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松 何希鹏 高玉巧 万静雅 张培先 张 勇 高和群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先后发现了涪陵、威远、威荣、长宁、昭通等大型页岩气田,埋深3 500 m以浅、地层压力系数大于1.3的超压页岩气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1-3],2019年产气量已超过150h108m3;但地层压力系数介于0.9~1.3的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却进展缓慢,仅彭水、武隆、綦江等少数地区发现了工业气流[4-8],单井测试日产气量介于1.7h104~9.2h104m3,由于产气量较低、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尚未形成规模开发。近期,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在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金佛斜坡部署的A井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测试获得19.6h104m3/d的高产气流,地层压力系数为1.18,实现了常压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为此,笔者以金佛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该类型页岩气藏基本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总结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建立页岩气富集模式,并对有利区进行预测,以期丰富常压页岩气地质理论、为中国南方复杂构造区尤其是斜坡型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金佛斜坡位于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万县复向斜的南部,为一个呈北北东走向的斜坡,北部与平桥背斜通过鞍部连为一体,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出露地表,东西侧分别受青龙乡断层、袁家沟断层夹持,与东胜背斜、袁家沟向斜、石桥断凹呈北东向凹隆相间格局,南北长10 km,东西宽5.1~5.6 km,面积53 km2(图1)。地表出露地层以三叠系须家河组、雷口坡组、嘉陵江组为主,往南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依次出露。2018年,该构造第一口页岩气井(A井)在五峰组—龙马溪组测试日产天然气19.6h104m3,实现了常压页岩气高产突破。该构造北部的平桥背斜五峰组—龙马溪组完钻井30口,单井测试日产天然气量介于15.4h104~89.5h104m3,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30~1.35,已投入商业开发。笔者重点以平桥背斜为对比目标,开展金佛斜坡页岩气地质特征与富集高产规律研究。
图1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金佛斜坡五峰组底界构造图与地层柱状图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早期整体处于深水陆棚相带,沉积了一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以下简称优质页岩),发育大量的笔石化石,缺乏底栖生物,见星散状黄铁矿和结核状黄铁矿,纹层状页理发育,指示了安静、深水、厌氧、强还原的沉积环境[4,9-12],金佛斜坡处于深水陆棚的南缘,有利于黑色页岩沉积和有机质的形成与保存。
受水体深度和沉积速率控制,金佛斜坡优质页岩在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和厚度上与北部获得商业开发的平桥背斜有一定差异。优质页岩按照电性、岩性特征可划分为5个小层(图2),金佛斜坡的①—⑤小层厚度为31.0 m,比平桥背斜薄了3.8 m。从表1可以看出,主要为①小层和⑤小层的厚度减薄,反应两者虽距离较近,但沉积环境和沉积速率也有较大差异。此外,金佛斜坡的③小层底部发育0.4 m厚的深水异地沉积的灰黑色白云质泥岩,比平桥背斜增厚0.2~0.3 m,这套薄层白云质泥岩岩性致密,密度高于上覆和下伏黑色页岩。金佛斜坡南部B井区的⑤小层顶部发育两层浊积砂,累计厚度为0.3 m,反映金佛斜坡比平桥背斜更靠近物源区,水体相对变浅,受风暴浪影响增大。
依据五级旋回每一次高频海进、海退,①—⑤小层可进一步精细划分为10个亚层,每一亚层内部的页岩沉积特征、有机地化、储层物性、矿物组成、岩石力学、含气性等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图2)。
金佛斜坡优质页岩地球化学指标与平桥背斜基本一致(表1)。A井优质页岩有机质丰度自上而下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图2),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1.7%~5.7%,纵向上①、②小层有机质丰度最高,平均TOC为4.7%、4.2%,③—⑤小层TOC中等,平均TOC分别为3.1%、3.2%、2.5%;热演化程度适中,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2.25%~2.55%,表明页岩进入过成熟演化阶段,以生成干气为主。平桥背斜C井优质页岩平均TOC为3.2%,Ro介于2.34%~2.56%。
图2 金佛斜坡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综合柱状图
全岩X射线衍射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金佛斜坡与平桥背斜矿物组成基本一致(表1)。金佛斜坡A井优质页岩脆性矿物以石英为主,自上而下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图2),平均石英含量为48.0%,平均黏土矿物含量为35.0%,黏土矿物主要成分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平均脆性矿物脆性指数为61.6%,脆性指数大于50%表明优质页岩脆性较高,造缝能力强,易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13]。平桥背斜C井优质页岩段平均石英含量为48.5%,平均黏土矿物含量为33.2%,平均脆性矿物脆性指数为62.4%。
金佛斜坡优质页岩储层物性较好,与平桥背斜基本一致(表1)。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揭示,金佛斜坡A井优质页岩发育丰富的有机孔隙、无机孔隙和微裂隙,与区域孔隙发育类型一致,有机孔隙为主要孔隙类型[14-15],镜下呈椭圆形—圆形,连通性较好,发育大量孔径介于50~250 nm的中大孔。A井优质页岩段孔隙度介于2.5%~4.7%,平均值为3.3%;平桥背斜C井优质页岩段孔隙度平均值为3.6%。
金佛斜坡A井优质页岩含气性较好,自上到下页岩含气性明显变好,含气量增大(图2)。现场开展87件岩心样品含气量解吸试验,其中优质页岩平均总含气量为4.2 m3/t,最高达7.1 m3/t(表1)。页岩气组分主要为甲烷,含量为98%,二氧化碳含量为0.5%,不含硫化氢,相对密度0.587 2,为典型的干气。
金佛斜坡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连续性气藏,其上倾方向为龙凤场断层所遮挡,气层埋深介于2 500~3 800 m,A井微注测试和静压测试计算地层压力为38.74 MPa,原始地层压力系数为1.18,地温梯度2.47 ℃/100 m,为中深层常压干气页岩气藏。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开展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工作[1-4,6-8,16-18],笔者在总结前期钻探成果和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基础理论攻关和勘探实践,认为金佛斜坡常压页岩气富集高产具有“三元控气”规律:沉积相供烃控储,即深水陆棚亚相下沉积的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烃源和赋存空间,控制了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构造运动控保定富,即构造运动控制常压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影响页岩含气量和地层能量,决定页岩气藏的富集程度;地应力场控缝控产,即地应力场控制天然缝发育程度和人造缝复杂程度,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3.1.1 沉积相供烃控储
3.1.1.1 深水陆棚优质页岩生烃强度大,控制了页岩气富集物质基础和赋存空间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五峰期—龙马溪期水体深度逐渐变浅[4,7,19],不同地区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有一定差异,造成地层的岩性、厚度、地球化学、物性、矿物组成、含气量有较大差异。笔者以南川地区的金佛斜坡、平桥背斜、彭水地区的桑柘坪向斜为例,进行比较。
凯迪阶时期,平桥背斜、桑柘坪向斜处于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沉积速率低(2.4 m/Ma),沉积的黑色页岩厚度介于5~6 m,金佛斜坡受东胜水下低隆的影响,页岩厚度较平桥背斜薄1~2 m(图3-a)。赫南特阶时期,受赫南特冰期影响,海平面下降,生物大灭绝,东胜水下低隆进一步隆升,E井区沉积浅水陆棚观音桥段灰质泥岩,金佛斜坡、平桥背斜、桑柘坪向斜水体较深,与凯迪阶为连续沉积(图3-b)。鲁丹阶时期,再次海侵形成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持续时间长,沉积速率介于6.8~7.7 m/Ma,沉积的黑色页岩厚度介于28~30 m,金佛斜坡受东胜水下低隆的影响,黑色页岩厚度较薄,介于25~26 m;桑柘坪向斜位于深水陆棚上斜坡,水体较浅,黑色页岩厚度更薄,介于18~19 m(图3-c)。
从沉积建造来看,凯迪阶—鲁丹阶深水陆棚优质页岩厚度由北往南,呈减薄趋势,北部平桥背斜厚34.8 m,中部金佛斜坡厚31.0 m,南部桑柘坪向斜厚24.0 m(表2)。与之对应的矿物组成发生一定变化,由北向南,密度较轻的片状黏土矿物含量减少,碳酸盐矿物含量有增大趋势,石英含量基本相同,表明南部更靠近物源区,水体相对较浅,不利于形成厚层连续的深水陆棚优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平桥背斜、金佛斜坡、桑柘坪向斜优质页岩TOC和Ro基本一致(表2),说明3个地区古生物繁荣程度和古生产力相近,沉积有机质丰度相当,经历的最大埋深和最高热演化温度基本相同,但由于厚度的差异,造成3个地区由北向南生烃强度逐渐降低,先天资源禀赋变差,这可能是桑柘坪向斜现今含气量较低(2~4 m3/t)、单井产量较低(测试日产气1.7h104~3.8h104m3)的原因之一。
沉积相带对储层物性、含气性、脆性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金佛斜坡A井优质页岩孔隙度、页岩比表面积、总孔隙体积与TOC相关性可以看出(图4-a~c),随TOC增大,页岩孔隙度、页岩比表面积、总孔隙体积呈线性增大,表明深水强还原条件下富集的沉积有机质为页岩提供了主要的含气孔隙和比表面,有机质越丰富,页岩生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孔隙和有机成因的比表面就越发育,越有利于游离气储集和吸附气吸附;同时,密度与TOC呈负相关(图4-d),亦表明TOC越高,页岩密度越小,储层物性越好。含气量与TOC也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图4-e),这与有机质为气源母质、同时生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孔隙和比表面,有利于气体就近储集和吸附有关。优质页岩石英含量与TOC同样呈正相关(图4-f),表明石英主要为生物成因,来源于藻类、放射虫、海绵骨针等生物硅质格架,石英含量越高,说明古生物越繁盛和富集,有利于大量生烃,同时也有利于储层压裂改造。
总体上,金佛斜坡虽然在凯迪阶—鲁丹阶时期厚度较平桥背斜减薄,但底部的优质页岩为深水陆棚相细粒沉积,具有物源较充足、海洋生物繁盛、水体安静和还原条件有利于有机质长期连续沉积与保存的特点,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高,处于生干气阶段,累计生烃强度大,同时页岩生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孔隙和有机成因的比表面丰富,有利于游离气储集和吸附气吸附。因此,深水陆棚相下沉积的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烃源和赋存空间,控制了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
3.1.1.2 水平井沿最优甜点穿行是影响单井产量的重要因素
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①—⑤小层由下而上,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含气性等有一定的变化规律[19](表1、图4)。金佛斜坡A井①—③小层水体较④—⑤小层更深,其有机质富集程度高(TOC介于3.1%~4.7%)、孔隙度高(3.2%~3.9%)、比表面积大(20.5~27.5 m2/g)、总孔隙体积大(0.010 7~0.016 2 cm3/g)、密度低(2.52~2.61 g/cm3)、含气量高(5.0~6.2 m3/t)、页岩气成藏物质基础和富集条件好;同时石英含量更高(51.0%~59.5%),更有利于压裂改造,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地质和工程甜点段。
图3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演化模式图
表2 渝东南地区重点井优质页岩评价参数对比表
图4 金佛斜坡优质页岩关键评价参数与TOC的关系图
进一步研究表明,优质页岩①小层的①-2亚层至②小层页岩气富集条件和可改造性更好(图2),是金佛斜坡水平井穿行的最优甜点。A井水平段①—③小层穿行率100%,其中①-2亚层至②小层穿行率为18.7%,生产测井表明①-2亚层至②小层产气贡献达59.4%,100 m产气量是其他层段的6.7倍。
3.1.2 构造运动控保定富
受雪峰古隆起自南东向北西挤压递进发展的影响,渝东南盆缘转换带构造变形时间、抬升幅度、变形程度、断裂发育程度、构造样式等有显著差异[4,7],表现出不同构造现今保存条件差异较大。盆外的彭水、武隆地区构造抬升时间早,变形程度大,地层剥蚀严重,五峰组—龙马溪组残存于向斜中,页岩气向四周扩散且逸散时间长,保存条件较差,地层压力系数介于0.95~1.08,单井产气量较低(测试日产气1.7h104~9.2h104m3),多数井不能自喷生产,表明地层能量弱,页岩气富集程度低。盆内的白马向斜靠近齐岳山断裂带,保存条件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地层压力系数约1.20;平桥背斜为受挤压作用形成的北东向长轴断背斜,现今最大主应力与边界断层近乎垂直,断层封闭性好,埋深适中,没有地层剥蚀和开启性断层等明显泄压区,页岩气得到较好保存,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30~1.32,单井产气量高(测试日产气15.4h104~89.5h104m3),页岩气富集程度较高;焦石坝构造主体区构造变形程度弱[20],地层平缓稳定,断层不发育,地层发育较齐全,保存条件好,地层压力系数约1.50,单井测试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高(其中JY6-2HF井累计产气量已超过2.6h108m3),页岩气富集程度高。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钻井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构造样式的保存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宽缓背斜(例如焦石坝构造)、高陡背斜(例如平桥背斜)、斜坡(例如金佛斜坡)、残留向斜(例如桑柘坪向斜),而对于斜坡、残留向斜等目的层已出露地表的构造,页岩气发生了不同程度运移,构造越宽缓、页岩连续分布面积越大、断层发育越少、埋深越大、离剥蚀边界越远,越有利于页岩气保存,地层压力系数越高,单井产气量越高(图5)。因此,构造运动控制了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影响页岩含气量和地层能量,决定页岩气藏的富集程度。
图5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埋深、距剥蚀边界距离与地层压力系数、产气量的关系图
金佛斜坡与平桥背斜为处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同一排构造,起始抬升褶皱时间和褶皱程度相同,但燕山晚期遭受由南向北挤压,金佛斜坡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大幅抬升,遭受长期剥蚀,北部与平桥背斜分离为两个构造,保存条件产生较大差异。三维地震揭示金佛斜坡为一个北北东走向的斜坡,北部通过鞍部与平桥背斜相连,构造相对稳定,结构简单,变形程度较弱,上覆三叠系—志留系龙二段齐全,目的层埋深适中(2 500~3 800 m)。发育11条逆断层,根据断层规模和对构造的控制作用,可将断层分为3个级别,其中三级断裂2条,四级断裂3条,五级断裂6条。斜坡西侧袁家沟断层和东侧青龙乡断层为三级控边断层,自北向南断距逐渐增大,A井岩石力学和测井解释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W135°,与袁家沟、青龙乡等控边逆断层走向夹角介于85°~90°,说明断层为挤压封闭性质。斜坡内发育8条低级次断层,断距小于200 m,延伸长度短,规模小,对保存条件影响不大。尤为重要的是斜坡南部上倾方向发育一条东西走向、向南倾伏的反向逆断层——龙凤场断层(图6),距离五峰组—龙马溪组剥蚀边界仅1.5~1.6 km,断距介于50~180 m,延伸长度为8.9 km,形成于气藏调整的早期,下盘目的层与上盘奥陶系致密石灰岩对接,较大程度上阻止或减缓了主体区页岩气向剥蚀区运移,有利于斜坡型构造页岩气保存。A井位于金佛斜坡较深部分,页岩埋深3 405 m,距离龙凤场断层6.2 km,距离剥蚀边界8.5 km,地层压力系数为1.18;南部的B井,页岩埋深2 802 m,距离龙凤场断层3.0 km,距离剥蚀边界4.6 km,地层压力系数为1.12;表明由北往南地层能量逐渐降低,但受龙凤场断层遮挡,断层以北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10~1.20,相对于彭水地区地层压力系数(0.95~1.08)为常压中的相对高压,页岩气富集程度较高。
3.1.3 地应力场控缝控产
图6 金佛斜坡页岩气成藏模式图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应力场体系,不同应力场体系下形成了不同的天然裂缝系统[5]。对于保存条件较好的封闭体系,天然裂缝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形成大量裂缝孔隙,促进纳米孔中的页岩气解吸并富集于裂缝沟通的缝孔网络中,天然缝越发育,越有利于获得高产。例如,平桥背斜高角度构造缝十分发育,东翼的F井处于靠近封闭性断层的裂缝发育带,测试日产气量达89.5h104m3,远高于平桥背斜单井平均产气量。对于有明显泄压区的开放或半开放体系,天然裂缝则是“双刃剑”,一方面可增大储集空间,另一方面则可形成页岩气高效运移通道,加快页岩气逸散。例如,彭水地区锅厂坝背斜的K井,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古构造应力强,背斜高陡,抬升剥蚀幅度大,龙马溪组顶部出露地表,构造缝极为发育,规模大,造成保存条件差,页岩气通过裂缝向地表运移,含气性较差。因此,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规模决定了裂缝的建设性或破坏性,大尺度构造缝发育带和揉皱层的存在将明显破坏页岩气保存条件。金佛斜坡A井岩心观察和FMI成像测井显示该区龙一段黑色页岩完整稳定,页理缝较发育,高角度构造缝31条(图7-a),主要位于①—③小层,均为高阻缝,裂缝密度为0.26条/m,缝宽介于0.05~0.15 mm;低角度构造缝102条,均为高阻缝,裂缝密度为0.80条/ m;五峰组仅轻微揉皱,裂缝发育程度明显低于平桥背斜的C井(图 7-b)。因此,该区裂缝以地应力卸载和挤压滑脱产生的页理缝、微裂缝为主,对页岩气储集和保存起建设性作用,同时有利于压裂改造形成网状缝。
地应力大小和方位是影响压裂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与金佛斜坡相邻的东胜背斜,为高挤压应力背景下形成的低幅长轴断背斜,地层压力系数为1.35,背斜核部钻探的E井页岩埋深3 471 m,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介于75~85 MPa,应力梯度为2.3 MPa/100 m,两向应力差为9 MPa,压裂施工表现出高破裂压力、高施工压力、高停泵压力“三高”特征,施工难度大,人造缝以简单缝为主(占比65.2%),改造效果不理想,测试日产气量14.36h104m3,试井解释有效裂缝半长短(35 m),压后有效渗透率低(2.256h10-5mD),为典型高压低渗气藏。金佛斜坡受晚期构造抬升作用,挤压应力渐次释放,现今优质页岩段地应力适中。A井页岩埋深3 405 m,最大水平主应力介于69~75 MPa,两向应力差为7 MPa,应力梯度为2.0 MPa/100 m,水平应力差异系数为0.1,地应力较小,降低了压裂施工难度,增大了施工压力窗口,有利于压裂缝延展形成复杂缝,破裂压力介于65~75 MPa,停泵压力介于28~35 MPa,砂比不敏感,加砂强度为1.32 m3/m,人造缝与天然缝交割沟通形成了复杂缝(占比66.7%),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好。同时,该构造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与构造等值线走向近垂直,有利于缩小水平段高差,减小水平段积液对常压页岩气产能的影响,A井水平段方位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夹角为5°,进出靶点高差为-40 m。
图7 金佛斜坡A井(左)、平桥背斜C井(右)五峰组—龙一段裂缝对比图
综上所述,该构造天然裂缝以地应力卸载和挤压滑脱产生的页理缝、低角度微裂缝为主,对页岩气储集和保存起建设性作用;构造抬升卸载使该区地应力减小,两向水平应力差值和差异系数较小,有利于压裂形成复杂缝网;即地应力场控制了天然缝发育程度和人造缝复杂程度,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金佛斜坡处于深水陆棚相的沉积环境时间长,沉积速率中等,为形成优质页岩提供了良好的沉积环境,优质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成熟度适中,生烃强度大,为页岩气富集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同时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质孔隙为储层形成了良好的原始储集空间和比表面积,有利于页岩气储集和吸附。地表出露地层以三叠系须家河组、雷口坡组、嘉陵江组为主,地层发育较完整,区域盖层封盖性较好,顶底板封闭性强;构造稳定、结构简单、变形程度弱,无通天断层,控边断层封闭性好,上倾方向有封闭性反向逆断层侧向封堵,页岩气逸散减弱,形成了良好的封闭环境,有利于页岩气保存,页岩气富集程度较高。构造抬升卸载使该构造地应力减弱,两向水平应力差值和差异系数较小,裂缝以页理缝和微裂缝为主,有利于压裂形成复杂缝网,为常压页岩气大规模高强度压裂改造提供了重要保障,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地质因素。斜坡型构造埋深由浅到深,地层抬升幅度减小,构造缝减少,页理缝逐渐闭合,渗透率减小,距离剥蚀区更远,页岩气横向逸散减弱,地层压力系数和含气量增大,页岩气富集程度逐渐增高,单井产气量增高。综上所述,金佛斜坡页岩气富集模式可概括为“沉积相供烃控储、构造运动控保定富、地应力场控缝控产、反向逆断层遮挡成藏”(图6)。
A井常压页岩气高产的勘探突破,不仅开辟了金佛斜坡页岩气勘探新区,突破了商业气流关,同时首次证实了四川盆地东南缘斜坡带为常压页岩气高产富集带,推动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向复杂构造区挺进,坚定了常压页岩气勘探信心。近期的研究成果认为,四川盆地东南缘齐岳山断裂西北侧的石柱—南川—綦江—习水—昭通一带为斜坡型勘探有利区,面积达2 780 km2,表现为优质页岩厚度大,页岩埋深和地应力适中,构造相对简单,保存条件较好,页岩气勘探潜力大。其中南川地区发育平桥—金佛构造带、东胜构造带、阳春沟构造带等3个1 000h108m3规模储量有利区带,正在开展滚动勘探评价,有望首次实现中国南方常压页岩气规模开发,形成页岩气“增储上产”的新阵地。
1)金佛斜坡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发育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具有生气条件好、储层物性好、含气量高的特征,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2)水平井最优甜点穿行率或穿行长度与单井测试产气量密切相关。金佛斜坡优质页岩①小层的①-2亚层至②小层为深水陆棚相细粒沉积,富有机质纹层和含有机质纹层发育,有机质富集程度高,有机成因硅质含量高,储层物性好,含气量高,是水平井穿层的最优甜点。
3)金佛斜坡常压页岩气富集高产具有“三元控气”规律:深水陆棚亚相下沉积的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烃源和赋存空间,控制了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即“沉积相供烃控储”;构造运动控制常压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影响页岩含气量和地层能量,决定页岩气藏的富集程度,即“构造运动控保定富”;地应力场控制天然缝发育程度和人造缝复杂程度,是获得高产的保障,即“地应力场控缝控产”。
4)斜坡型构造上倾方向发育反向逆断层遮挡,阻断或堵塞页岩气逸散通道,使页岩气向剥蚀区运移的强度和总量降低,页岩气得以较大程度地残留于断下盘,可形成较好的保存单元,利于页岩气富集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