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丹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新生儿的精神状态以及生理状态方面给予了更要的要求。由于新生儿在进行疫苗注射、肌肉及皮下注射以及血糖监测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导致新生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新生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1]。因此,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袋鼠式护理能够缓解新生儿疼痛感、减少发病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我院以80例新生儿为例,对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8.6-2019.7期间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新生儿为例,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且经阴道分娩,分娩时无胎膜及胎盘残留,以母乳喂养;排除有先天性疾病、有窒息抢救史、无法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n=40),胎龄25-37周,平均(32.5±1.8)周;实验2组(n=40),胎龄37-38周,平均(33.2±1.7)周。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1组:采取常规护理,为新生儿断脐带、清理呼吸道并用温水进行沐浴,测量其身长、体重,带手圈并留取脚印等。室内温度维持在25-28℃。
实验2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袋鼠式护理,常规护理方式参照实验1组,袋鼠式护理方式如下:将床头摇起保持在30-60°,母亲取半卧位,使得母婴肌肤接触面积达到最大,让新生儿取平行俯卧或半倾斜置于母亲双乳之间,将毯子或衣服盖住新生儿[2]。指导母亲将一只手放在新生儿背部,另一之后托住新生儿臀部,防止新生儿滑落,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性,保持1小时。自新生儿出生后三天之内每天重复进行1次,时间选择在上午10-12点以及下午16-18点。
对两组新生儿一个月后神经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成功情况以及新生儿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使用NBNA(神经行为评估量表)对新生儿一个月后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神经行为越优;采用BTA(母乳喂养测量工具)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情况进行评价;用NIPS(新生儿疼痛程度评估量表)对新生儿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s)、(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x2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结果显示,一个月后,两组新生儿一般反应比较无差异性,P>0.05;原始反应、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以及行为能力均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一个月后神经行为评分进行比较( ±s,分)(n=80)
表1 两组新生儿一个月后神经行为评分进行比较( ±s,分)(n=80)
组别 一般反应 原始反应 主动肌张力 被动肌张力 行为能力实验1组 5.91±0.22 4.22±0.24 7.17±0.55 7.22±0.24 10.98±0.36实验2组 5.93±0.25 6.93±0.38 7.94±0.26 8.33±0.17 11.98±0.24 T值 0.3798 38.1349 8.0049 23.8695 14.6176 P 0.705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结果显示,实验1组喂养成功24例,成功率为60%;实验2组喂养成功36例,成功率为90%,实验2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实验1组,x2值为9.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实验1组新生儿疫苗注射、肌肉及皮下注射以及血糖监测疼痛程度评分为(4.42±1.46)分,实验2组新生儿疼痛程度评分为(1.91±0.98)分,实验2组新生儿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实验1组,T值为9.0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院将80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对两组新生儿一个月后神经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成功情况以及新生儿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2组新生儿一个月后神经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实验1组,疼痛程度低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些年,人们对新生儿身心健康以及护理重视度越来越高,袋鼠式护理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袋鼠式护理指的是新生儿出生早期或者体重较低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持续性接触并对其母乳喂养进行随访的护理方式,该方式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轻其疼痛程度,减少由于疼痛而造成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3]。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其神经行为,缓解新生儿疼痛程度,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