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略分析了民国时牟平、沾化、齐东三部县志的编纂背景、过程、文献价值等,突出介绍了于清泮对三部县志编纂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于清泮;方志;牟平县志;沾化县志;齐东县志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民国时,山东省政府通令各县续修县志。在此背景下,娴于治史的齐鲁名士于清泮,先后被牟平、沾化、齐东三县延聘纂修县志。尽管三县志纂修起始时间有异,然主体皆成于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1935-1936)。在两年的时间内,一人主持三部县志的编纂工作,这在历代县志编纂工作中都是少见的,堪称奇观。而这三部县志,因编纂者在内容、体例及编纂方法上变革创新,加之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各自成为本县县志之精品,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于清泮(1874-1957),字芹泉,亦字琴泉,牟平人。清光绪壬寅补行庚子辛丑并科举人,拣选知县。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不就。民国元年至七年,连任山东省议会第一、二两届议员。九年,任山东省公署顾问,旋充秘书。十年,当选众议员。十一年,任山东省立水产试验场场长兼水产讲习所所长。二十一年,任山东省政府参议,中间任登州初级师范学堂堂长、山东公立农业矿业两专校及济南、青州、烟台、绥远各省立中学教员。[1]
一、于清泮与《牟平县志》
《牟平县志》十卷首一卷,宋宪章等修,于清泮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济南山东印刷局铅印本。此志是于清泮用力最勤、耗时最长的一部县志,为于清泮方志学之代表作。
(一)纂修过程
此志之纂修,至为繁难,这从其编纂过程便可见一斑。此志纂修之过程,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1.创修时期
民国二十二年夏,牟平县长宋宪章,倡修县志,召集各界,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先后聘王照琴、杨春萼、于清泮三人为编纂员,选曲绵梓、常永焘、张文光三人为采访员,经费暂由财政局垫借。正在进行,宋忽调任寿光以去。新旧交替之际,事遂搁浅。翌年,省令各县续修县志,于是地方人士,自动筹款。款集后,请县长周义章履行督修职务,周乃重新召集委员会,聘于清泮为总纂,王照琴、杨春萼为分纂并采访员,时在民国二十三年五月。[2]
2.编纂时期
民国二十三年夏,开始编纂,将州志原有大纲十一,变为十三。于、王、杨三人分工合作。当时材料缺乏,访稿既不齐全,参考书除省府县志数部外,又他无所有,至向县府查卷,则动以“档册散失”一语谢之,又不便久延时日,作长时期之考虑,遂匆匆脱稿,暂行告一段落。[3]
3.修正及印刷时期
民国二十四年秋,经督修暨各委员审查原稿,修正后付印,嘱总纂于清泮负责修正,于清泮适因事赴济南。九月,县长王照旭晋省,携稿将付印,又与于面议修正,于慨然应允。引为己任,适应齐东修志之聘,年终回济,遂开始工作。其所需材料,或向济南各机关采访,或向省立图书馆参考,或向本县函询,随查随编,随编随印,参互错综,事极繁难。凡八阅月而竣工。[4]
(二)纂修情况
于清泮自幼热心地方文化事业,在此志编纂过程中,虽人事更换频繁,编纂困难重重,但其热心不减。卷端民国二十五年于清泮序云:“余自幼喜闻父老谈地方故事,又惯享海滨气候之佳、山水之胜与风俗人情之厚,后虽壮游十数省,终年旅外,而回忆故乡,未尝不惓惓于心目也。每拟据所见闻,编为乡土志,以饷桑梓。乃为人事所牵,迟迟数十年,卒为得间。”又云:“民国二十二年夏,宋县长宪章,倡修牟平县志。越明年,周县长义章,又尊令修志,先后皆召余担任编纂。余关心地方文献久矣,虽年老學荒,何敢以不文辞?”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让人无不为之动容。是时县志已多年未修,困难重重,“其时访稿既未缴齐,县卷又多散失,参考书更左支右绌,俱形棘手”。为征集资料,于清泮与其他参与编纂的同仁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走访了全县大部分村庄,多方征集,续旧增新,资料初备,保证了编纂工作的陆续开展。
于清泮担任总纂后,每论一事,察一物,“必博访周咨而后论定,至事物之有关考据者,又必冒寒暑,寻求载籍,必躬原而究尾”。在编纂此志时,为确定境内育梨、观阳两故城的位置及沿革,在详究典据之后,又亲临故城遗址勘校凭吊。为防后世误传,于清泮亲撰《育梨故城碑记》《观阳故城碑记》并立之。
此志编纂完后,于清泮仍时时关注乡邦文献,并不以此志编纂完毕而忽略对家乡文献的关注与整理。于清泮《安遇堂集》之《<牟平县志>之追记》一文,反映了其对乡邦文献锲而不舍的关注之情。此文云:“《牟平县志》成于民国二十五年,大纲细目,有条不紊。惟记载事实,难免有缺误之处。因事实根据采访员。采访员于匆匆数月之间,调查全境。无论调查未必认真,其多得亦仅矣。”[5]在难免的瑕疵表示遗憾之余,于清泮又逐一校正了此志中的十余处错误,其治史之严谨态度,可见一斑。
(三)文献结构及价值
是志的编纂,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与传统旧志相比有很多变化:将原稿十一纲,总括为地理、政治、文献三大纲,子目亦因之而变;新增民族、武备、方言三目与沿革分图及新乡镇分图;删除空论,一律补充事实。在拟定篇目时,对“不合现代者,如星野、捐职、封荫各门悉去之,若夫党务、教育、实业、交通、宗教,凡旧志所无者,又无不纲举目张”,以适应“国体已更,政治刷新”的社会现实。是志强调资治功用,曾言“共和创建”应重民生,如在实业里增加了自清末维新以来的县实业机关、实业团体及实业种类,实业种类有农业、工业、商业、渔业、盐业、航业、林业、蚕业、牧业、矿业等十几项地方事业。
该志极重考辨,引必有据,而且叙事简括,详略得当,繁而不纷,是一部文献价值很高的县志。现时诸多研究山东航海史、捻军兴衰、全真道教、民族、教育、盐业、水产、地名、战事、民俗、方言、艺文等的论著,都以其记载为参考文献。民国《牟平县志》,无疑是民国间山东省编纂地方志之佼佼者,亦是于清泮方志学之代表作。
二、于清泮与《沾化县志》
《沾化县志》八卷首一卷,梁建章等修,于清泮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此书编纂过程,卷端民国二十四年时任县长梁建章序云:“民国二十三年秋,徐前县长中晟任内,奉省令续修县志,因组织委员会,筹备进行。是岁冬,余调署来来沾,赓续办理,乃广延通儒硕士,从事搜遍,历时四月,赖于君琴泉,丁君倬卿,陈君子敬,王君滌尘,于君希圣之努力,得告完成。”[6]卷端民国二十四年于清泮序云:“去岁山东各县奉令修志,沾化县长徐公成立续修县志委员会,筹备甫完,旋调任去。梁县长继之,限期促成,先后各皆以函召余,俾充纂修……余于今春应召赴沾……凡四阅月而工竣。”[7]于清泮任此志纂修,出力甚巨,对此,卷端民国二十四年丁伟堂跋云:“我梁公继续督修,并聘请于公琴泉主纂,于公籍牟平,名孝廉也。四阅月内,举四十年之废举,如限完成,诚非老手莫办。堂与陈君子敬及诸同人,虽非谬参管见,然为力少而贪功实大也。”[8]
此志与旧志比,因潮流趋势,在地理、政体、物质等三方面分增或变动外,余悉不出旧志之范围。此志之记载,卷端梁建章云:“是以地方名胜古迹,乡贤嘉言懿行,与夫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之推进,其中沿革,均必一一载录,以备考察”,又云:“除保存《旧志》原有掌故外,凡县中数十年来,人物事态之重大演变,乡村社会之各种建设,罔不罗织撮述,穷其原委,俾前后归于一贯”。[9]
旧之沾化县志,皆认为古之将陵县在此境内。于清泮详为考证,遍稽群籍,终证将陵县不在沾化境内,为此撰写《将陵考》一文。然此考证不为该县士绅兵部接受,遂所编《沾化县志》不得已仍沿旧说。于清泮对此深表遗憾,后来《将陵考》一文被收入其诗文集《安遇堂集》中。
三、于清泮与《齐东县志》
《齐东县志》六卷首一卷,梁中权修,于清泮纂,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齐东县自清康熙二十四年修志以来,到当时已二百五十年之久。岁久失修,文献缺少,加之康熙志谬误较多,此志编纂难度可想而知。至于此书的编纂过程及体例,前有民国二十四年于清泮序云:“开编伊始,正忧束手,幸齐邑宿儒李辉庵、杨樾村二先生熟悉地方掌故,旁搜各种书籍及四方访稿以供参考。同事于君希圣,李君思亭,又能勤往各机关调查案卷。梁县长与邢、曹两科长则多方予以协助,由是新旧资料陆续凑齐。泮乃与同人考其同异,分别去取,校正文字,支配类目并采择旧志所录,镕为一炉而冶之。将旧志原有职方、建置、赋役、官师、选举、人物、艺文、杂录八纲约为地理、政治、人物、艺文四门,每门之下各分纲目并略抒管见为小序,以资说明。”[10]
于清泮作為此书的总纂,为此书的成功编纂付出甚多,卷端民国二十四年李炳炎序云:“时届九秋,月逢一日,东牟于琴泉先生以著述鸿才为纂修熟手,接聘书任局事,乃检阅访稿,搜查典章,展卷于绿槐树下,挥毫于黄叶林间。施斧政以盘错古今,分门类以连贯新旧,凡历史之沿革,地理之纵横,政教升降、礼俗变迁、人才盛衰、物产丰歉,莫不苦心经营,考据详确。”[11]
该志在纠正旧志错误,补充该县二百五十年志书缺失之同时,又适应时代发展,做了大幅度的变革,如该志除财政采用旧赋役、纪职官采用旧官师表以存掌故外,其余所有政治、概查各机关现存档案分别叙列等。
总之,方志名家于清泮在民国间山东各地普遍重视纂修县志的情况下,以极大的热情与精力主持纂修了牟平、沾化、齐东三县县志的编纂工作。这三部县志,因于清泮严谨务实的治史态度,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齐鲁名士于清泮,热心于乡邦文献的整理,热衷于山东方志的编纂工作,在齐鲁文化史上写下了璀璨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于清泮.牟平县志·卷七[M].济南:山东印刷局,1936.
[2][3][4]于清泮.牟平县志·卷首[M].济南:山东印刷局,1936.
[5]于清泮.安遇堂集[M].烟台,不详,1943.
[6][7][8][9]于清泮.沾化县志·总目[M].济南:山东印刷局,1935.
[10][11]于清泮.齐东县志·卷首[M]. 济南:山东印刷局,1935.
作者简介:王述全(1973-),男,山东莱阳人,本科,现为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方向:博物馆文物藏品研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