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于强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应切实把握好以下七个“度”。
一要有高度。作为思政工作者就是要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师说》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讲“形而上者谓之道”等,“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明道信道”这个“道”,就是从中国传统哲学意义的高度,讲的就是政治要求。这个政治要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素质是第一素质,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政治要强是第一位的要求。只有政治强,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立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才能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政治引导,增强职业自豪感和责任心,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始终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言行自觉,勤勤恳恳为党育人、兢兢业业为国培才。
二要有深度。要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对学生全面、深入、细致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就业、学业、心理等困难与问题,引导他们成长成才。当前,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生在各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纯粹依靠传统经验已经力不从心,采取硬性的灌输说教已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不断研究新问题、适应新特点,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打破了传统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常态,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有“活水源”。这个“活水源”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够自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向学生展现理论的魅力和实践的成就,及时、准确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要有广度。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呈现发散式、多样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凸显,差异性、个性化需求增长,是“三观”逐步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不断滋长的惰性思维和持续下降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必须强化自身本领,积极主动学习,做到博览群书,丰富跨学科知识,在知识对比中,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文化的先进性。要拓宽历史视野,胸怀九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史、五百年社会主义史和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在纵向对比中,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要拓宽国际视野,在中外对比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内驱力、反思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和意志力,在工作中坚定“主心骨”,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成为立德树人“主力军”,做一名爱岗敬业“乐为”的教师,做一名头脑清醒、敢于亮剑的“敢为”“有为”教师。
四要有准度。思政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要准确把握各种问题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见微知著,在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各种困难、困境面前做到未雨绸缪、有效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主动回应学生的理论关切和現实关切,引导学生站在理论高度思考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勤学、修德、明辨、笃行上下功夫,树立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宏伟志向,珍惜韶华、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要有硬度。青年大学生学习能力最强,接受新事物最快,精力最旺盛,可塑性最强,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引导。因此,思政工作者必须要有硬度。有硬度,就是要有岗位荣誉感,把“四个自信”内化为自身管理育人的最大底气和心气。要做严师,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及时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言行举止,教育学生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标准,让真善美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增强其识别能力,提升其思想境界与道德情操,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荣辱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促进健康成长。
六要有温度。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引导意义,是宏观上的指导,要让它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案例触及学生的心灵,就要让它始终冒着“热气”、带着温度与学生见面。如果不能营造适宜的温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使学生对思政工作者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不信任感甚至存有怀疑和怨恨,那么在谈话时融入再多的感情、使用再多的技巧,也难以打开学生心扉。因此,思政工作者要胸怀仁爱之心,做有温度的布道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的教育就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对工作、对学生投入真情感、付出心行动,坚持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并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做到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关照学生,用大爱温暖感化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跟得上、不掉队。
七要有雅度。思政工作者的言行风范是最生动的“活教材”。“其身正,不令而行”,思政工作者应秉承“教人者必先受教”的原则和宗旨,立学生之德必先立己身之德。不能把高大上、真善美停留在嘴上,而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体现在自身言行中,用自己优雅的言谈举止示范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严格要求自己,慎独慎行,坚持以德立身、以德为学、以德施教。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