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伊莎,李耀辉,李 哲,康 艳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3.中国中医科学院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
咳嗽是指因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从而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1]。《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2]说明咳嗽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不单单只见于肺。咳嗽一症多见于西医学疾病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中。唐代“药王”孙思邈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其著作之一的《千金方》被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其中关于咳嗽的论述极其详尽。孙思邈博极医源、辨证施治,为中医药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本文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来探讨孙思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本课题来源于《千金方》[3]一书中治疗咳嗽的医案及其处方、用药。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
由两人共同筛选并录入《千金方》中含有“咳嗽”的全部方剂,手工剔除不以咳嗽为主症的医案。全部数据录入完成后,两人共同负责审核,以保证原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本课题共收集治疗咳嗽的处方56首,中药103味。
①在软件“数据分析”模块中使用“方剂分析”,在“中医疾病”一项中输入“咳嗽”,提取所有方剂;②点击“频次统计”选项,提取全部中药出现的频次,并导出结果。在“医案统计”选项中,提取归经、四气五味分布图;③点击“组方规律”选项,设定支持度为11、置信度为0.9,提取数据;④点击“新方分析”选项,设定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提取新组合,发现新处方。
对《千金方》中治疗咳嗽的103味中药进行统计,药物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14味,前6位分别为甘草、紫菀、细辛、桂枝、杏仁、干姜(见表1)。
表1 《千金方》治疗咳嗽的药物频次统计 (n≥10)
在治疗咳嗽的103味中药中,归肺经的药物比重最大,前6位分别是肺、心、脾、胃、肾、肝,具体见图1。
图1 《千金方》药物归经频次
四气中温性药的占比最大,其次为寒、平、热;五味中的辛、甘味比重最多,苦味次之,具体见图2、图3。
图2 《千金方》药物四气统计
图3 《千金方》药物五味统计
设定支持度为11,置信度为0.9,筛选出频次≥10的药物组合共12对,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为“紫菀-款冬花”“甘草-桂枝”“甘草-干姜”(见表2)。根据关联规则原理,两两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见表3;根据设定的支持度及置信度可得到8种中药,并对它们进行直观网络展示见,图4。
表2 处方中支持度为11,置信度0.9条件下的药物组合频次 (频次≥10)
表3 处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分析
图4 支持度11,置信度为0.9的关联药物网络展示
2.5.1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根据方剂数量,设定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方剂中两个药物间的关联度,将关联度系数≥0.03的药对从高到低排序,见表4。
2.5.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 以所得到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方法,演化出3~4味药物核心组合,共计19个,见表5。
2.5.3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以所得到的核心组合为基础,应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分析方法,得到16个新方核心组合,见表6;10个治疗咳嗽的新处方,见表7;皆以直观网络展示,见图5、图6。
表4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关联度系数≥0.03)
表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
表6 新方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
图5 新方聚类网络药物展示
表7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咳嗽的新处方
图6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咳嗽的新处方药物网络展示
咳嗽一症,病因不一,病机亦不同,中医治疗咳嗽已有丰富的医书记载,古往今来,各医家对于咳嗽都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悟。孙思邈言:“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治疗咳嗽遵循以脏腑相关为主、寒热虚实为辅的指导思想,其中还包含“简、便、验、廉”的思想,如治疗因肺气虚寒、疠风所伤导致的语声嘶塞、气息喘惫、咳唾一证,用的是酥蜜膏酒。笔者通过软件提炼分析,治疗咳嗽的药物频次最多的有甘草、紫菀、细辛等。甘草味甘性平,归肺、心、脾、胃经,《名医别录》有载:“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功擅祛痰止咳,单用即有效,有痰无痰均可应用,随证配伍用于寒热虚实多种肺系疾患。紫菀味甘、辛,性微温,归肺经,《本草正义》记载:“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泄,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卢艳花等[4]对紫菀祛痰镇咳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紫菀水煎剂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及醇提取液可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泄量,表示这两部分具有祛痰作用,且从这两部分中得到的紫菀酮及表木栓醇单体也表现出祛痰作用。
药物归经图显示出咳嗽病变主因在肺,与心、脾胃、肾密切相关,这与临床观察表现结果相一致,正如《医学心悟》所言:“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且咳嗽病涉及脏腑的多寡也有所区别,表现为脏多腑少。根据药物四气五味表格数据可知,孙思邈治疗咳嗽所使用温药占绝大多数,寒、平、热药相继次之;辛甘味最多,其次为苦味。结合软件中的证候及治则治法统计结果看,肺气上逆证、风寒袭肺证、表寒里饮、阴虚肺燥证等证候最为多见,相应的治则治法则为宣降肺气止咳、辛温解表、温肺散寒、滋阴止咳等。
通过对药物关联度的分析,药物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紫菀-款冬花、甘草-桂枝、甘草-干姜等。孙思邈治疗咳嗽以甘草、紫菀为主,辨证施治,牢牢把握“其寒者,温而散之;其燥者,甘以润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气逆者,降而止之”的治疗原则。外寒袭肺者用温肺散寒法,常用麻黄、五味子、杏仁;燥咳者,多以甘药润肺止咳,常用白蜜、饴糖等;胸中寒实所致者,当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皂荚、藜芦为多;饮邪为患者,以攻逐水饮、止咳为主,药用芫花、甘遂、干姜、巴豆等;肺气上逆者,下气止咳为法,喜用降逆的杏仁、半夏、厚朴、苏子等,气逆甚者,则重镇降逆;肾虚咳者,温肾散寒以助气化,常用附子、乌头、桂心[5]。这进一步佐证了孙氏凡治病必求本的思想,遵循仲景先师“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宗旨。
本文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数据挖掘方法,得到治疗咳嗽的新处方10个:1、2号方分别适用于寒饮伏肺型、寒湿蕴肺型咳嗽,3号方适用于痰热郁肺型咳嗽,4、5号方用于表证兼痰多者,6号方适用于外感风邪致咳者,7、8号方用于虚劳咳嗽,属肾阴虚兼便干型,9号方用于肺络壅滞、气机不利者,10号方用于肺阳虚兼脾胃虚寒引起的咳嗽。孙思邈治病常多法并用,例如针刺治疗咳嗽,经常选取手、足太阴同名经及胸背部的腧穴,尤以肺俞、膻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太渊、气海、关元等穴亦有采用[6]。且孙思邈另一著作《备急千金翼方·卷二十七》有云:“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肾咳刺足太溪。”间接指出在临床诊疗中,可联合其他疗法(针灸、贴敷、食疗、导引)等辅助治疗。《医学入门》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治疗疾病不惟有药,还有针刺、灸法的极大发挥空间。
本课题借助软件挖掘孙思邈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数据挖掘方法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还需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而后再反馈运用于临床。实践证明,此类挖掘方法有利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