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应用能力的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课程为例

2020-07-01 01:30:02宋丽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训思政教学模式

宋丽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测绘工程分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2016年12月6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进行,形成协同效应[1]”。会议精神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刻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促进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进行[2]。会议同时强调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富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思政课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一代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实践来塑造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而实践环节不仅仅来源于思政教育,也来源于专业实践,由此需要专业教师在向学生传输专业课知识的同时,需提炼专业知识模块蕴含的思政元素,也一并传输学生。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提升应用能力的“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1 MOOC+SPOC+翻转课堂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e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面对整个社会开放,但由于规模大,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课堂教学互动不足、学生水平高低不同、学生放弃率高、学习效果较差等问题。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私人在线课程),通过限定课程加入条件,缩小教学规模,使得该模式可以弥补MOOC模式的缺点,该模式选用慕课平台优秀资源做支撑,有条件的选取入课学生与人数,从而给予学生对于课程的完整性体验,降低学生中途放弃率[3]。

201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的翻转课堂大会中Jonathan Bergmann与参会者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为学生提供个性独立学习环境,转换师生角色,弱化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作为自主学习主体,加强师生互动,是一种结合直接讲解+建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4]。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剖析课程特点,通过MOOC与SPOC平台在线资源拓展,转换师生角色,实现翻转课堂,通过实施“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资源选择上需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目标的实现。

传统教学模式旨在由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再由学生进行知识的吸收与消化。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体现在,其先由学生通过在线平台导学预习进行知识的内化感知,再由教师在课堂进行问题知识的课堂讲授,其本质在与实现“教”为条件,“学”为主体,教师的“教”而有利于学生的“学”[5]。

2 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课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专业平台课,总课时40课时,理论30课时,实践10课时,其主要分为四大模块:信号基础设备(信号机、转辙机、继电器、轨道电路、计轴系统、应答器)、联锁及闭塞、ATC系统、CBTC系统,特点是既要掌握各模块基础理论,又要经过实训掌握各模块基本原理,实现设备故障处理操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无法实现知识实践运用,信号课程专业性太强,对于高职零基础学生来说,纯理论教学枯燥乏味,课时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由此向“线上课程导学+课堂教授+线下实践”模式转变,但通过调研发现,仍存在学生实训操作实践较少,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

如何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则应赋予翻转课堂教学更多的体悟元素,学生应在已学知识点基础上增强自身体悟能力,从而调和自身的价值偏好和价值取向,通过对知识模块进行实践总结,强化自身已有正确的三观[6]。

3 基于能力提升的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

3.1 教学模式设计

大学生基于能力提升的课程思政混合模式设计分为两层:

第一层:一次翻转课堂。主张以MOOC+SPOCs+翻转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设计,课前教师在线发布导学任务→学生课外在线学习→学生交流谈论,在线上传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课上重点讲解→课下布置项目任务,分组实训训练,由此实现理实结合教育模式,达到提升学生知识初步应用的目的,而在预习阶段加入大学生职业观的构建,为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第二层:二次翻转课堂。通过第一次翻转课堂学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初步应用能力后,课后通过实训训练任务,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综合实训室,进行相关设备的分组训练,例如:手信号训练、手摇道岔、转辙机认识实训等模块分组考核,在线提交作品,由教师在线评定、评价,由此,达到学生应用能力综合提升的目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3.2 课程实施

通过对在校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课程教学的11位教师通过三个问题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意见问卷调查,问题1:是否愿意改变现有教学模式?问题2:是否愿意实施二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三:是否愿意进行课程思政混合教学?调查所得数据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教学模式设计

图2 模式改革意见问卷调查

由图2可知,70%以上老师愿意运用二次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融合, 实施“线上+线下+线上”闭环反馈式教学,实现学生课外实践认知+课堂理论教学+课外实践锻炼,最终实现理实一体的目标,从而体现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导学+教师课堂辅助+学生课下实践巩固的翻转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教师为辅的体验-学习-实践的螺旋式教学,构建四层次学习——知识认知、理解、实践、能力提升,从而达到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3]。

3.3 考核与效果评价

传统教学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性考核,经过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也作出相应改变,实现以过程考核为主体,加重实践能力考核,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7]。采用过程与结果复合评价体制,由过程性评价+实践性评价构成,过程性评价由以平台数据为依据,实践性评价以学生团队合作及个人实践成绩为主。

4 结 语

基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面对企业对于人才能力、职业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高标准,实施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实践项目,达到学生知识全面掌握,能力全面提升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实训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