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地震台站管理与发展

2020-07-01 09:02杨亚运
防灾减灾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台站减灾观测

杨亚运,马 伟,汪 建

(重庆市地震局,重庆 401120)

0 引言

地震台站作为地震系统业务体系的基础单元,是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前沿阵地[1],主要承担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地震异常跟踪落实、观测设备维护管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地震应急科普宣传等任务。地震台站能否准确、及时、连续产出各项数据资料,主要取决于对台站的管理;台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影响到防震减灾工作的效率与效能[2]。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和综合应急救灾体系的建立,如何将地震台站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进一步发挥地震台站业务支撑基础作用,是急需探究的问题。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地震台站管理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要利用新政策破解地震台站管理发展的瓶颈。

1 地震台站面临的新形势

1.1 国家综合应急救灾体系的建立,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要求

新形势下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5]。新理念科学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总结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明确了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本思路。

2018 年4 月应急管理部正式成立后,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中的应急救援转隶至应急管理部,防震减灾工作从过去主动救援转变为服务救灾。要更好的服务救灾,就要扎实做好地震灾前预防、地震综合减灾、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灾前防御工作,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地震震害防御水平,因此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工作将面临服务救灾能力不足的挑战和融入国家大应急、大救灾管理体系的发展机遇。

1.2 地震系统改革发展大局的推进,对地震台站工作提出新考验

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大战略布局。地震系统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不断推进地震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科技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是不断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和动力,着力提高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其中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地震观测体系、仪器装备管理体系、运行维护及保障体系、地震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地震速报和预警业务、地震风险预报业务、业务评估体系、提升业务现代化水平等8 个方面具体改革措施[6]。

地震台站是监测预报业务体系的基本单元,要避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要夯实地震台站这个基础;要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备、集约化、标准化的监测预报业务架构,首先应实现地震台站集约化管理、标准化运行;要完善职责明确、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监测预报业务布局,根本是要激发地震台站活力,规范地震台站业务管理;要建立协调一致、体系完备、执行有力的监测预报业务运行机制,根本是要提升地震台站人员综合素质。因此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对地震台站工作提出新的考验。

1.3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地革新,对地震观测不断产生新影响

地震灾害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社会各界对地震信息产品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地震预测预警有较高的期望。要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地震信息产品需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地震信息共享体系,不断创新挖掘更多地震科普产品,扩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观测仪器性能,进而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确保信息产品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

信息技术发展加快实现地震观测智能化,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观测任务将逐步淘汰,地震台站仍可建设在偏远地区,实现“有人看护,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实时传输”的观测模式。随着国家预警工程开展,未来地震台站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地震观测台网将不断壮大,如何确保各类观测设备正常运行将面临巨大挑战,以有人值守地震台站为基础建立的区域中心台,负责开展一定区域内多个无人值守台数据分析、运行维护、异常落实、数据跟踪等工作,已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工作模式。因此地震台站观测业务将受到技术发展、设备丰富、职能转变带来的深刻影响。

2 地震台站管理发展现状

问卷法是通过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资料的一种方法。为了解目标族群——全国有人值守地震台站的管理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搜集地震台站基本资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手段。通过业务微信群、QQ 群等途径发放、回收电子问卷100 份,调查对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地震台站,人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分布具有广泛性,能够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73%,女性占比27%(表1),符合地震台工作人员“男多女少”的现状。学历层次方面,本科以上学历占90%,其中硕士占10%,甚至有博士生学历,表明目前台站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年龄结构上,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 岁以下的比例为87%,该年龄段的人群对台站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台站未来的改革发展比较关心。调查样本符合问卷设计初衷,能够达到研究的目标,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2.2 地震台站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地震台站人员信息、工作人员心理状态、管理现状、改革发展等四个方面设置封闭型题目,基本涵盖所需了解台站各方面内容,表2 为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表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续表

2.2.1 工作年限与职称情况

调查样本中助理工程师63 人,工程师34人,副高级工程师3 人,无正高级职称人员(表2)。将职称分布与工作年限进行交叉分析(图1),一般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表明地震台站工作人员职称的评审主要受到工作年限制约。工作5 年及以下的地震台站工作人员只有9%能够评上中级职称;工作6~10 年出现分化现象,56%晋升中级职称,44%可能因自身原因不能达到职称晋升条件;工作11~20 年的几乎都能评上中级职称,但无副高以上的职称;20 年以上工作年限的只有25%是副高级职称,仍有58%是中级职称,这与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苛刻且名额有限存在一定关系。

图1 工作年限与职称关系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years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2.2.2 台站位置与工作生活

地震台站距最近县级以上城镇距离与工作人员居住生活情况,地震台站到县级以上城镇距离越远时,员工就近居住生活占50%以上的台站比例就越低,当距离达40km 时只有三分之一(表3),表明台站工作地点过于偏远会影响员工稳定生活;此外,台站位置与工作模式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无论距离中心城镇远近的台站,工作模式主要都以工作日上下班制和周轮班制为主,但当工作台站到最近县级以上城镇越远时采取轮班工作模式的比例越高,会造成台站员工工作不安定,管理松懈涣散,不利于连续稳定地开展业务工作。

表3 台站位置与工作生活现状统计情况

2.2.3 员工数量与管理模式

地震台站人数在5 人及以下有31 个,6~10人35 个,11~20 人27 个,20 人以上7 个,台站人员数量在10 人以内的小规模台站占一半以上(表4)。台站管理模式中,90%都由台长管理,其中46%有副台长协助管理,11%设置学科组长,另外33%是台长单独管理。人员在5人以下时采用台长单独管理最多,6~10 人时台站+副台长的管理模式明显增加,11 人以上时主要都采取台长+副台长的管理模式。综合地震台人员配置达到20 人时,应充分考虑台站管理模式,以便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表4 员工数量与管理模式调查结果统计

此外,地震台站员工数量与平均每月在台工作天数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但每月在台站工作22 天以上的台站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地震台站工作人员多以台为家,生活和工作时间未能严格区分,因此单纯增加人员数量无法减少工作时间,需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日常工作模式和细致有效的人员分工模式。

2.2.4 建台时间与干扰情况

图2 表明,1971 年中国地震局成立以前建立地震台站27 个,1972—1998 年模拟观测时期建设台站63 个,1999—2008 年数字化全面改造时期建设台站7 个,2009 年实现数字化后建设台站3 个,各时期建设的台站中因部分手段搬迁或整体搬迁的台站依次有11 个、26 个、3 个和0 个,有40%的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建设时间越长的地震台站受到干扰影响的越多,显然观测环境干扰已成为台站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图2 地震台站建设时期与受干扰情况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time and disturbance of seismic stations

2.2.5 子台数量与联系程度

地震台站管理子台的数量与地方地震部门联系紧密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每月联系几次以上认为联系比较紧密。统计结果中(图3),无子台的台站32 个,其中31.26%台站与地方地震部门常有联系;管理1~10 个子台的49 个,其中57.14%常有联系;管理11~20 个子台的5个,60%常有联系;管理21~30 个子台的5 个,80%常有联系;管理30 个以上子台的9 个,88.89%常有联系。表明管理子台数量越多,与地方地震部门联系程度越紧密,台站工作开展越是需要地方地震部门的支持。

图3 管理子台数量与同地方地震部门联系程度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management sub-stations and the degree of contact with local seismic departments

2.3 地震台站工作人员现状

2.3.1 台站工作人员心理状态

地震台站工作人员工作时消极心理状态依次是:枯燥38%,孤单26%,忧虑19%,无聊10%,苦闷7% (表2)。64%有枯燥和孤单情绪,主要是多数台站偏远闭塞的工作环境造成。积极心理状态依次是:充实37%,知足32%,轻松23%,愉快7%,自豪1%。以充实、知足、轻松为主,表明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大部分台站工作人员可以充实台站生活。可见台站工作人员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受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可能有对立情绪、压抑心里。

2.3.2 职业理想与受压情况

据图4 结果,认为地震台站工作“完全符合职业理想,乐意干一辈子”的有75%感到台站工作有压力;认为“符合职业理想,能够一直干下去”的有58.82%感到台站工作有压力;认为“不完全符合职业理想,先干一阵再说”的有68.93%感到工作有压力;认为“不符合职业理想,打算跳槽”的有66.67%感到工作有压力。表明无论台站工作是否达到自己职业理想,工作人员都受到不同程度压力,所受工作压力越大对职业理想满意程度越低。因此应该合理分配台站工作任务,不能“重担一人压,轻松一大家”。

图4 地震台站工作人员职业理想与受压程度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pational ideals and stress level of seismic station staff

2.4 地震台站改革发展现状

监测预报业务体系改革发展纲要明确地震台站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管理,综合性运行[6]的发展模式。调查对象中(表2),51%认为台站改革最重要的是“管理模式改革”,这与61%认为台站面临主要问题是“管理模式滞后”的人数相当。过去为追求监测数据的稳定可靠,避免受到环境干扰,台站都选择在比较偏远地区,工作人员也只能在偏远地方工作生活,而此类台站基本以省级地震部门管理为主,与地方地震主管部门的少有关联(68%的台站与地方地震部门少量联系或无联系),造成台站工作相对闭塞,无法发挥防震减灾堡垒作用来支撑地方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工作认可度普遍较低。

有人值守地震台向区域综合性台站过度是台站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6],过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一些基本条件。综合地震台建设的难点和问题中,各台站面临情况不尽相同,答案相对较分散。图5a 中32%认为人员配置欠缺是主要问题,其次是地理位置偏远占26%,稳定人员配置可以通过其他台站减员过度得以补充,在综合地震台地理位置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程度,兼顾工作的辐射性和生活的稳定性。此外,基础条件完备程度也是台站工作人员较为关心的问题。

图5 综合地震台建设的难点和问题Fig.5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seismic stations

调查对象认为综合地震台站建设最需考虑的问题中(图5b),认为工作人员稳定占比最高(28%),其次是工作内容明确(22%),工作地点便利(20%),工作设施完善(14%),工作评价合理(14%)。表明各台站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稳定的工作人员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激励制度、晋升制度,明确的工作内容需要厘清地震台职能职责,工作地点便利性、设施完善性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工作评价的合理性是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标尺,这些问题都是地震台站改革的关键,在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各台站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具体制定改革方案。

2.5 地震台站面临的主要问题

(1)偏远的地震台站工作环境造成诸多问题。许多台站工作人员仍处于偏远艰苦地区,受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作人员可能有对立情绪、压抑心里,影响员工稳定生活和安定工作;台站多采取轮班工作模式造成台站管理松散,不利于连续稳定开展业务;台站工作相对闭塞,与地方地震主管部门联系不紧密,无法有效发挥防震减灾堡垒作用,工作认可度普遍较低。偏远的地震台站工作环境造成台站管理模式封闭、发展相对滞后、思想松懈涣散、人员不稳定、积极性不高、创新活力缺乏等问题。

(2)地震监测技术和管理模式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地震观测仪器的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还不高,部分操作仍然需要依靠人工完成,观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全国局属有人值守地震台站344 个(据地震台站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其中5 人及以下149 个,5~10 人124 个,10~20 人58 个,20 人以上13个,地震台站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管理程度还不高,监测预报业务下沉台站与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矛盾越发突出,职称评审制度对工作人员激励效果不明显,台站工作模式的规范性、科学性有待提高,工作成果转化应用和评价体系欠缺。

(3)社会经济发展与观测环境保护的矛盾越发突出。城镇建设不断拓展,原本适合地震观测的台站逐渐被城镇包围,观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观测数据质量大幅下降。此外,地震台站整体规划建设水平较弱,造成台站建设只追求观测环境而忽视工作人员生活发展条件或只考虑区域位置优势而忽视当地未来发展规划。工作地点的便利性、工作设施完善度等基本保障条件普遍不足。

(4)地震台站人员结构存在不合理性。根据地震台站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表明,全国局属地震台站人员学历情况: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72%,本科学历32.34%,专科及以下学历58.94%,工作人员学历层次有所上升,但整体学历水平还不高,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年龄分布情况:35 岁及以下38.94%,35-45 岁26.92%,45 岁以上34.14%,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缺少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 新形势下地震台站管理发展对策与建议

(1)把握国家机构改革机遇,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不断纵深开展。国家层面——中国地震局服务于国家大应急管理需求,地方层面——省级地震局服务于省级应急管理需求,地方层面上应建立地震台站服务于地区应急管理需求的基层防震减灾业务体系,主动适应市县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省属地震台在地方的作用,推进地震台站关口前移,逐步成为省局开展地方工作的抓手,形成防震减灾工作垂直体系的基础。

(2)抓住行业改革发展契机,促进地震台站开放式融合式发展。综合地震台改革发展应充分考虑区域位置、工作生活条件、明确职能职责、优化人员配置,摒弃过去只考虑观测条件而忽视工作条件的思想;探索地震台站与地方地震部门合署办公模式,形成“人员统一支配,经费分开管理,业务共同开展”的管理体制,根本上解决地震台站工作地点偏远、工作环境闭塞的问题,这与部分地区有人值守地震台站向区域综合性台站过度的改革发展的方向并不矛盾。

(3)改革创新地震观测技术,实现地震台站智能化标准化发展。要提高观测仪器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一方面要开放合作,将先进技术方法应用到地震观测仪器研发,建立统一规范的仪器研发、列装、维护体系;另一方面要发挥地震观测一线人员发现观测问题、反馈关键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地震台站工作重点应聚焦到地震监测系统管理维护上,工作能力的评价着重倾向于解决地震观测中的实际问题和有利于提高观测数据质量上,鼓励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成果。

(4)弘扬发展地震行业文化,形成推进行业持续发展的润滑剂。老一辈地震人“艰苦奋斗,团结互助,坚守奉献”的精神是优秀的地震文化,地震台站需要进一步塑造、弘扬、发展自己的文化,通过台站文化建设统一台站工作人员思想,增强台站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事业责任心,逐步克服种种悲观情绪和畏难心里,树立共同建设台站、维护观测系统稳定、提高观测数据质量而奋斗的信念。

猜你喜欢
台站减灾观测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