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不能缓一缓、等一等

2020-07-04 02:48张丽君
红旗文稿 2020年7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贫困地区农民工

张丽君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目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地区摘帽面临的主要制约仍是收入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影响恰恰集中体现在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方面:一是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阻,工资性收入减少,返贫风险增加,给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带来新的挑战。二是农产品等流通受阻,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减少,脱贫难度上升,影响脱贫攻坚成效。三是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受阻,民族地区增收创收能力降低,滞缓脱贫进程。人员流动受限,消费缩减,旅游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摆状态,与之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消费也受到极大冲击,影响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滞缓脱贫进程。

在疫情面前,我们要万众一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疫情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為农民工返岗开辟“绿色通道”,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从企业发力,对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加大包车业务帮扶力度,补贴农民工复工的车费等成本,缓解农民工“复工难”和中小企业“用工难”的矛盾困局。从农民工家门口着力,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安排扶贫项目开工,帮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也能满足照顾家里老人等需求。组织在家待业的农民工进行网上相关课程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劳动技能水平,练就脱贫致富真本领。

多措并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贫困地区应对风险能力。尽快补齐贫困地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方面发育不足,对接市场不稳定的短板。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组织各电商平台、农贸市场,帮助贫困县、贫困村销售农产品等,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实行优先检测、优先审核,减免相关费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还可以帮助优质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效应,为日后探索贫困地区新业态的发展模式积累经验。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脱贫攻坚的任务不能停下,应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开发,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提质增效,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项目投入适当向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倾斜,为民族地区日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各贫困地区要分类制定政策,优先扶持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影响的旅游产业及相关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允许旅游部门合理调整营业时间、日接待人数等规定。同时,为解决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问题,扶贫项目投入应适当向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倾斜。这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群众目前的就业问题,增加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投入,可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美化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增加贫困地区旅游业承载能力,同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注入持续动力。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李泾一  高天鼎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贫困地区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新入选名单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