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中宝,一旦生病住院,全家上阵,个个揪心且焦虑,但他们往往都只关心病情,却忽略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其实,作为患儿家属,当孩子生病住院时,可以注意一些小细节,帮助医护共同使治疗有序进行。
应尽量让患儿睡在床中央,养成使用床档的好习惯。家属坐在一侧床边,应拉起对侧的床档;若家属短暂离开,需将两侧床档拉起,同时请同病室的其他家属代为照看。年长儿在床上翻身或活动四肢时,一定要小心,必要时给予帮助。幼儿在床上玩耍时,家属要小心照看,并拉起床档,禁止其在床上跳跃、翻滚、攀爬,同时注意玩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意外是小孩受伤或死亡的主因,不论是从床、桌子、椅子翻落,都会导致头部或其他身体部位轻重不等的擦伤或淤血。因此,基于孩童的安全及避免因住院跌落造成的伤害,家属在孩子住院期间,需加强防范孩童的意外跌倒。
1.清洁工人在进行地面清洁时,不要让孩子下床活动。
2.不要将水随意倒在地上,假若不小心将水洒在地面上,应立即通知保洁工或医护人员,给予及时清理,保持地面干净,无积水,以免滑倒。
3.患儿下床活动时家属需陪伴,且应给患儿穿合适尺码的衣服和鞋子。
4.不要让患儿在病区内相互追赶、打闹。
5.不能让患儿玩耍床把手,使床把手手柄外露。
6.不要将杂物或座椅放在病房过道。
无论儿科处于住院部的高层,还是低层,均应禁止小儿攀爬窗户,也不要将座椅放于窗户下或阳台边,以免患儿趁家长不注意,自行攀爬。
家属应禁止让患儿进入开水房,病室内也最好不要放开水瓶。盛有开水的杯子,应放于床头柜稳妥的位置,最好是小儿够不着的地方和不易倒下的固定杯位,以免开水溢出烫伤患儿。
儿科病房的物品总比成人科室损坏的要快,小孩好奇心强,什么都喜欢研究一番,病房的床头设备带各种塞子,小孩若拔了,抛开损耗不说,更严重的是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很多“小画家”喜欢在墙上、床单上作画,但一些家长并没有觉得不正确。时常看到,儿科病区的门铃被家属当做哄小孩的玩具,好多家属抱着小孩在那按门铃,还有事没事就把玩床头呼叫器,护士都在病房忙得健步如飞,还要应付各种乌龙事件,浪费时间,影响正常治疗秩序。其实,家长可以用一些色彩鲜艳的画报或者各种玩具去吸引孩子注意力,一些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
每位宝宝生病,家属都非常紧张,不只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常常是全家出动,每天还会有七大姑八大姨过来探望。事实上,患儿此时正生病抵抗力弱,大人这个亲亲,那个抱抱,加上病房人员过多,空气不流通,只会加重孩子病情,造成交叉感染,故建议尽量减少探病人群。
大部分孩子都是恐惧医院的,不喜欢医生护士,家属应该给孩子一些正能量的沟通,而不是在医护治疗的时候说“坏医生,等会我们去打医生”。甚至还有家属一边说一边做出打医生的动作,这种错误的方法不仅无法消除恐惧,还会误导小孩,作为家属应该教育孩子分辨是非好坏。
基层医院属于开放的公共场所,进出的人员多而复杂,难免有不法人员混入,家属要有防盗意识,看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尽量不要将贵重物品带至病房,将现金缴入住院账户,以防被盗。小儿不能离开家长的视线,特别是婴幼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警惕拐骗贩卖,发现有可疑行為的陌生人,要查问,并请立即通知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