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天地间以爱的内涵最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爱是简单的,爱的内涵简单得光凭自身是维持不了两个月的。然而,爱的历史景观何以这样云蒸霞蔚波澜壮阔,尤其在诗、小说、戏曲中,爱是主角间的主角、剧情里的剧情?说爱以艺术存在,不如说艺术以爱存在,爱怎会简单得光凭自身难以维持两个月呢?
风光明媚四季常春的小岛,碧浪万顷与世隔绝,峰顶有座华丽古堡,里面住着一对情侣,矫健美艳热情澎湃,衣履雅致食品精洁,百十奴仆侍奉,个个都是机械人,所以没有嫉妒没有干扰,情侣间从不发生误会埋怨,幸福的日子每天是同样的。不病不老,无所事事,一心一意地爱,绝不旁骛、绝对忠贞,每天是同样的幸福日子——他俩厌透、腻死了。
众所周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阿芒与玛格丽特,于连与瑞拉夫人,罗契斯特与简·爱,克莱与黛丝……都因为爱遇到波折障碍,不能再爱了,而要在困境绝境中继续爱、加倍爱,唯有靠智慧和德操来与险难的遭遇抗衡搏斗。当此际,构成人的思维和感觉的全部功能都昂扬激荡,挚烈、狂热,智慧得足以睥睨一世,德操到甘愿碎骨粉身——爱是荏弱而易凋的,是智慧德操使爱光风霁月传诵千古。
所以爱是一种天才行为,是一门学说通悟,渔夫、村姑、王子、公主,是天才就是天才,谙学说就谙学说。有此禀赋,便能成全彼,成全此,亦即成全了爱。平常所絮聒的爱,至多是仿效揣摩爱的天才行为学说经典,其仿效十分拙劣,其揣摩百般曲解,凭爱的名义,纷纷扬扬四出为非作歹罢了。
譬如希腊,轮到我辈登临,极目废墟一片——爱已失传,天才不再降生,学说捐弃勿复道。在爱的废墟间即使有人缅怀往昔光荣,残剩的智慧和德操要用也用不上,只落得图书馆里过生日,博物馆中结夫妻。
对于人类世界,爱大概算是事过境迁,大概始于农业社会初卒于工业社会后,庄严悲剧落幕散场——爱是生机,生之萃华升华。唯其萃华升华,爱与死最近。说爱是死一般强,说“爱战勝死”岂止说法伧俗,却是不知说到哪里去了。“爱”之与“死”近,是因为没有静止的爱,爱的强烈的动态使它迂回曲折地奔涌极致,但生命并无极致,于是爱的极致只能是死,一定是死。(法国的贝勒·鲁易、意大利的邓南遮竭力写而惜未写透)打从鬼使神差地进入商业社会之后,那些贪生怕死的人最善于谈爱,谈来谈去无非要别人的好看的脸,自己的脸是不要的。
主“第三波”论调者的意思是:商业社会行将淘汰,然后出现新的平面,唱新的牧歌,那未久久而不久的一夜过尽,清晨醒来,舒个天鹅般的懒腰——爱复活了,在厨房里吹着口哨端整早餐哩。
【来源】木心,《名家谈爱》,台湾方智出版社,198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