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
一、活动背景
我园三楼的科技长廊有一面建构墙,上面铺满了相同规格的PVC管,看上去就像布满了洞洞,幼儿称之为“洞洞墙”。为了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反复搭建的兴趣,教师在“洞洞墙”附近摆放了塔吊、砖块积木、安全帽、安全背心等物品,营造了建筑工地的场景(见图1、图2)。
这个游戏的主要材料是与PVC管孔径相匹配的各种颜色、相同规格的圆柱体短木桩,“洞洞墙”上的每一个洞都可以插入这种短木桩。这个游戏的辅助材料是纸笔和各种建筑图片。游戏的玩法是:在“洞洞墙”上利用各种颜色的短木桩组合、拼搭、建构各种图形或建筑物。幼儿既可表现现有的著名建筑物,也可构建自己构想的各种图形或建筑物。“洞洞墙”游戏给予幼儿极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因而深受幼儿的喜爱。
与这个游戏相匹配的大班幼儿的前期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具有图形认知及建构经验,了解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特点,能通过图形组合进行创意建构。其次,他们具有方位感知经验,能在了解上下、左右等方位的基础上拼搭出各种复杂图形。再次,他们具有社会性发展经验。幼儿除了能独立建构,还会与他人合作建构。幼儿能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倾听同伴的意见,进行协商与约定;遇到问题时能发挥团队智慧,展开讨论和交流,以达成目标。
由于“洞洞墙”是一个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游戏,因此幼儿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游戏行为和结果,有助于教师发现幼儿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
在大三班,小A、小B、小C、小D对“洞洞墙”的游戏特别感兴趣,他们临时组成了一个团队,连着几周都选择在此处游戏,引发了许多探究活动。
第一次游戏:无意建构
“洞洞墙”游戏玩法简单,没玩过的孩子也很容易上手。刚开始,4个孩子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拿着各种颜色短木桩随意插入PVC管,沉浸在反复做一一对应的插放动作的乐趣中(见图3、图4)。面对幼儿的无意建构,教师没有干预,而是给予充分的时间,期待幼儿的游戏能逐步推进。
玩了一会儿后,小C开始将短木桩按颜色分类排列,小A则选择把两种颜色的短木桩间隔排列,于是,墙上出现了各种由不同颜色的短木桩组合而成的“线条”(见图5)。看得出,他们对于短木桩颜色特征比较敏感,开始不满足于随意摆放,而是喜欢拼“色块”或“有色线条”了,这恰好是支持幼儿建构复杂图形的基础。
分析: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分享环节。教师重点围绕颜色和排列规律来分享,引导幼儿整体观察、互动交流,以增强更多幼儿对颜色及排列规律的敏感性。
第二次游戏:按色、形有意建构
小A、小B、小C、小D又一次结伴来到“洞洞墙”。他们没有急着开工,而是讨论了起来。小A说:“今天,我们造一幢房子吧。”小C说:“要造怎样的房子呢?”小D说:“要有三角形的屋顶、长方形的墙。”显然小D的图形经验已比较丰富,他直接说出了用什么图形来造房子。小A接着说:“我们把它画下来吧,照着图纸来造房子。”小A引出了“图纸”这个概念,教师也正好想借助幼儿画图纸造房子的行为将幼儿的建构游戏从无意行为向有意行为推进。不一会儿,他们拿来了笔和纸,四个人合作把刚才设想的那幢房子画了下来。接着,他们拿着图纸开工了。小A说:“房子的身体是绿色的,是一个长方形,用5块木头吧。”小C说:“我去拿绿色木头来。”小B说:“房顶是橘色的,我去拿橘色木头。”小A说:“先把房子的墙造好,再造房顶,你还是拿绿色木头去吧。”很明显,幼儿出现了分工合作的行为,且能够根据别人的工作内容来调整自己的任务。在游戏中,教师始终在一旁观察,发现幼儿不仅能借助纸和笔把讨论的结果画下来,还能合理分配工作。教师的支持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分享环节,给予这个小组的幼儿展现成果的机会。孩子们是这样介绍的:“今天我们是根据图纸来建造房子的,你看它由绿色的长方形墙和橘色的三角形屋顶组成,旁边咖啡色的是花园,可以种蔬菜(见图6)。”
分析:首先,有了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幼儿已经知道通过横向、纵向地按颜色排列短木桩,能变化出不同的图形,因此才会想到先画图纸再造房子。他们从随意摆放过渡到按图纸建构,“设计在前,建构在后”。其次,幼儿能综合考虑形状、对称、比例等数学知识和经验,按照图纸建构。第三,4人组队完成任务时经历了“讨论确定主题(造怎样的房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同伴的意见—协商统一想法—按照约定的想法进行操作”等过程,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次游戏:从直线建构到曲线建构
经过前两次游戏,团队成员已经能够合理分工,先由擅长绘画的小D做设计师,画出今天的图纸,大家再根据图纸进行建构。可小D依照自己的想法画了东方明珠塔,这给小组建构带来了难度。小B说:“老师,今天的房子可能造不成了。小D画了一个东方明珠塔,这怎么造啊?”小C说:“都怪小D,今天的任务完不成了。”小D说:“东方明珠塔很好看的,你们造不来怪我咯,谁叫你们造不来呢!”小B说:“当然怪你咯!之前没有‘设计师画过东方明珠塔,我们不会搭。”于是,和谐的团队由于东方明珠塔的设计图纸发生了矛盾。
通过比较几张设计图纸(见图7~9),不难发现,幼儿在经历了设计图上要考虑图形、颜色等要求后,这次出现了由多个圆形组成的东方明珠塔。“洞洞墻”由PVC管组成,比较容易表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但圆形无棱无角,不容易在“洞洞墙”上表现。要从直线建构跨越到曲线建构,这对幼儿来说是挑战,而解决的办法是只需要将构成直线的短木桩中两端或中间的几根移上去一格,直线就能瞬间变弯,完成变身。这时,教师给予了信任与鼓励,相信这个由4个男孩子组成的团队会通过充分尝试来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他人。于是,教师把他们集中在一起,问道:“好像是有点难,这肯定比我们以前造的房子难。你们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呢?”小A说:“东方明珠塔上有几个地方是圆的,我们不会造。”小B说:“以前我们造的房子都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看来他们已经意识到圆形的出现是阻碍他们走向成功的因素。教师继续鼓励道:“原来最难的地方是从正方形变成圆形,那圆形应该怎么造呢?你们再试一试。”教师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核心,并留下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
接下来的10分钟里,教师在科技长廊来回观察着,不时留意“洞洞墙”,发现他们没有继续争吵,而是开始商量怎么造出东方明珠塔。小A建议从东方明珠塔的底座开始建造,左、右两边的底座是一样的,都是两个。那上面的三个圆形怎么办呢?20分钟后,教师回到“工地”,看到了一座高高耸立的“东方明珠塔”(见图10)。在相机镜头前,孩子们笑得无比自豪(见图11)。
在游戏分享时刻,大家就“东方明珠塔”的建构难点展开了讨论。有小伙伴提问:“你们是怎么造出东方明珠塔来的?”小A的回答为我们还原了现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我们没有造过圆形的房子,但如果不试试,今天就完不成任务了,所以我们不停地把木桩移来移去。忽然小C把木桩向上移了一格,直直的线看上去有点弯了,我们再移上去一格,更弯了一点……我们就是这样搭出来的。”小A的回答得到了一片掌声。教师适时进行了小结:“哦,原來向左向右移动木桩,短线会变成长线;向上向下移动木桩,直直的线会变成弯弯的线。”过了几天,孩子们还搭出了方方的东方明珠塔和其他复杂的建筑物(见图12、图13)。
分析:从正方形到圆形,幼儿在不停的探索中获得了新的经验。从原来只需要挨个拼搭成直线,到需要以一个点为中心、两边对称向上翘起来拼搭成圆形,幼儿完成了从直线到曲线的创造。教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当幼儿的游戏遇到困难、无法推进时,通过核心问题“圆形怎么拼搭”,引发幼儿的又一次“头脑风暴”。在游戏分享环节,教师的适时小结再次肯定了幼儿,提升了幼儿的经验。
后续,教师准备提供或引导幼儿收集更多中外著名建筑的图片,如北京天安门、上海迪士尼城堡、悉尼歌剧院等,通过图片引发幼儿关注建筑物的特征。这样做的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将建筑的外形拆分成不同的图形,对建筑物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解析。
三、活动特点和价值
“洞洞墙”是一个低结构游戏,多变的玩法非常适合大班幼儿。从前后几次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1)发展了小肌肉动作。幼儿拿起木桩,找准目标,放进底座,一一对应,在反复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小肌肉动作。(2)丰富了建筑造型方面的经验。在建构各类建筑物时,幼儿会考虑图形的颜色、对称、排列等要素,比如在搭建东方明珠塔的过程中,幼儿会分析其底座是左右对称的,感受建筑物的稳定来源于对称平衡。(3)拓展了图形认知经验。当幼儿能有意识地将木桩摆放成一排时,他们其实是在建构直线;当幼儿建构长方形、圆形时,他们其实是将抽象的图形概念形象化了,这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认识各种图形。(4)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活动中蕴含了许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幼儿需要协商完成小组任务,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见,也需要吸取别人的意见,这对幼儿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点。
在该游戏案例中,教师的支持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透过表象看实质,引导幼儿找到关键问题
在游戏中,如何搭建东方明珠塔是难点,但教师并没有急于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更多的成长机会留给幼儿。游戏中,当幼儿因建造东方明珠塔产生矛盾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聚焦核心问题,这种做法有助于把幼儿的无意搭建引向有意搭建,使幼儿的操作更有意义。
2.通过信任和鼓励,给予幼儿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在游戏中,教师始终以观察者的身份关注着幼儿的搭建过程。当发现幼儿因为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而是信任幼儿,鼓励幼儿继续尝试;当幼儿只是热衷于一一对应插短木桩时,当幼儿对建构“直线”更感兴趣时,当幼儿表示不会建构圆形时,教师均采取了等待的策略,给予了幼儿更多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3.运用分享环节,引导幼儿梳理、提升经验
在游戏中,教师抓住分享这一环节,让幼儿交流在游戏中获得的新经验,教师还及时用“向左向右移动木桩,短线会变成长线;向上向下移动木桩,直直的线会变成弯弯的线”进行梳理小结,帮助更多的幼儿运用这一经验大胆建构,推进游戏的不断发展。
总之,有准备的教师才会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一方面,教师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创设了有价值的环境,为幼儿主动学习和积累经验提供了机会与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分析与支持,有助于幼儿不断丰富游戏内容,推动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