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君
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在凌晨的寒风中,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宁可把暖宝宝给体温枪用,也不给自己用。
为什么体温枪到了凌晨就没用了呢?为什么体温枪测出来的值变化这么大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了解一下体温枪的原理。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体温枪)的原理是,用其内部的热电堆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线,热电堆会将红外线转化为热能,然后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最终被转化为屏幕上的温度数值。
热电堆,价格很便宜,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
热电堆里面的主要元件,是热电偶。简单来说,热电偶就是两根不同导体制作的电线,这两根电线在一端相连,另一端不相连。1821年,塞貝克发现,把两根电线的接头处放在热的地方,不连接的那一端放在冷的地方,那么它们不相连的那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电压,这被称为塞贝克效应或者说第一热电效应。
根据热电偶导体材料的不同,它们也被标准化命名为 K、R、S、J、K型热电偶。体温枪的K型热电偶在0℃~1000℃,温度每增加10℃,输出电压就固定增加约400微伏。利用输出电压,就可以算出温度升高了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到,塞贝克系数(单位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压变化)曲线在0摄氏度以下就急剧变化。
体温枪是按照人体温附近的塞贝克系数计算温度的,0摄氏度以下由于曲线变化剧烈它算出来的值就没用了。体温枪因此会要求环境温度10℃~40℃。而且准确度也不如水银温度计。
体温枪是依靠射入的红外线测量温度。材料的发射率,也就是物体吸收和发射热量的能力对温度的计算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温度相同的物体,越粗糙、颜色越深的材料的发射率越接近1,测出来的温度越真实;而越反光的材料,像镜子的发射率就低,测出来的温度越不准。
大多数体温枪的默认发射率只有0.95,遇到强反射的物体,比如光明顶、玻璃或者油脑门的时候测出的温度就偏低。
体温枪测不准的另一原因在于测量距离,它有一个参数叫测量距离比。例如,测量距离比为12:1的体温枪可以在12厘米远的地方测量直径为1厘米的圆内的温度。如果把体温枪拿太远,那么实测面积就会超出预期,奇怪的东西就混进来了。一些非专业人士测量时没有控制好距离,就会导致测出来的数值低于真实体温。
K型热电偶(绿色)的塞贝克系数(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压变化)随温度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