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冬
摘 要:当今社会,城市中的居住者越来越向往自然、原始的风光,对环境中的绿化面积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景观中的园林艺术设计逐渐受到欢迎。由于每个城市的人文风光、历史底蕴不同,如何使城市与自身特色和人文完美融合,因地制宜从而获得和谐,这使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文风光因地制宜生态和谐
1 引言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城市园林艺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园林艺术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推动了城市生态文明的进步,也带动了人文艺术的发展。但由于城市园林艺术设计是时代新兴产物,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
2 园林艺术设计内涵
园林艺术是一门复杂、多元的艺术,不单单结合了绘画、文字等传统艺术形式,还包括民族精神、风土人情等抽象文化,将诗情画意寓于一砖一瓦之间,在美学思想的引导下,把山、水、花、鸟、鱼、虫放入人工打造的独立艺术场景中,以其和谐共生之美,供人休闲娱乐、触景生情、陶冶情操,中国的园林艺术融汇了上下五千年的人文精华,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是世界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思想源远流长,至今仍为园林艺术学者提供灵感供给,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财富。
3 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中的主要应用
园林设计在城市中随处可见,中小学、大学校园、住宅小区、公园、广场的规划中都离不开园林设计,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园林艺术带来的生活乐趣,在绿色之中感受闲适和谐的气氛,并从中获得心灵治愈、人生启迪。随着城市生活的飞速发展,园林更是成为了当代人的“避世之所”,成为了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块栖息地。好的园林设计,不仅使人收获自然的馈赠,还能以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来熏陶当地百姓,在园艺之中弘扬人文艺术、民族精神。
4 园林艺术应用于城市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但却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爆发,现有的生活环境不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更加关注。这些需求极大的加速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但飞速的发展伴随的是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缺乏正确规划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还处于发展时期,但是就现阶段园林景观建设状况而言,问题和矛盾层数不穷。建造城市园林景观的本意是在繁忙的城市中为人们供应了娱乐休闲场所,却常常因设计缺乏规划,致使已有园林景观无法实现因地制宜,和总体城市环境间有着较大矛盾。不仅不能反映出城市特色与人文精神,反而因相似的园林设计使城市与城市之间显得毫无二致。
4.2 过度关注装饰性作用,与实际应用脱节
人类社会所崇尚的艺术,都不能抛开应用这个功能,如果只关注“美”,就注定会失去“美”。在园林内栽培的花卉、树木由于环境不适合,会出现成活期较短、不易养殖或是其他不能实现设计效果的现象。有的园林由于所种花卉花期高度重叠,在某个季节美不胜收,而在其他季节多是残花败柳,造成园林全年观赏价值大大下降。有的园林景观表面充满艺术之美,但却没有注重科学,无法发挥涵养水土的作用,导致土体破坏以及水土流失。
4.3 设计者思想固化
构图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关键步骤,设计者首先应结合城市景观独立进行构思和立意,但现有园林景观设计内容比较单调,仿佛将同一模板套用敷衍了事,造成大量的低原创含量园林设计,复制粘贴痕迹明显,严重阻碍了园林艺术的蓬勃发展。
5 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原则
5.1 生态和谐
在城市中设计园林,和谐是根本。城市与标准园林不同,其主要作用更偏向于为居住者提供便利而非全然是观赏价值。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要不断推陈出新,以“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设计理念,使设计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5.2 因地制宜
在城市中设计园林,因地制宜是关键。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现实的物质环境,是将自然之美与人类所需之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将生命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一种融汇了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使之多元相融、相映、相辅相成的艺术。设计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务必要突出科学合理性,充分满足生态方面需求,以帮助城市进行良好形象树立,充分融入结合地方特色的思想,将城市特色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当地历史相结合进行设计。在与历史相结合,进行科学规划时,除了参考中国园林现有案例,更可结合借鉴西式风格,推陈出新,将各种风格以合理方式下融合到对应区域,逐步打造有特色、有风情、高绿化程度的宜居城市。
5.3 注重实用性
在城市中设计园林,实用是必须着重考虑的一方面。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园林的意义不再仅仅是装饰,更多的承载了人们渴求回归自然,获得安宁与治愈的希望,加入园林的出现或不合理规划妨碍了居民正常生活,会适得其反。事实上,任何设计的布局都要首先考虑实用功能上具有共同性的一些问题。应争取将居住区与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尽最大可能保障原有通行路线不改变。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也不应该纸上谈兵,应该结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多方面考察、协调,对所建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研。
5.4 内容丰富
内容丰富性是建设和谐园林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规划时,在引入绿化植物时应对城市原有珍稀植物进行保护和栽培,使原有物种获得良性繁殖、生长,有利于物种多样性。与此同时,也应该结合城市观赏价值考虑,利用不同植物丰富的颜色和层次,配合城市的建筑特色和结构,塑造优质的园林景观,达到绿化目的,还能为观赏者提供舒适惬意、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
6 城市园林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6.1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确定设计目标
在今后现代城市内部园林景观的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应当充分融合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城市的建设理念等,保证园林景观能够与城市规划达到契合,促使两者实现共生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城市内部园林景观总体设计方案,确保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均能够得以显著提升,确保可持续的发展观能够得到深入落实。
6.2 以落实实际价值为设计根本
当园林应用于城市之中,其价值便得到了体现,但假如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就说明园林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者必须做好全面的调研,对艺术构图和实际需求进行打磨,使之恰如其分的呈现出来。
6.3 脱离思维的局限性
设计者不可被传统设计思想限制,应对应每个城市实际情况,做到城市和景观设计相辅相成。在注意景观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要兼顾艺术性,在中外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更加美好、宜居、和谐的城市景观设计,满足现代人们居住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 结束语
綜上所述,城市园林艺术设计的迅猛发展,既是设计者快速成长的机会,同时也是挑战,只有秉持着原创精神,不断推陈出新、打磨技能,人类才能拥有更加舒适、宜居的生存环境。在城市园林设计时,充分融入结合当地风俗特色,将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地形等优势增加绿化,强化生态系统机能,使得城市同时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维护生态平衡。注重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让园林艺术不断为人类造福,推动城市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永志.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8(24):58+61.
[2] 吴隽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树的应用探究[J].工业设计,2018(12):100~102.
[3] 王思怡.浅谈园林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思想[J].南方农机,2018(17):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