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傩戏面谱系整理和数字化研究

2020-07-04 03:18秦睿张频
戏剧之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设计风格傩戏

秦睿 张频

【摘 要】本课题对赣傩面具雕刻造型的视觉形态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并研究赣傩面具在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挖掘赣傩面具视觉艺术的独特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提供参照,并在设计创作中进行传承创新。

【关键词】傩戏;设计风格;傩面具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15-02

一、研究现状

江西的傩文化,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赣傩文化作为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原始朴素和奔放的艺术形式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后,对傩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赣傩文化的研究成为热门,其中部分成果还为赣傩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赣傩面具的历史演变和分布研究

柳献忠编著的《赣傩面具艺术研究》,旨在從赣傩面具的造型艺术和色彩装饰方面进行研究,将主要角色的脸谱、图案进行汇总,编辑成册,结合宗教、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成果,深入并系统地探究赣傩面具造型艺术和色彩的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为我国艺术设计创新、商业开发,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祭祀与傩》一书主要围绕“带有原始特征的傩戏雏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展开,分析了戏剧文本、音乐、舞蹈、服饰、面具、仪式、历史、文化内涵等,兼顾国内其他地区的傩戏、仪式的介绍和研究,以及与韩国、日本、斯里兰卡等国相关傩蜡文化进行比较等。本书虽为论文结集,但有不少亮点,既有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随身神庙、移动的空间——中日古代演出文化散论》,又有扎实的田野调查成果,如《村落傩舞展演与族群文化认同——青海省民和县团结村“纳顿”节的考察》。对域外傩蜡文化的介绍和研究,如《面具下敬神、驱魔、娱人精神——斯里兰卡科伦面具戏剧浅论》,亦有一定的深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康保成的《傩戏艺术源流》,主要从中国戏剧史的角度阐述乡人傩流的变考。讲述乡人傩的原始形态,并总结傩与沿门逐疫的种种形态,并且从现存的傩仪、傩戏看乡人傩向艺术的发展。

(二)傩文化资源数字化研究

当前学者尚停留在数字化保护和传统的技术手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其焦点主要是对傩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分类整理。聂森的《土家族傩文化数字化传承研究》,对土家族傩文化采取“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数字化保护方式,以此构建土家族傩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资源库,探索对土家族傩文化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试图建立一个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化虚拟保护与传承利用的技术框架。从理论层面上,建立一套面向傩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挖掘、保护、传播和开发利用的研究理论;从内容层面上,探索对傩文化采取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相结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从技术层面上,构建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利用的虚拟展示系统,以此探索土家族傩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种全新方式和路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相关学者代表例如王立平、赵文玲的《数字化技术在傩文化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孙正广的《傩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等。

综上所述,关于傩戏及傩戏面具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总结起来是从文学、艺术、宗教等学科上进行的,并对傩戏的发展演变及其起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然而,从研究范围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傩戏面具的起源、面具艺术及其文化上。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傩戏文化研究、傩戏面具艺术研究和傩戏调查研究上。对江西傩戏面谱的研究,必须以傩面具发展史为纵坐标,以受众多文化影响为横坐标,研究其思想的演变,对江西傩面具进行深入整理,试图剖析历时和共时社会条件下的文化演变,探讨隐藏在傩文化逻辑现象背后的内在文化。而在将江西傩面具进行数字化转化应用方面,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体项目的参考。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对于江西傩戏面谱系的系统整理将有助于赣傩艺术整体性研究。虽然对于赣傩面具造型种类、宗教特质、傩面色彩象征、傩舞仪轨以及祭礼内涵等相关问题的个体性研究已不胜枚举,但对于江西整个地区的傩文化的系统整理研究尚未有之。本课题的开展将填补这项空白。

其次,对于江西傩戏面谱系的系统整理有助于赣傩艺术的再生和发展。赣傩文化内容丰富,本研究将在江西各地傩戏面具谱系的整理基础上深入发掘傩戏艺术形式,对其变化形式进行深度剖析,重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现状,展示古代与当代审美的必然联系。这不仅为傩戏艺术形式纵向延续提供现存依据,还能丰富傩面具艺术造型的理论研究,拓展傩面具艺术的多维度研究思路,对中国文学、哲学、宗教史、民俗,以及美学艺术史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

再次,为江西傩戏面谱系的数字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也关注了数字化技术对江西傩戏面具文化保护,在系统整理傩面谱系的同时,也将关注傩文化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步骤,为赣傩文化数字化保护提供理论框架设计和相应对策。

(二)实际意义

首先,本研究旨在将赣傩文化的面谱造型特征及傩面谱系之间进行内在联系,作为宗教祭祀的工艺品,它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华夏祖先的集体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正是这种独特的观念和传统使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赣傩文化和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这将使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得以继承和发展。它也是全世界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最佳名片,也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

其次,在于赣傩面具视觉的数字化重塑,为赣傩面具建立独有的傩面文化谱系系统。这将有利于区别同属于民俗亚类的其他地域傩面具,并帮助“非遗”继承地的傩戏继承人,确立其专属的“非遗”特色;帮助国家完善修订地区“非遗”种类,并可以借助社会学的调研方式,针对赣傩面具特点,使得原本神秘的宗教祭祀也可以找到多种文化载体。在数字化媒体发展的今天,这些对于当代产品的设计,无论在个性化、可视化还是在艺术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发展民族个性设计、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研究对象

(一)解释赣傩戏面具谱系的产生和演变机制

利用谱系研究的一般研究方法,对当下分散在江西各地的傩面具进行归类整理,探析和记录其发展演变过程,探求赣傩戏面具谱系的生成规律。并且试图发掘傩戏面具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傩戏面具不断演进的具有历时性的综合动态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构江西地区傩戏面具的发展谱系分支,系统揭示傩文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二)建构江西傩戏面具的谱系

傩文化本是一個庞大复杂的民间文化,既有儒、释、道多元化的信仰体系,也兼容民间信仰及价值取向,涵盖了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等方方面面。通过系统归纳整理赣傩面具的内外因及发展规律,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赣傩面具发展演变谱系架构。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赣傩戏面具谱系演变过程,以及对傩面具艺术特征的影响,并且利用所研究的赣傩面具图谱,将傩面具的发展置于艺术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脉络中,在江西各地的特色文化中探究其嬗变中的艺术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三)建构赣傩戏面具谱系数字化

赣傩戏面具的数字化转化是利用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将赣傩戏面具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转为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进而构建赣傩戏面具的图像数据库和赣傩戏面具信息数据库,用以展示赣傩戏面具谱系中蕴含的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再生的目的。针对建构赣傩戏面具的谱系,将其成果进行数字化转化,寻找新时代下区域文化传播的路径和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于寻找傩面谱系中的典型特征。目前,对傩面具的研究主要依靠傩戏和傩文化,多数倾向于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民间形象。笔者将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傩面具,重点是造型和色彩风格,并比较它们在装饰性方面的不同之处,试图寻找中国传统艺术品中设计的平面构成法则和色彩使用规律,为当下设计提供更加有利的指导。

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二,在于赣傩面谱系框架的整体设计。由于谱系学的优势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研究对象及其因素脉络系统特征入手,将其应用于跨学科的文化艺术研究中。同时,拓展文化的发展脉络、整体格局和框架,可以利用谱系研究的方法,以江西傩戏面具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纵坐标,以其所受众多文化影响为横坐标,对其文化思维演变进行深度探源,运用立体式的研究策略,建立江西傩面具谱系,分辨出江西傩面具谱系分布和进化的方向和轨迹,分析傩面具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变迁规律。

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三,在于寻找谱系数字转化的关键技术。选取适合实现本研究的数字化表现形式,设计一套赣傩面具的造型谱图像数据库框架,实现初步的交互性能,实现赣傩面具图像谱系的转化。本课题组成员认为,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和文化传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赣傩艺术是江西省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它经历了朝代的变迁和时代的洗礼,并传承下来,蕴含着许多古老的观念和思想传统。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国文化的融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设计理念发生了变化。盲目复制传统文化和机械复制传统符号,只能是旧事物重演,无法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只有将设计与传统相结合,才能创新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设计风格傩戏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论傩戏剧本的现存状况、类型与价值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