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芸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新生儿在患上高胆红素血症后,会导致患儿黏膜、皮肤等发生黄染症状,在临床上将其称作新生儿黄疸[1]。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法为主,且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基于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再加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起到促进患儿体格发育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综合性护理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共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措施,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46例。实验1组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2例,平均体质量为3.72kg;实验2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平均体质量为3.68kg。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的治疗方式。
实验1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其中包括皮肤护理、喂养护理、洗澡护理等措施。
实验2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如下:(1)科学喂养。护理人员按照患儿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喂养患儿的次数,以此来提高患儿的排便次数,促使血清胆红素能尽快排出体外[2]。(2)皮肤护理。在经过蓝光照射治疗之后,可能会造成患儿排稀便或者是排便次数增加,会刺激患儿肛周皮肤,故而在患儿每次大便之后,护理人员应当清洁患儿的臀部,可适当涂抹一些护臀膏,避免患儿由于皮肤干燥而出现溃破现象;另外,还应当对患儿脐部皮肤进行护理,防止其出现感染现象。(3)灌肠护理。当患儿在完成蓝光照射治疗,患儿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展开灌肠护理,且动作应轻柔。(4)体位护理。在患儿进入到蓝光箱时,护理人员可在患儿身体周围铺上柔软的毛巾,避免患儿肢体出现碰撞;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确保其各个部位都能够接受到均匀的光照。(5)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正确护理措施以及临床表现等,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使其能够配合后续的治护工作。
对比两组患儿两个月后智能发育以及体格发育。其中智能发育情况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心理运动发育与智能发育,分值越高,则代表患儿智力发育的越好。
本次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以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进行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实验2组幼儿心理运功发育评分、智能发育评分、体质量情况以及身长情况明显优于实验1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体格发育情况 智能发育情况体质量(kg) 身长(cm) 智能发育 心理运动发育实验1组 46 7.42±0.63 65.21±1.08 89.07±8.92 90.25±7.06实验2组 46 8.59±0.55 69.17±1.10 95.76±8.93 97.25±10.66 T值 9.4885 17.4226 3.5948 3.7131 P值 0.0000 0.0000 0.0005 0.0000
临床上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时,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是蓝光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操作较为简单,且治疗效果较好[3]。主要治疗原理是利用蓝光照射来氧化患儿体中还未结合的胆红素,促使其异构能够转变为水溶性双吡咯化物,再利用排便、排尿方式将其排出体外,以此来降低患儿体中血清胆红素的浓度。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起到促进患儿体格发育以及智能发育的作用,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合理调整喂养患儿的次数,采取科学、有效的灌肠护理,加快排出患儿体中多于的胆红素;体位护理措施,除了能够避免患儿肢体出现碰撞情况,还能确保其各个部位都能够接受到均匀的光照;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使其能够配合后续的治护工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2组幼儿心理运功发育评分、智能发育评分、体质量情况以及身长情况明显优于实验1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有明显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儿智能发育与提高发育,有利于患儿身体发育以及疾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