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贵州紫云布依族粑棒簸箕舞是布依族人民社会生产生活的一個缩影,为布依族人民世代相传,起源于布依族社会的祖先祭祀与生产生活。粑棒簸箕舞是一种原生态的传统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身心健康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促进人际交往的价值以及优良的体育教学价值等多种社会功能。本文对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的起源与社会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贵州 布依族 粑棒簸箕舞 起源 社会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196-02
Abstract: The ba stick dustpan dance of buyi nationality in ziyun, guizhou is a miniature of buyi nationality's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It is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or buyi nationality's ancestors who originated in buyi nationality's society to offer sacrifices and production and life. It has various social functions such as ric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value,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social cultural value of buyi nationality's ba stick dustpan dan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its bette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Guizhou; Buyi; Dustpan dance with stick; Origin;Sociocultural value
布依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布依族人民在不断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创造了属于布依族人民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发源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土壤中,并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体现自身的社会文化价值[1]。粑棒簸箕舞是舞蹈和体育的结合,是流传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火花等乡镇的布依村寨的民间舞蹈,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曾经濒临失传,后来因为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发掘才得以保存下来。对粑棒簸箕舞的起源与社会文化价值进行研究,有利于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的起源
1.1 起源于布依族人民的祖先祭祀
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兀。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攘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流传在贞丰、镇宁、紫云的传说认为,“盘古”发明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但因孤单一身,日子仍然过得清苦贫寒。在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新横为继承父业,造福人类,刻苦专研,要把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然而新横的后母对他非常的不满,并虐待他,新横不服便托梦告到天庭他父亲那里,盘古氏阴灵显圣,要毁掉水稻。保证为了供祭盘古发明水稻栽培技术、永保子孙万代五谷丰登,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盘古逝世日)这天,率领子孙宰猪杀牛、打糍粑等供奉盘古,祭祀祖宗。起源于当时的盘古祭祀活动时简单的打糍粑,逐渐演变为一支具有民族特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舞蹈。
1.2 起源于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打糍粑是布依族人在节庆活动、婚嫁、立房等喜事必不可少的活动。它的制作工序简单,主要是将糯簸箕簸干净后淘洗浸泡,蒸成糯米饭后,便倒于大木头凿成的粑槽内,直到把槽中的糯米饭打成团为止。心灵手巧的妇女梦洗净手,用油或者芝麻粉抹手将糍粑捏成像碗口大的圆粑粑。但是他们不论在打粑粑,还是捏粑粑,都赋有舞蹈动作,还伴随些歌唱,有说有笑,主家的堂屋自然的成为打糍粑的舞场,粑棒簸箕舞也随着这一生产生活劳动而产生,使用的舞蹈工具也是布依族人民家中生产生活的工具。而后又演变为男女青年娱乐与恋爱时跳的舞蹈,也成为各民族人民交流互动的场所。
2 粑棒簸箕舞的社会文化价值
2.1 独特的身心健康价值
粑棒簸箕舞动作主要是以快走、跳跃、下蹲、慢跑为基本动作元素的运动活动,而它包括手上和脚上动作,可以说是一种带动全身肌肉的运动的活动方式。“粑棒舞”及“簸箕舞”的动作,使得人们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臀大肌、肘关节、膝关节以至于全身每块肌肉都得到良好锻炼。根据节奏鲜明的击鼓声,人们表现出轻快、敏捷的动作形态,跳完一支5min的粑棒簸箕舞,人们大汗淋漓。人们不仅愉悦了心情,身体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如若长期进行粑棒簸箕舞的训练,还可以发展人体的肌肉力量、关节力量、机体耐力、肢体协调性等素质。
2.2 促进人际交往的价值
在紫云洛河每年举行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时,方圆几十公里村寨人们都来参加和参观,往往会形成几十人甚至几千人的聚会,这一活动是男女青年相识交往的绝好机会,小伙子和姑娘们通过六月六节日进行定期集会,再通过粑棒簸箕舞活动的相互接触互动后彼此认识,加深了解后组建家庭。所以在粑棒簸箕舞中就有男女青年互生情愫、相互交流互动的情节,可以看出这支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具有拓宽人们的人际交往、增进各族人民感情交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高社会适应的价值。
2.3 显著的休闲娱乐价值
粑棒簸箕舞实为表演性质的项目,体现出其较强的休闲娱乐特征,而且随着村寨城镇化的演变,其原有的农耕、生产生活及祭祀等原始功能已经在逐渐退化,反而是休闲和娱乐的功能日渐凸显。粑棒簸箕舞以精美的服饰、特殊的道具及精彩的故事情节的特点吸引人们好奇、参与的社会特点。粑棒簸箕舞隶属于典型的通过运动宣泄情感、欢娱身心,具有很强的娱人和自娱性[2]。如若将此舞蹈作为娱乐健身的活动,能够使得人们积极的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充分的体验了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身体的良好健康状态及情感上的快乐宣泄不断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的质量。要把握好粑棒簸箕舞突出的民族特色,使得它更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在全民健身中发挥其应有的休闲娱乐价值.
2.4 优良的体育教学价值
在高校引入原生态舞蹈,把它原始的表现形式、内容、道具等尽量按原样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本地区的、本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及其文化本身,这就是对原生态舞蹈最好的传承和保护[3]。在紫云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不仅走进了校园,还在校园文化的一部分[4]。粑棒簸箕舞集娱乐性、健身性、表演性于一体,既有较高的娱乐观赏价值,又是独特的健身运动,它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体质,而且使得传统的、优秀的、濒危的民间体育项目得以传承与弘扬。由此可见,将粑棒簸箕舞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必将会为我国的高校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改革创新的成功探索。
3 结语
综上所述,粑棒簸箕舞是一支具有多元社会文化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舞蹈。随城镇化后民族村寨社会不断变迁和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粑棒簸箕舞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丰富的身心健康价值、人际交往价值、娱乐价值及体育教学价值,对其社会文化价值进行深度剖析。让社会各层全面认识和了解其社会文化价值及其内涵,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学校体育教学、全民健身、体育旅游以及实现对粑棒簸箕舞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波,冯红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31-33.
[2] 方楨.少数民族集体舞蹈的娱乐健身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1(6):33-34.
[3] 史薇蕊,鞠海涛.《原生态舞蹈进入高校课堂》[J].商情,2012(16):13.
[4] 马孝东.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教育谱新篇[N].贵州民族报,2017-11-01(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