,是站在闰土的身后,这符合一个农村孩子怕见生人的特征。这段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刻画了闰土见到“我”时的神情和心理活动过程。
3.标点使用艺术
“这好极!他,——怎样?……”短短六个字五种标点表现了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极具艺术张力。母亲的提起,让“我”心情复杂,既期待、激动又不知所措地害怕。这样的心情无法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于是作者把感叹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用在了一句话当中。
“阿!闰土哥,——你来了?……”这是在一个天气很冷的午后,当“我”与儿时的伙伴闰土相见时说的第一句话。六个字五种标点符号,“表现出了好友久别重逢时的喜悦、诧异、百感交集、欲言又止复杂感情。而省略号则掩盖住了‘我内心不愿说出的现实,此时的闰土已不再是记忆中机智的少年,‘我预感中的隔阂还是出现了”。
“老爷!……”“我”急切地希望见到闰土,闰土也对“我”念念不忘,及至两个年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却多了几分陌生,多了一道“厚障壁”。
4.色彩艺术
色彩词语的使用,营造出印象深刻的画面。“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等等。‘我回忆起了过去的故乡,那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种颜色都让‘我记忆深刻。但是回到现实中,紫色的圆脸变成‘灰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用“冷”“暖”“灰”三种色调绘制了三幅不同的画面,而三幅画面又组成了一个整体画卷。“色彩缤纷的记忆中的故乡、灰暗低沉的现实中的故乡和朦朦胧胧的希望中的故乡。三幅画相互衬托,共同组成了《故乡》这个灰色的世界”。
5.插叙的叙述方式
第12—29段插叙了少年闰土,便于与中年闰土相对比。第44段,母亲的一句话“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打开了我记忆的门,插叙回忆了青年的杨二嫂。“巧妙穿插,起伏跌宕,形成错落有致的结构美。写一个人物,先后分割成三段,但又毫无割裂之感,前呼后应,跌宕起伏,使人叹服结构之妙。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杨二嫂的形象穿插在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两种形象之间,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使故事情节波澜骤起,文章的结构也顿为增色”。
6.忧郁的美学风格
王富仁认为“《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结尾处理想故乡能否实现未可知,但是现实故乡的衰败悲惨留在了人们心中,是一种没有尽头的忧郁情绪。整个《故乡》的色调都是昏暗阴冷的、忧郁的,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去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
俞发亮认为“鲁迅的小说带着浓郁的悲剧气氛,但却能够给人一种希望的力量。他的小说善于抓住生活中一些悲剧性的矛盾,但不是让这些矛盾束缚住读者的感情,而是通过矛盾的发展,从中孕育一种希望、一种理想,使人看到前途。《故乡》的结尾便是这样。它不是给人苦闷、重压、渺茫之感,而是给人以力量、希望和信念”。
第二部分 课例设计综述
下面从60余篇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中选取了10则公开发表的《故乡》教学课例进行对比分析。
一、从教学内容看选择的教学点(略)
二、分析教学点
通过对上述10节典型课例“教学点”的梳理,可知老师们对教学点的选择是多元的,都遵循了小说教学的一般规律,能围绕人物、环境和主题三大要素,挖掘出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言语表达魅力和作者个性化的情感思绪。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读”是本文教学之本,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些常用的教学方法之外,对学生理解本文有较大帮助的自主提问法、板块式教学法也是值得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聚焦在引导点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提问法上。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故乡》作为鲁迅的一篇艺术和思想成就颇高的小说,应作为“定篇”来教学。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对课前的预设作适当调整,课时不必机械地限定于二或三节课。
为什么要让学生精读精学鲁迅这一深蕴难解、有时代背景的小说呢?王安忆曾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让学生读小说可以走进作家心灵,感受人生,润泽自我。李卫东认为“阅读鲁迅的过程,就是重铸我们精神世界的过程,作品充满对人性的透析和省视”。《故乡》的特定社会环境现在已不复存在,人物的阶级差别和人生经历学生也深感陌生,但文中“我”的悲凉、隔膜、孤独、忧郁、绝望与希望等心理体验和精神状态是有普适性的。学生对此心理和精神有所思有所悟,心有戚戚潸然泪下或以此自勉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终极目标。
《故乡》小说教学该教什么内容?俞发亮强调:“不能把《故乡》当作记叙文来教学,停留于分段、概括段意,而要把它作为小说来理解,突出其文学的典型意义。”传统的小说教学围绕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四要素展开。这些知识在解读某些类型的小说时确实是有效的,但如果将此作为所有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则可能使小说教学走向僵化。邓彤老师认为“叙述是小说中最关键的东西,是小说的灵魂”,“要让学生从不高明的读者向高级读者发展,语文老师的作为主要应该在叙述角度、叙述层面”。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务必要关注小说叙述的语言、叙述的视角、敘述的时间、叙述方式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读懂小说写了什么内容。《故乡》是鲁迅将自己回乡的经历艺术性地再现,有一定的写实性。小说中的“我”是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很能表达作者的思想精神。“我”的行程和心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悲凉、隔膜、孤独、忧郁、绝望与希望等心理体验和精神状态要读出来。课文最后两段是难点,要借助资料研读。理解这个渺茫的“希望”是什么,“新生活”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实现,最后“我”离乡时精神是崩塌还是振奋,基调归于苦闷悲凉还是光明昂扬。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用了哪些精妙的叙述方式和技巧,找出本文作为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并以此确定教学内容。李卫东指出:“我们对鲁迅作品独特的叙述方式关注的不够,鲁迅先生曾把自己五四前期小说的文体特征概括为: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可见,教学内容要关注叙述方式和技巧,而鲁迅《故乡》中人物对话占了一半以上,也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心理和思想主题,可以说是本文的突出特征。英国小说理论家戴维·洛奇说过:“小说注重展示,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人物的话语准确反映事件。”因此,《故乡》中的人物说话的言语形式可以确立为教学内容。而与《故乡》同一单元编排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直接引用的人物对话也占一半以上且相当出色,同样可将对话的言语形式确立为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掌握从人物对话的表现形式来解读小说人物性格和心理、人物关系、思想主题的阅读方法,并从中体会鲁迅和莫泊桑这样的文学大师叙述语言的精妙。
当然,《故乡》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视角,插叙的叙述方式,人物对话,人物话语的表述方式,人物出场,标点符号,对比手法,语言风格等这些突出的特征也可以深入探究,选其一作为教学内容呈现。
《故乡》这篇小说该怎么教呢?《故乡》深蕴难解、语言繁复难读难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提前多读,边读边做赏析和质疑的批注。教师要抽时间检查学生的批注,了解学生可以读懂的层面,搜集学生的疑难。学生读得懂故事,教师要教故事是怎么写的。所用方法可用朗读法、表演法、比较法、创设情境法、追问启迪法、质疑思辨法、想象续写法等,用有趣有用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了解鲁迅《故乡》的艺术魅力。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和写作背景。
2.学习从人物对话的表现形式来解读人物性格和心理、人物关系、思想主题的阅读方法,并从中体会鲁迅叙述语言的精妙。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孤独绝望,不断奋取和探索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从人物对话的表现形式来解读小说人物性格和心理、人物关系、思想主题。
2.体会作者的绝望与希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文学理论家布斯有一句很有名的评论“小说中的对话,是小说全部经验的中心”。
优秀的小说家都会苦心经营自己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鲁迅先生就是其一。《故乡》有一大半的内容都是写对话,今天让我们重点来感受这些话语的精妙。
二、聚焦对话——读演对话内容,初识人物形象
1.读一读: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的大段对话语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语气和语调分角色朗读。
2.演一演:有没有哪些同学愿意将这些对话演一演?需要五位小演员:“我”、母亲、少年闰土、杨二嫂、中年闰土。
3.想一想:通过读演,你读懂了哪些人物的哪些信息?
明确: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不全面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变化。
小结(一):小说阅读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三、话里乾坤——对比言语形式,深识人物关系
同学们都关注到了对话的内容,从内容上粗略地给人物贴了一个标签。我们先看大家说的最多的一个人物闰土,对话中闰土说话的表现形式值得玩味。
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中“我”和少年、中年闰土、杨二嫂的对话,从言语形式上比较异同。我们可以从“句子长短”“语气轻重”“语调高低”“特殊标点”“重复语”来比较。
小结(二):小说阅读可以通过人物对话的表现形式(“句子长短”“语气轻重”“语调高低”“特殊标点”“重复语”“修辞”等)深入感知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小说表现人物可使用对话描写,描写对话时除了关注对话的内容,也要关注对话的表现形式。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那人物的言语形式也不同。
四、話里有话——追溯言语形式,理解小说主题
通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为什么闰土的言语形式发生了变化,由轻松自在、无话不说到迟钝木讷、有苦不言?
明确:闰土言语形式的变化体现了性格和经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封建社会造成的,这一变化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
(1)社会经济衰败,当时人们生活困顿,只能通过各种卑劣手段获得生活用品,维持生计。
(2)“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贫困,被统治阶级剥削压迫,有苦难言,无力反抗。
(3)习惯忍受了,和“我”说了也改变不了,而且不同阶层的“我”也不能理解。
2.为什么“我”说不出话和无话可说?
明确:我回到故乡,发现故乡的景和人都变了,感到孤独和隔膜,“我”不知道怎么改变和帮助他们。
3.“我”有没有话说?我的话想对谁说?
明确:我有话说,想对宏儿和水生等后辈说。细读后三段。“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反复提到的是辛苦,我不愿意后辈隔膜,也不愿意他们生活得辛苦。“新生活”就是指和谐平等自由人与人之间无压迫无隔阂的生活。那么这个“新生活”能否实现呢?“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希望无所谓有”就是无,“希望无所谓无”就是有,也就是希望有没有还不确定,像路一样探索的人多了就有了。
《故乡》是鲁迅将自己回乡的经历艺术性地再现,有一定的写实性。小说中的“我”是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很能表达作者的思想精神。作者既承认希望的暂无,又肯定希望之于将来一定有,只要走的人不断地探索下去。1922年12月,鲁迅借与《新青年》编者围绕“铁屋中的希望”的对话,进而道出:“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确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绝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所以,希望同学们正确认识孤独绝望,即使在绝望中也要不断奋取和探索,永怀希望。
小结(三):小说阅读可以通过人物对话的表现形式(“句子长短”“语气轻重”“语调高低”“特殊标点”“重复语”“修辞”等)理解人物心情和主题思想。
五、课堂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学会了什么?请大家按照以下格式说说。
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的小说阅读方法。
六、作业
水生和宏儿在二十年后相遇了,过上了和谐自由的“新生活”,会有怎样的对话?运用对话描写的技巧,关注对话的表现形式(“句子长短”“语气轻重”“语调高低”“特殊标点”“重复语”“修辞”等),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要求:1.对话内容符合人物身份,突出人物性格;2.对话的表现形式符合人物性格和心情,展现人物关系和思想主旨。
七、板书(略)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