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独立电影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历经了数十年的曲折发展,所涉及的题材是五花八门、多元复杂的。本文从城市视角切入,对中国独立电影的题材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城市青年、社会底层/边缘群体、城市化反思及集体历史回忆四类。通过对相关影片及其特点的梳理,再次印证了都市视角下中国独立电影具有个人化、日常化、多元化等特点。
【关键词】城市视角;中国独立电影;中国都市电影;电影题材分类与梳理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处于初生时期的早期中国独立电影被定义为投资较小或由小团体、个人等独立制作、不以商业为目的电影。21世纪到来后,独立电影有了更多元的定义,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凡是在主流体制之外、未受政府资助、未通过或未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未经国内公共电影院放映等的电影均属于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在如此宽泛而庞杂的定义下,有必要在更加细分的视角下对中国独立电影做出进一步的分类并总结其相应特征。
一、由“国家电影”转向“都市电影”
本文对中国独立电影分类选取的城市视角来源于学者张真主编的《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在这部汇集了海内外众多学者思想主张的论著中,张真等人提出中国电影正在由“国家电影”转向“都市电影”,由国族的、庞大的、历史性的叙事模式向个人化的、细碎的、日常化的风格倾斜。在他们看来,世纪之交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规模和强度均是世界空前的,中国由此进入一个特殊的“后社会主义”时期,伴随的城市转型矛盾、东西部发展断层、大众文化爆发、社会阶级分化等现象将会强烈地冲击本土电影文化发展,独立电影则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中不同的侧面。
中国城市中的年轻人始终是中国独立电影绕不开的核心话题。在众学者们看来,此时的“都市一代”是用来指涉一个“范围广泛的都市、准城市和大都会中的群体”,他们既充塞着电影的表现空间,也分享着它的社会空间和观看空间。电影中城市青年的形象既代表着集体,又是个性化的彰显,中国独立电影的主人公已越来越与大都市的气息靠拢,同时又陷入自我迷茫与幻想的双重矛盾,他们极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都市电影未来的发展基调和中国独立电影的总体氛围。
二、城市视角下对中国独立电影题材概述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浪潮推动着中国独立电影井喷式发展。几十年来,中国涌现出众多优质的独立影片,本文在此試图对它们的题材进行简明扼要的分类及概述。
(一)城市青年
中国城市青年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摇滚青年》中“积极拥抱新社会、响应新经济时代”到90年代初《冬春的日子》中“艺术气息浓厚、满怀对理想乌托邦式的追求”,到90年代末《小武》中“身处县与城之交、毫不起眼又整日游手好闲的‘手艺人”,再到千禧年之作《苏州河》中“在现实与梦境中迷失自我的城市漫游者”,而此后又出现了《斑马》《梦游》《行梦人》《红旗飘飘》等同类影片。总体来说,这些电影更注重在城市视角下对青年人个性化和边缘化的书写,形象多少带一些“丧情绪”“佛系”“小确幸”的生活态度,成为都市亚文化的输出口。同时,导演们在各自的主人公身上注入了更多理想主义的现实描述,电影主题从“为实现梦想不计一切去奋斗”转变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解决自身所处的困境”。
(二)社会底层/边缘群体
虽然中国独立电影中的都市青年形象较主流电影来讲是边缘的,但在独立电影内部体系中,它们仍是偏主流的。还有众多其他的独立电影是以定居、暂居或漂泊在城市中的底层、边缘群体为主角的,具体分为以下几类特殊人群:
一是农民工群体。在王小帅在执导的《十七岁单车》中,展现了一对民工少年与城市少年因一辆自行车而引发的故事,其中还从侧面刻画了寄居在高档住宅中的小保姆等打工群体;再如张扬在执导的《落叶归根》中,展现了赵本山饰演的中年农民工运尸返乡的喜剧故事;近两年大火的《无名之辈》更是集体刻画了大城市中的各类小人物群像,对研究相关题材电影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下岗工人群体。这类人定居在城市,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都市下岗潮冲击下,他们一夜之间沦为都市的弃儿。王兵拍摄的《铁西区》在欧洲电影节展映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反响,由此《采油日记》《煤钱》《苦钱》等同类纪录片纷纷涌现。独立故事片中也有《白日焰火》《暴雪将至》等展现工人们下岗后的生活状态,其中最出彩的是2011年张猛执导的《钢的琴》,工人们在瓦砾废墟中合力建造的钢琴代表了他们对自身尊严与骄傲最后的维护。
三是同性恋群体。中国独立电影的旗帜导演张元执导了中国最早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东宫西宫》。随后香港导演关锦鹏于2001年推出《蓝宇》,第一次在中国大陆掀起关于同性恋话题的讨论热潮。此类题材的独立电影注定将长期与主流电影审查制度进行猫鼠游戏,但它们始终是反映中国都市性别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世纪后还出现了《今年夏天》《植物学家的女儿》《春风沉醉的夜晚》等同类影片,同志导演崔子恩执导的系列作品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四是特殊疾病患者。大体来说,肢体残疾者、艾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都是独立电影导演们持续关注的群体,相关影片数目众多,例如《妈妈》《关爱之家》《好死不如赖活着》《夜行人》《安定医院》《推拿》《囚》等。这些电影选择以不同的影像风格展现“生病了的人、生病了的世界”。另外,“非典”等国际性的重大疫情也引发了独立电影人们的关注,《喧嚣的尘土》《北京故事》《隔离》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三)城市化反思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一些以前从未引发过国人关注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并在新时期的独立电影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第一大问题是拆迁。回溯拆迁问题的根源,是中国经济向市场机制转型中的住房体制改革政策,它伴随着公共基础设施与家庭私人空间变迁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从《洗澡》中的一座澡堂到《美丽的家》中的一个小区,再到《夏日暖洋洋》中的一座城市,独立电影导演们选择呈现的视角不尽不同,但反映的问题实质实则是一致的;另一大城市化问题直指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西到中已被无数作品反复提及,成为近年来全球热讨的新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独立电影也开始陆续涉足此话题,出现了《大树乡》《沉默的怒江》《怒江之声》《沿江而上》《旅馆》等诸多纪录片。近年来,青年导演王久良接连推出《垃圾围城》《塑料王国》等环保题材影片,正在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新的共存方式。
(四)集体历史回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后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精神产品,于是穿越时空、反思历史的独立电影开始浮现。新世纪后出现的《青春墓园》《红色雪》《闯入者》《死灵魂》等影片将小人物置身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中,记录了他们几十年来历经的沧桑变迁,面对历史洪流选择迎难而上,或随波逐流、被时代翻涌的浪潮无情吞噬。如王小帅导演的史诗性之作《地久天长》将故事放置于改革与动荡中的中国大背景,呈现已经停止使用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几个普通家庭造成的苦痛与创伤。此类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它们时刻警醒着中国电影人放慢脚步、不忘历史、反思当下、指引未来。
三、反思与总结
通过在城市视角下对中国独立电影进行大致的分类与总结,我们看到中国独立电影虽然题材庞杂细碎,但总体上仍遵循时代发展的轨迹,参考了全球形势变换的大风向,同时不忘表达强烈的人文关怀,总体呈现出个人化、日常化、碎片化、多元化等特征。我们大可将独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面镜子,从中探索出中国电影发展趋势的另一条路径。
未来中国电影的市场机制与政策仍是影响中国独立电影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通过本文梳理可知,虽然中国独立电影的题材五花八门,但能够真正走入主流视线、获得热议的影片却少之又少。一些题材过于敏感、争议较大的独立电影只能被迫出走国门,参加海外的独立电影节展映等少量活动,而其他的独立电影最多也只能是借助海外渠道发行或登陆少数高校、艺术院线或私人影院放映。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如何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让更多优质的独立电影回归本土、接受大众检阅,将是各方持续关注的焦点。或许近来兴起的新媒体、网络版权发行模式能够为中国独立电影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毕竟,能够方便快捷地看到更多高质量的影片,始终是中国的电影市场、电影人与观众共同期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真.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3]吕新雨.记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程建.中国电影研究书目提要[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媛媛(199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级在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视听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