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中,“作文先导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应用;策略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也开始逐渐由传统的学生学习成绩转向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体验的优化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发掘,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转化成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和资源,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以及知识接受能力,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和识字教学、拼音教学、阅读教学充分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延伸、想象、观察、创造[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会从本质上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与此同时,逐渐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思维。要使“作文先导式”教學模式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重组,控制好教学的进度,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身上的潜能,推动学生的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1.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不仅包括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的人、事和物,在此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学会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实现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受到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对于身边有趣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良好的衔接,同时也能使小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小学生的发展需要,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导致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很难得到有效激发,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十分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教学中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解决前文中提到的问题,拓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宽度,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以往沉闷无趣的教学环境,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到语文知识,体会到语文写作的趣味,进而使小学生逐渐喜欢上语文学习,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1.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作为引导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作文先导式”教学方式更强调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实现。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较强教育意义以及丰富内涵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积极意义,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将本节课重点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2.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愉悦轻松地课堂教学气氛中,实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为小学生今后语文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大对学生进行引导训练的重视程度。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够得到提升,就要不断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力度,课堂上,教师不只要围绕教材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深化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还需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将课外一些优秀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引入到课堂中,增强对学生的训练力度的同时,不断地丰富训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不会因反复地学习同样的内容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日记或是读后感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强化对学生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练习写作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实现自身语文学习效益的提升。
4.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表达能力是小学生与人交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其对于小学生今后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无论是对于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来说,还是对于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来说,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小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提升。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通过布置任务或是下命令的方式来向学生提出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甚至还会使部分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但是采用“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地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使学生对书本中的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刻认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讲解课内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作文先导式”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生活观察能力的提升、写作兴趣的激发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促使小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中好的一面,深化对生活中常见的人、事、物的认知,在不断丰富自身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将在生活中获得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平时的习作中,使平时的习作练习内容能够更加丰满,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5.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讲,只有他们对一件事情产生足够的兴趣,他们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做这件事情,这也是在告诉教师,要想使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研究,还要将课外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古人在写作过程中用语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对文章的主旨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文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并将学习到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小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书籍,促使小学生能在大量的閱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事实上,学生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要在体会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将文章中的语言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写作文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随着自身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乐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对写作形成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进而能够有效地解决以往的教学中,小学生谈写作而色变的问题,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使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肖菁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3):54.
[2]周淑侠.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