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妙如
“欸欸CD是什么啊?”
“就以前的人要先把歌刻在反光板上面才能听。”
“帅欸。”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前Facebook有个叫《借CD》粉丝专页的自介。想象你是未来世界里,会发出这样疑问的一分子,那么欢迎,欢迎进入这本《我们的摇滚乐》。你会发现另一个更怪的“新”世界:一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1980年间,“摇滚乐”在台湾被引入、改造及产生影响的早期故事。
这本书的时间设定,也许对现今年轻读者、乐迷,一时没什么吸引力。连我这样稍有年纪的人,有时也觉得千篇一律的历史,话说从头那种带点教训但又后见之明的不意外的叙述手法,很是没劲,还不如快快去找音乐、听音乐开心点。
但这次熊一苹这本历史书,真是蛮帅的。像是一间新开张、潮得要命的摇滚古着店:本店专收1956~1982年间有关台湾“摇滚乐”的经典对象。举凡在台湾推动这项乐风进展的重要人物、历史场景、乐团、音乐人、当时的媒体,还有與现在大不相同的奇怪社会,全都有收。细数起来,根本令人目不暇接、兴味盎然。再加上店主太会介绍,每段历史人事对象,不论听过或没听过,都变得栩栩如生,风华再现。
比如一定要认识的,一个笔名叫阿瑟的年轻人。本名刘恕的阿瑟,高中时因听太多唱片,投稿到副刊写专栏,之后开始在电台主持“阿瑟时间”,介绍西方世界正风行的摇滚乐而大受欢迎。看起来,阿瑟可说是摇滚乐在台播种的先行者、第一人。另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则是《皇冠》杂志创办人平鑫涛。当年他以笔名“费礼”,主持空军电台节目“热门音乐”(Hit Song),可说就是协助台湾社会大众认识这种新形态外来音乐的定调者。他命名的“热门音乐”,成为台湾指称“最新西洋流行歌曲”的代名词。
而在章节里看到已逝的陶大伟、杨德昌,他们年轻时的淘气模样或回忆,也挺感动。有点八卦小报趣味,又不失时空重现的价值。另外几个要角,金祖龄、吴盛智、洪小乔、胡德夫、李双泽、杨弦、陶晓清、余光,也都有更完整的故事细节,不容错过。
当然,当年的乐团也很精彩。他们的名字,现在看起来都蛮炫的。石器时代的人类、雷鸟、雷蒙、金人、野马……据说“石器时代的人类”表演时,还会扮日本武士、学女生化妆、有时唱英文歌时还变成国语,感觉很像美国早期一个朋克团 American Doll。
另外也有所谓的三大乐团,雷蒙、电星、阳光。但奇怪的是,这些热门音乐乐团,在当年全都被称为“合唱团”?书中也为大家解谜。原来,当年热门乐团全都是翻唱西洋歌曲的职业表演团体,在夜总会里表演,对观众而言,“‘什么歌都能唱才是实力的展现”。而当时报纸对于西洋乐团,也都称“重唱组合”,像“比特四重唱”“滚石五重唱”(真爆怪的)。这些唱西洋歌的热门乐团,非常讲究合音,若对着观众介绍“接下来要登场”的是“乐团”或“乐队”,观众会以为是纯音乐演出,因此一定要说是“合唱团”。所以,由热门音乐,到以“合唱团”来统称这类表演西洋歌曲的乐团,也是摇滚乐已深入台湾社会的新证明。
另一个精彩的历史论证,则是“摇滚乐”如何过门为后来的“民歌”。先是当年的诗人余光中,把摇滚乐与现代诗连结,说摇滚乐也是“一种节奏强烈的诗”,能欣赏歌词的,才是够格的乐迷。再来则是我们尊敬的摄影大师张照堂,他年轻时与几位文艺青年们,办了场分享听摇滚乐心得的乐迷活动,传说中的“摇滚大餐”。当年他定义出一种气度、气势很不同的“摇滚精神论”:“感伤、放浪、宿命而又大无畏,这就是摇滚精神。”处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历史,店主却非常无厘头,竟对前辈碎碎念起来。先说余光中的“民歌还原摇滚的纯真”论,“……整理完这一段我自己也有点搞不懂他想表达什么了”。又说张照堂所写的宣示非常奥秘,是当时听摇滚乐的乐迷“已经在使用这种‘你懂我懂的默契相互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发现”。但他也认为,因为这两人,“摇滚乐”一词才被知识界采用,也铺下了之后朝民谣歌曲的方向前进的道路。
由热门音乐、合唱团,到摇滚乐的被认识、被诠释,便是界定《我们的摇滚乐》的三大重要历史脉络。后来出现以现代诗“唱自己创作的歌”的民歌手,质问“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的民歌运动,以及其后发展的部分,这里就不赘述了。
其实书里不少场景与情怀,描述很到位。像是1960年代刚落成的中华商场,是“乐迷的猎场、商人的战场”;还有“小型夜总会”,是当年有一群人“在想象中的‘小美国体验憧憬已久的美国生活”。书中提到的媒体,也是不可错失的珍贵古物。由广播电台、杂志、副刊到电视,那些将热门音乐、合唱团、摇滚乐、创作歌曲一路带给听众耳朵、观众面向、读者眼下的媒体与媒体人,那些办演唱会、音乐会的人,都是我们的摇滚乐演变史中的重要媒介。
恭喜熊一苹,感觉他也像是“出片”了。而且这个圈子里,近期像这样很摇滚地、并非来自台上乐团的出片之作,还不少。但至于为什么明明是出书,却很摇滚呢?很简单,因为时间已来到2020年了!留待另一本书、更多本书,也许是你、是我,来书写或开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