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忠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统编本教材中有了一个新的栏目——阅读链接。
“阅读链接”是统编本教材阅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安排在部分课文的后面。“阅读链接”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语段,比如,《猫》(四下第13课)的“阅读链接”是夏丏尊写的《猫》的片段和周而复写的《猫》的片段;一种是语篇,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四下第23课)的“阅读链接”是冯骥才写的《挑山工》。
“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增加阅读量。学生仅仅是读好教材中的课文,显然是不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阅读量的支撑;二是深化课文理解。“阅读链接”属于教科书的助学系统,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与课文内容具有相关性,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方法、思想感情等;三是落实语文要素。学生可以用从课文中学得的具体方法来自己学习“阅读链接”,从而有效地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四是凸显人文主题。统编本教材的单元选文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人文主题的,通过与课文相关的“阅读链接”的学习,可以让人文主题得以强化和升华。
教材对部分“阅读链接”提出了具体的阅读建议。比如,学了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五下第18课),让学生再读读朱自清写的《威尼斯》片段和法国乔治·桑写的《威尼斯之夜》片段,想想在描写威尼斯时,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有的“阅读链接”,教材没有作阅读提示。比如,课文《军神》(五下第11课)的“阅读链接”是李本深写的《丰碑》,如何阅读?书中没有提示。
如何用好“阅读链接”?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一、运用“链接”,比较异同
“阅读链接”的内容都与课文有着相关性,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阅读链接”与课文进行比较,发现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1.表达方法的比较
可以比较表达方法的相同点。比如,学习《秋天的雨》(三上第6课),在学生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和作者的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再读读德国乌纳·雅各布写的《迁徙的季节》片段,思考: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景物的特点;写段落的时候,都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
可以比较表达方法的不同点。比如,学习《草船借箭》(五下第5课),在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之后,再让学生读读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片段,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比较语言表达的不同点。通过与课文第8、9自然段的比较,学生读懂了原著的内容,发现原著与课文语言上的不同,产生了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人物形象的比较
对于课文与“阅读链接”所描写的不同人物,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读懂人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比较两个(或几个)人物形象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比如,阅读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三下第6课)后的伊索寓言《北风和太阳》时,可以将两个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比较: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北风”和“铁罐”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两个人物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3.主题内容的比较
对于相同或同一类主题的作品,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异同,进而凸显单元人文主题。比如,《北京的春节》(六下第1课)的“阅读链接”是斯妤写的《除夕》片段。这两个作品都是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两位作家笔下的春节习俗有什么不同?老舍描写的是北京的春节,斯妤描写的闽南的除夕,辞旧迎新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南方与北方过春节的不同风俗。
4.抒发情感的比较
“阅读链接”所选的内容,有的与课文描写的内容和方法不一样,但是两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五上第14课)的“阅读链接”是:闻一多写的《七子之歌》中的“澳门”和“香港”,还有冯亦同写的《和平宣言》(节选)。三个作品描写的内容不一样,分别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列强霸占澳门和香港、日寇侵华掳掠。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着读:体会这些内容表达思想感情的相似之处。三个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侵略行为的愤怒,抒发了作者的浓浓爱国情感。
二、运用“链接”,建立联系
有的“阅读链接”是对课文內容的补充和说明,是学习课文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内容的阅读,应该与课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两者对接的“点”,联系着进行阅读。比如,《琥珀》(四下第5课)的“阅读链接”是王文利写的《琥珀物语》片段,王文利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他用科学而严谨的文字介绍了天然琥珀形成的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这段介绍可以解答学生在学习《琥珀》这篇课文时产生的一些疑问:松脂球是怎么变成琥珀的?为什么松脂球不会腐烂?……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课文与“阅读链接”联系起来学习,当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让学生从“阅读链接”中找找答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运用“链接”,深化理解
有的“阅读链接”和课文内容出自于同一作家的同一作品,是课文内容的铺垫或延伸。“故事的背景是怎样的?”“接下来又朝哪个方向发展?”“故事的结果是什么?”……类似的问题可以在“阅读链接”中找到答案。“阅读链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主题,读懂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祖父的园子》(五下第2课)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阅读链接”的内容是《呼兰河传》的结尾部分。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我”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与快乐。而“阅读链接”的内容,表达了“我”对美好的一切终将逝去的惆怅与怀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整本书的视角重新审视课文,初步体会这部小说的悲剧意味。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层次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链接”,指导习作
“阅读链接”的很多内容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阅读链接”除了与课文学习相结合之外,还可以与习作教学有机整合,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给学生习作提供借鉴。比如,《蟋蟀的住宅》(四上第11课)的“阅读链接”是苏联比安基写的《森林报·夏》中的《燕子窝》片段。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位作家描写小动物的相同点:两篇文章都用了准确生动的语言;两位作家都对观察对象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另外,在指导本单元的习作——《写观察日记》时,可以再一次发挥“阅读链接”的作用,让学生读读《燕子窝》,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记录燕子窝的变化的。作者写了自己看到的:“它们往窝里衔干草和绒毛,铺垫子。”“这么着燕子窝就成了一个有缺口的泥圆球,右上角留了一个洞口。”“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雄燕子不时给雌燕子衔一些小虫来”……还写了自己观察后的想法:“这就是家的大门啊!要不然,这对燕子可怎么进它们的家呢?”“我当初骂雄燕子懒,看来是冤枉它了。”“它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这些写法,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
五、借鉴“链接”,拓展阅读
教材只给部分课文安排了“阅读链接”。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参考教材中的“阅读链接”,为学生设计“1+X”拓展阅读的内容,根据校情和学情,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第10课《绿》,书中已有“阅读链接”:宗璞写的《西湖漫笔》片段。其他的三篇课文,我们可以设计这些拓展阅读材料:第9课《短诗三首》,推荐阅读冰心写的《繁星(二)》和《繁星(一百一十八)》;第11课《白桦》,推荐阅读苏联叶赛宁写的《夜》;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推荐阅读金波写的《春的消息》。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时布置一个阅读小任务,让学生比较着读,联系着读。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