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凤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不断优化和创新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发展的精髓,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写作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积极的“三观”,同时也是推动新课程标准落地,更具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本文将详细分析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因此,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写作教学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传统文化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中的渗透
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能够快速积累表象材料,并运用在写作中。一般而言,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需要由生活场景导入,对生活元素形成初始印象;间接观察需要教师通过书本等阅读素材加以引导,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拓展观察素材,才能为作文积累更加丰富的材料。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写作:这儿真美》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具有历史底蕴的著名建筑物,例如苏州园林等,利用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可视化工具,向学生全景式展示著名历史建筑物的细节,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重要步骤和方法,注重细节观察以及明确事物特征,并借助适当联想和修辞方法,让客观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在引导学生体验苏州园林传统文化内涵时,可从其厅堂亭台的题名入手,设置课堂互动问题,比如匾额“与谁同坐轩”的实际内涵,随后教师详细介绍原文“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并详细讲解苏东坡透过此诗句凸显的人物特征,随即切换视角至亭轩全貌:庭前一汪池水,明月可倒映池中,并且由于亭后栽种着松树,亭名与亭景交相呼应,向世人传递古代人文独特的文化内涵。只有仔细观察细节,斟酌吟唱、反复推敲才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蕴意,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作文的思想性。
二、传统文化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的渗透
培养写作思维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是形成腹稿的前提,写作思维体现的是对外部信息加工整合的过程。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写作:围绕中心思想写》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国”字从不同维度组织素材,确立中心并列出提纲。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国”字的演变史:始现于商代,“国”的初文为“或”,繁体为“國”,由于书写复杂,后汉时期简化为“国”,可视为“口”和“王”的组合,体现了封建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而中国国学经典中,“国”字具有名词、形容词以及动词三种词性,这说明“国”字应用极为普遍。王维在《相思》中,将“红豆生南国”中的“国”看作地方、地域。而《周易·师卦》: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此处的“国”指的是古代王侯的封地。因此,教师可将“国”作为核心词,让学生围绕该词进行联想,鼓励学生在班级中交流和分享。例如,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家等。由此可见,基于核心关键词,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形成写作提纲,由此延伸出与关键词相关的传统文化背景介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思维逻辑能力,使学生行文逻辑更加紧凑的同时,文章充满真情实感。
三、传统文化在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中的渗透
写作对语言驾驭能力有严格要求,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语言的内涵性、层次性和可读性。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需要提高国学经典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可由《论语》和《三字經》切入,此类题材容易熟记,还蕴含着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符合低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的认知发展特点。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成语故事,例如《掩耳盗铃》《孔融让梨》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并将其作为写作素材。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并激发其持续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为提升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匹配多层次、多梯度的传统文化资源。教师要在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写作教学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可读性和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