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记者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做好采访

2020-07-01 01:52朱乐艺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采访记者融媒体时代

朱乐艺

摘要:融媒体时代对广播记者的采访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此,应开展新时期广播记者提高采访工作质量的创新方法研究。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记者采访工作的创新进行了研究,通过完善采访前准备工作、融合互联网技术丰富采访形式以及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更新采访形式,增加采访内容的丰富度,为广播记者提供理论性参考依据,推动广播行业稳定向前发展。

关键词:广播;记者;融媒体时代;采访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采访工作创新

(一)完善采访前准备工作

在新型的融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采访应当从完善采访前准备工作人手,广播记者在采访工作前,首先应当具备更加敏锐的观察力与推断力,要求广播记者具备对事件发生经过的及时掌握能力,从而为广播后续的播报提供充足的信息条件。在采访的过程中,广播记者应当客观具体、言简意赅地向被采访者提出问题,并在采访时,时刻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情况。因此广播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对被采访者进行充足的了解,并针对具体事件进行具体掌握。同时,广播记者在生活中也应当对当前阶段的时事、要事有所了解,对于菲突发性新闻事件应当通过互联网对相关内容掌握,并从网友的探讨中获取到针对事件受众的真实看法和感受,再采集相关资料,做好采访前的准备计划,最后根据计划落实具体采访内容,并在与被采访者交流过程中通过互动的形式获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而言,应当更加及时地制定采访计划,并通过采访记者随机应变的能力,使整个采访过程更加清晰。通常情况下,广播记者是在征求被采访者允许的情况下开始采访的,但对于特殊性新闻事件内容的采访,记者应注意隐瞒其身份,并在不违背公共利益的原则下,采取非正常采访手段进行采访。

(二)融合互联网技术丰富采访形式

在融媒体时代下,融合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丰富广播记者的采访形式,记者可将各类移动终端设备作为采访工具,将传统广播方式转换为新媒体与传统广播共存的形式。例如,将广播内容通过各类在线平台或手机终端发布,或利用各类手机软件将内容推送到不同的受众群体的手机上,等等。同时,通过这样的形式,受众可将所感及所想直接在事件内容下方进行评论,而其他受众也可针对不同的言论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进一步形成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引发该事件下的舆论。广播记者也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真实反馈对采访形式进行优化,从而完善采访工作。

广播记者传统的采访形式通常是以文字为主,其形式上过于单一。在融媒体新时代下,对于采访稿件的编撰可采取更多样的形式,例如:图文并茂、在网络页面上插入视频或音频、插入实时动态的投票小插件,等等。这样的采访稿件规范性也更高,可为后续播报奠定良好的基础,更进一步提高后期剪辑的效率。同时,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的采访形式也可呈现出等候性、追踪性以及隐蔽性。等候性主要体现在广播记者利用网络信息的传递可以更加缩短发现新闻事件的时间,更快地前往事件发生地点,提前获取更多的事件内容。追踪性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持续追踪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广播记者可与被采访者保持长时间的联系,方便对事件报道后续的追踪。隐蔽性主要体现在,广播记者可以通过小型录音笔、手机等相关辅助设备对采访内容进行获取,在非正常采访时,尽量做到隐蔽,从而达到保护记者人身安全的目的。

(三)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互动交流

针对广播记者采访工作的有效推进还可通过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互动交流实现,首先广播记者应当保证采访所获信息的内容实用性和即时性,逐渐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引发群众积极地探讨,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群众建立正确的认知、理解和判断。通过广播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炼出更加关键的事件信息。在新型的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可利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拉近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记者可将需要进行采訪的内容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发布,通过群众的自主评论,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广播记者应当有效利用网络中的语音功能,将采访内容剪辑处理,更加快速地传递给受众群体,从而提高采访内容传播的时效性。

二、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在融媒体时代下,各类采访类节目层出不穷,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之下,提高广播记者的采访质量,对传统采访工作进行创新,可实现广播节目的高品质目标。同时,除本文上述研究外,广播记者还应当虚心借鉴其他广播类、视听类节目的成功经验,更多地了解受众、迎合受众,并深入受众,从而实现广播节目的收视率提高,并在融媒体环境中逐渐实现良好的转型。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采访记者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