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0-07-04 03:18王晗
戏剧之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教学

王晗

【摘 要】本文以杨鸿年先生的教学理念、实践、教材等为着眼点,从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业界精神等方面谈及杨先生合唱指挥教学与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杨鸿年;合唱指挥;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87-01

杨鸿年教授在中国合唱界可谓泰斗级人物。杨先生已年过八旬,仍然在坚持自己喜欢的合唱事业。他的博学、优雅与严谨的专业态度影响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热爱合唱事业的人。他的指挥风格细腻热情且极具感染力,看过他演出的观众都被他“信手拈来”的音乐控制力所折服。

一、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的综合专业素质

作为一名指挥家,杨先生深谙合唱音乐史,且在音乐“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和配器上也具备深厚功底。此外,他对哲学深感兴趣,并且尝试将它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原则上,这让他的合唱教学理念不浮于表面。很多人都不知道杨先生是乐队指挥出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他的《合唱训练学》一书中,在合唱指挥教学中渗透了乐队指挥的影响。例如处理各个声部的平衡性时,借鉴古典乐队中的乐队编制分配①,可谓是融会贯通了。

在排练时,杨先生很强调作品的背景,这是出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有些人强调细节——将音乐内部的细节处理好。殊不知整体把握才是基础。在排练的时候,稍有音准、音色与节奏方面的偏差,他就马上精准地指出来,这需要具备良好的听力与音乐捕捉能力。

從选拔合唱队队员到排练(演出)合唱,再到管理合唱队,很多人只具备其中的一两种能力,如何掌握整个流程,除了要深谙各个阶段人群嗓音生理学的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管理学知识。

二、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的教学能力

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教与学确有不同之处。杨先生无论是论著还是平时的讲课、排练,他对于概念都辨别得非常分明并且反复强调,让学生和学者们能够更加深入体会了解。例如在杨先生的合唱指挥课中,他多次强调:“这节课是合唱与指挥,不是合唱与合唱指挥。”一句话便让学生明确了学习课程的目的。若不具备深厚的音乐理论功底,很难将这些概念清晰地转达给学生。

杨先生对于音乐“四大件”的精通也深入到了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一些合唱作品进行改编,当然,使原作品更加“艺术化”是一个正向的追求,而在加工改编的过程中,可以完善对合唱作品的整体把握。但这个工作,很多合唱指挥都是在排练了众多作品后才能慢慢把握规律,而且也往往会漏掉一些细节。从创作的角度和从排练的角度看作品,永远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多角度理解音乐显得十分重要。

很多业界人士都知道,杨先生指挥的童声合唱音域可以达到c3,而合唱队经过他的训练,整体音域可以提高五度。杨先生不是学声乐的,但能做到这点,足以证明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多年经验让他判断出这样做的可行性。同时,大量听合唱作品,并且在听的时候要求学生站在合唱指挥者的角度理解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可给每个学生一样的“教学配方”,艺术需要多元化、多样性,“量产”相似的团队风格对于艺术发展不是一个乐观的走向。若每个指挥按照相同的模式发展,相信也很难提出不一样的发展意见。

三、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的业界精神

在合唱方面杨先生已经有非常多的论著②,写一本合乎专业规范的合唱指挥教材对很多老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希望后生可畏。但是在看完他的《合唱训练学》之后,没有数年的舞台经验和教学经验,以及音乐理论的深厚积累,是非常难以应杨先生之求“给出意见”的,这本《合唱训练学》花费了他三十多年的心血。我们意识到,真正要为合唱事业添砖加瓦极具挑战性。

每个人的音乐经历都不相同,合唱作品也会层出不穷,现今很多优秀的现代风格的合唱作品横空出世。对于新作品的不断学习与指挥的经验总结也将会是丰富合唱教学的一部分。

杨先生多次提到合唱指挥需求之迫切,他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合唱研究所。这也启示了笔者,不仅要从合唱音乐本体出发发展合唱事业,而且更应该多元化发展。从最开始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合唱队/团的组建,以及合唱指挥的专业教育,乃至成体系的理论研究都是必要的。这是老一辈艺术家的情怀与愿景。延伸至我们这一辈,是否也应该继承老人家的风骨?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合唱指挥这项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成熟的程度,还是要靠千万的合唱指挥从业者和爱好者。

注释:

①如40人的混声合唱团,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人数分别是12人、10人、10人、8人,这其实是借鉴了交响乐队的编制。

②比如《童声合唱训练学》;中国第一本专业教科书级别的《合唱训练学》(上下册);《合唱》(1-3);《中外童声合唱精品曲选》等。其中《合唱训练学》上册更多是解决合唱指挥技术上的问题,而下册更偏重理论。这本书也是对《童声合唱训练学》的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1]赵琳.操千曲而后晓声——浅谈杨鸿年<合唱训练学>一书[J].中国音乐(季刊),2015,(1):207-211.

[2]赖嘉静.合唱唱的是文化、哲学与信仰—访指挥家杨鸿年[J].中国文艺评论,2016,(10):117-127.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