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煤矿回采煤层属于易自燃煤层,煤矿在进行工作面回采的过程中,发现有低氧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开采工作面使用了 “U”型均压通风技术,避免发生低氧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对工作面使用的均压通风安全技术进行介绍,以促进矿井开采工作的安全顺利。
关键词:煤矿开采;均压通风;安全技术;应急方法
在空气中暴露着的煤,会因为氧化而放热,导致温度不断提高,当温度处于70至80度之后,温度升高的速度会突然间加快,当达到煤炭的着火点温度时,就会出现燃烧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煤层自燃。在进行开采过程中,一旦发生煤层自燃的情况,就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工作面的均压通风非常重要。
一、矿井开采工作面概况简介
矿井开采的煤层属于Ⅰ类自燃煤层,煤层的平均厚度在13.8m左右,该工作面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最短7天。在开采的过程中,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综采放顶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在对工作面进行通风的过程中,使用了“U”型负压通风技术,回采工作中,在回风隅角、机尾安全出口和工作面等位置进行测量,发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氧气偏低的情况。这种低氧现象的存在,会使得工作人员出现缺氧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进而严重的影响工作面的安全顺利生产[1]。
二、工作面的低氧现象分析
(一)采空区浮煤氧化的影响
在进行回采的时候,以0.5m作为丢煤厚度,丢出的煤块在受到冲击之后会变成小碎块,这就使得氧化的面积增加,而空气中被释放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增多。在通风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U”型负压通风法,这种方法会将机尾回风隅角变成负压最低处,所以回风隅角长时间处在低氧状态,间歇性会有有害气体涌出。
(二)矿井中负压通风造成的影响
当矿井中存在严重的气压下降时,开采工作面也会出现较快的气压变化,而采空区却是处于较慢的变化中,使得工作面大气压力小于采空区大气压力,这种气压的不平衡,会使得采空区的有害气体向低压工作面涌入,导致工作面低氧现象的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在14:00~20:00尤为明显。
(三)上覆采空区灭火治理中使用惰气的影响
在某工作面,上覆采空区间距四十一米,在工作面周围的煤层中,布置了两巷道,巷道中联巷间距为五十米,相邻的工作面使用二十米宽煤柱进行格挡。当回采工作完成后,所有单独的采空区就会连接成一个大的采空区。在灭火治理过程中,曾在上覆采空区进行大量氮液的注入,因此惰性氮气的含量非常大,而当进行回采的过程中,上覆采空区和垮落的顶板联通,失衡的气压导致上覆采空区中的二氧化碳、氮气等,都向工作面涌入,导致工作面陷入低氧。
二、“U”型均压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风防治低氧技术简介
通过对工作面低氧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在开采工作中,将负压通风技术用于工作面,是导致采空区的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涌向工作面,使得工作面低氧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改变工作面通风方式,将负压通风变成压入式通风,将工作面和采空区之间的压力差距缩小,将有害气体涌入工作面的速度减缓,甚至抑制他们的涌入,有效的防止工作面低氧的出现[2]。
(二)“U”型均压通风技术实施
在工作面使用的通风方式为“U”型均压通风,需要压入式均压风机、均压风门以及压入式调节窗联合运作。在开采的过程中,工作面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气压情况为正压。将轴流压入式通风机放置在主回撤通道用以防爆,这两台通风机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在通风机的机身中部,需要进行密闭,而出风口和吸风口在密閉部位的两侧,用于向工作面压风。在主通道和辅通道中间,以及回风巷靠近尾巷的位置,放置均压风门,均压风门耐高负压。在运输巷的位置安装三道调节风窗,而在运输巷联通回风巷的位置,将自动调节风窗至于回风联巷内。通过这样的施工措施,能够让工作面的开采区域相对封闭,而机械开始运转之后,封闭的工作面能够得到足够的风量(向工作面输送的风量约为每分钟2500立方米)。在进行工作面开采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在回风巷的调节风窗,能够将通风断面的大小进行改动,以此来对开采工作面的压力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
(三)“U”型均压通风安全的技术措施
在调整“U”型通风系统之前,首先要撤离在工作面、回风巷及通风系统周边的工作人员,在各个出口的位置,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和措施,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禁止任何人进入。在通风系统调整结束后,三十分钟内不得进入,在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测试之后,明确调整区域气体浓度正常,才可以进入。在使用“U”型通风过程中,要每天固定对工作区域进行风量、气压进行测量,由瓦斯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测量和记录。
要指定专人负责线路、设备开关、均压风机等设备,每个月要定期对风机的风电闭锁等工作进行试验,将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自动切换双电源。在平时工作使用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查看和维护。设立明显的标示,非负责人员不得碰触,风机禁止随意停转、两道风门禁止同时打开。
在回风巷等位置,以及均压风机等设备位置,要安装监控,并安装电话专线。
在使用“U”型均压通风技术进行通风的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制度:对于采空区的漏风量、空气温度等问题,要安排专人定期进行观测分析和记录;矿井通风工作需要配备完善的风阻,相关区域应有完整的风压资料,以及专业的检测手段等;保持警惕心,时时对巷道进行检查,确保均压区域内的风流流动的正常状态[3]。
结束语
综上所述,“U”型均压通风安全的技术措施在矿井工作面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抑制有害气体溢出的情况,解决困扰我们依旧的低压问题。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确定设施设备的稳固,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朱晓慧. 高瓦斯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适用性分析及瓦斯防治技术[J]. 山西煤炭, 2018(5):43-46.
[2]段定杰. 采煤工作面通风防治煤尘技术的分析探讨[J]. 石化技术, 2019(7):205-206.
[3]高宏, 杨宏伟, 钱志良. 矿井末采期工作面高位钻孔优化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 2019(6):108-111.
作者简介:李献智,1978年5月,河南民权,安徽理工大学,本科,通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