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脚步,科技的进步,一带一路已大势所趋。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而援外工程就是打开海外建筑市场大门的钥匙,它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其项目本身。所以援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都至关重要,援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整个工程中也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前期勘察与设计;质量与进度;物资采购与保管;资料存档
1 前期勘察与设计
援外项目一般都是我国自主设计与施工的,代表着我国建筑行业上的先进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所以工程前期的勘察与设计不容小觑,一方面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我国的声誉。国外并不比国内来的方便,如何在短时间里得到全面可靠的信息十分重要,主要有以下四点。
1.1 找组织
来到另一个环境,首先去使馆经商处报道,在经商处人员的引荐下加入中资商会大家庭,然后请求经商处召开座谈会,为我们答疑解惑,会前需要准备好相关问题,会上要认真听取各个单位的发言并及时记录,主要了解当地的施工标准、施工方法的差异、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当地人员是如何解决的或避免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习俗,生活习惯,借鉴当地的实际施工经验。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听为主,为收集广泛的资料打下夯实的基础。
1.2 走进市场
参观中资企业在当地的一些在建工程及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和公共建筑物,了解当地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装饰的颜色、不同功能房室内具体的尺寸大小,实地考察当地材料的质量及供货能力。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做到细,例如房间的标高、门窗的尺寸及开启方式、卫生间用具的大小及高低,厨房配电的功率大小等等,这些都要面面俱到,以实用且适用为主。
1.3 深度交流
通过与外方的反复交流,了解外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期望达到的一个层面,与外方一起实地考察,充分利用现场的实际地势,初步给出我们的平面规划,除了满足主功能外,还要完善配套上的设施。例如根据当地的日照时间和雨水情况,视情增加太阳能照明,节约用电,增加储水池,收集雨水,二次利用。
1.4 集思广益
根据掌握的信息,结合过往的经验,加上创新理念,使得设计既要实用又要美观。既要能展示一些中国元素,又要能符合当地的国土风情;既要显示设计的专业性,又要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实际参与援外项目工程过程中,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是否做到位在后期项目维保期间反馈最为明显。例如:1、水房位置设置在低处,需要增压泵供水,游泳池的排水完全靠水泵排出,这些都没有合理利用现场的地势。2、当地雨水相对集中,没有建造储水池,不能二次有效利用雨水和泳池水。3、当地人身材相对肥胖,设计的淋浴间尺寸偏小,使用十分不便,当地人不习惯门槛,走路容易磕绊。4、当地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伴有冰雹,传统的外墙装饰容易遭到破坏,影响整体美观,即使通过修补也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得知当地可以采用一种粗糙坚硬的涂料,能很好的克服这些问题。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如果能够在最初勘察和设计阶段有所体现,整体工程项目的收尾也将会更加完善。所以,前期的工程勘察与设计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2 质量与进度
2.1 建设期
在实际进行援外项目工作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中方人员與外方人员的合理搭配,要综合考虑人员的主观积极性和客观技术性。通过理论模拟结合现场实际考察情况,确定中外双方的人员配比,做到不窝工,效率最大化。进度有了保障后就要着重考虑质量了,建立健全奖惩措施,责任明确到个人,每个中方员工各自带领的外方员工都是一个小团队,中方员工是小团队的队长,负责人员的变动、技术的培训、任务的下达、质量的自检,培养中方员工的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中善于发现有潜力的人才,加以指导培训,合理分配人员任务,用小团队的业绩来衡量中方员工的个人业绩,以此来调动人员的主观积极性。当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合格物资,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的先后顺序等等,这些都是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
2.2 维保期
援外项目往往牵扯到后期的技术培训问题,项目移交后,外方若不会正确使用,导致设备损坏,影响整体功能是一部分,严重时若涉及人身安全那会影响重大。这些问题的发生也就会背离当时援外的意义,因而企业自身就需要从源头切断这些可能性,不能单一寄希望于外方。建议自己寻找技术团队,从工程开工时,跟着企业一起施工,主要了解电管水管的走向、控制开关和阀门、熟悉各种设备的零配件、掌握如何使用、做到能够简单的维修和保养;或委托我方从实际施工外方人员中,推荐工作能力突出者,组成技术团队,确保工程移交后的日常运行。另外企业也需要有自己的劳务工人,不能全部劳务分包。一方面是自己的职工对企业有一定的感情,项目部也好比他们的家,会珍惜爱护。日常工作中会自觉保养设备工器具,节约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中也会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遮掩、不糊弄,不留到后期维保;另一方面是,项目结束后,企业有自己的职工维修保养,为后期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保障。
3 物资采购与保管
援外项目物资采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例如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产品的采运关系到工程的进度,产品的保管关系到工程的成本等等。但在这里强调的是,采购的物资与使用者的匹配度以及便捷性的问题。结合所负责的援外项目实际工作以及维保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反馈,有以下意见:其一,一些日常易消耗的配件,技术含量高的设备(电梯、发电机),宜从当地采购,便于后期的维修保养,发生故障时,厂家能够及时赶到现场解决,确保安全。其二,一个细节问题,从国内运输过来的产品上的标识文字和说明书都需要改成英文,不仅如此,中文操作系统也要改成英文版。
4 资料存档
援外工程项目因其特有的属性和政治意义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因此项目的原始资料,变更合同,以及与外方的往来文件等都需要进行有序的保管和存档,以便后期查阅和使用。从企业自身来说,对工程的竣工验收、结算、索赔十分重要,同时资料的完整性对后期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从国家层面来说,援外项目的政治意义远高于项目本身,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也影响着两国的外交关系。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争议且难以达成一致时,一方面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请求驻外使馆从中协调,并及时整理记录,形成文件,让外方签字。便于在后期的工作中做到有理可查,有据可依。
5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更多的援外工程落地不同的国家,中国文化也随着生根发芽。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依然会有一些不太善意的声音存在,攻击或抹黑我们,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与外方人员日常相处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同样关键。身处异国他乡的我们,为避免语言不通或思想习俗的不同而引发矛盾,工作之余,项目上可以经常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观看当地的记录片,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学习简单的问候语,同时也可以组织当地员工学习一些简单的汉语,观看我国的宣传片,多与周围当地人聊天,搞好关系,正确传播中国文化。援外工程结束后,企业也可以因为自身的优良行为,结下好的中外情谊选择继续留下来,开拓自己的新天地,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所有走出来的华人,也就树立了更好的中华新形象。严格做到项目全过程管理,援外工程一定会大放异彩,开启一带一路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丁锐.项目管理理论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9(7):5051.
作者简介:
叶俊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