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民 张晓霞
摘 要:项目建设前,企業需要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以估算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投资额和预期利润。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结算成本往往高于预算金额,不利于工程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成本体系进行分析,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控
1 工程造价的定义及相关特点
工程造价的定义是指在建设期内估计或实际发生的工程造价,主要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投资的概念是完成项目的全部建设,包括项目成本、其他工程建设成本和预备费在内的全部成本,在此期间进行投资并产生现金流出。工程造价是指施工期内直接用于工程主体和室外施工、设备采购、安装的建设投资;其他工程造价是指施工期内发生的费用,为工程建设或运营所必需,但不计入工程造价的;预备费是指在施工期间发生的费用,施工期间可能增加的费用应考虑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变化。工程造价具有金额大、个别性、差异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工程量大是指任何一项工程的庞大的实物形态和高昂的造价,因此通常关系到国家、行业或地区的重大经济利益。个性与差异是指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功能和规模,劳动力、材料和机械使用费的价格因施工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动态是指每一个项目从决策到完工都有一个较长的施工周期,其中会有许多因素影响项目成本。层次结构是指在总体设计或概念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单项工程组成,在施工过程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建设工程。复杂性意味着有许多复杂的判断依据。
2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
2.1 地区市场
不同地区的区位、市场的波动会对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项目的成本也会随着地区和市场的波动而波动,这会对项目建设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由于材料价格的不同会引起市场波动,也会影响材料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的价值。
2.2 设计因素
工程项目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程造价工作需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将对工程造价产生巨大影响。从工程造价控制的角度考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工程的地理位置、施工标准、施工工艺和功能。根据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虚拟高成本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
2.3 施工阶段
与其他方面的成本预算相比,虽然施工阶段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但对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和施工图是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预算的合理性,而且对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
2.4 法律法规
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建筑业在国家有关部门或法律法规中对建设项目有明确规定,并制定了包括项目审批、投资成本构成等在内的规范性标准。,以及有关施工技术和施工标准的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国家控制和管理建筑业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际的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编制预算。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定建设项目的成本类型和预算值,以控制项目成本。
3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要点
3.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场地的规划、管理和组织是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的前提。因此,施工前应做好现场的综合分析和调查。根据分析调查结果、合同要求等要素,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之后,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施工过程,合理安排工作。合理的组织规划是有序施工、避免施工问题的重要前提。同时,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项目各部门的沟通和运作更加顺畅,保证项目的进度,降低成本。
3.2 加强合同管理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可以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发展。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工程的开始,合同的规定也是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重要因素。合同是项目实施的准确依据。只有科学的合同管理,才能准确把握建设项目的状态,实现建设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合同内容的公开,做到全面、全员、全覆盖。从合同披露中可以看出披露对象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各级重点、重点工作的开展,并将合同目标和责任分解,具体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建设工程合同主要包括以下计价条款:(1)合同类型;(2)变更范围和计价原则;(3)合同价格、计量和支付;(4)合同价格调整。
3.3 明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目标
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成本管理标准,制定一套完整的、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的成本管理体系,相关成本人员需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工期等成本预算方面,为了保证目标与工程情况相适应,控制成本;其次,在制定管理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整个建设项目,但同时也必须使目标与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相一致,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能够在施工方案具体设计目标的前提下顺利实现,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为项目有序发展。
3.4 把好材料认证关, 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直接组成部分。建设单位应当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防止建筑工程超预算,做好建筑材料管理工作。
(1) 注意施工材料的采购。建设单位应当结合建筑材料供应情况控制建筑材料成本,认真分析采购建筑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规格要求,认真比较不同厂家产品的性能和价格,在不超预算的前提下,确保采购能力最强的建筑材料。(2) 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分类堆放,专人保管。(3)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防止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施工单位派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3.5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变更一直是造价人员面临的关键问题。建设工程变更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建设工作,而且容易导致超预算的情况。因此,在建筑工程实施中,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方面,在建设项目规划阶段,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并与设计单位沟通,使设计单位准确掌握建设单位的需求。同时,施工单位应跟踪设计工作,确保设计细节符合要求。此外,要认真考虑项目变更对项目成本的影响,规范项目变更过程,控制项目变更成本。另一方面,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不仅要做好施工图纸会审,还要做好岗前培训。施工单位应组织各施工部门对施工图进行会审,认真分析施工图细节,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此外,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工作中充分落实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工程造价观念,以避免工程变更的发生。
4 结束语
成本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它着重从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进行控制,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手段,积极推动建设项目全过程所有参与方转变观念,从可行性研究、估算、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控制全生命周期,并对控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使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有一个健康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2] 李景云,但霞编著.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3]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建设工程造价与定额名词解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4]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5] 廖天平,何永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6] 王婷婷.浅谈如何解决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四川水泥,201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