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升,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都仅仅重视理论课程却忽视了实践课程,即便开展了实践课程也仅仅是按部就班地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缺乏创新性,学生学习的知识仍然是几年前的知识,无法对社会现实需求进行满足,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一旦学生就业就会产生对工作岗位不适应的情况,据此,本文基于战略协同研究了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措施,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战略协同 高职创新 创业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b)-0222-02
虽然我国高职教学水平较之几年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在以往的情况下,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取得一定的分数,或许还可以谋求相关就业岗位,但如今行业管理者、领导者的思想境界水平都已经得到了提升,他们不再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真正的能力。
1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存在着高等教育的相关特点,同时也具备职业教育的特征,这也使得高职教育具备了两种不同的属性,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人对高职教育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去高职就读的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无法达到普通高校的要求才不得不去高职院校学习,这种情况直接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利于高职院校对自身的作用进行发挥。高职院校就可以承担起高等教育的责任,对高技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同时也能够负担起职业教育的任务,为特定的职业提供高端创新人才,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在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提升其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为自己出,尽最大努力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提升,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包括职业性,还包括区域性与应用性,甚至连开放性都需要包括在其中。从职业性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对人才存在着一定的要求,认为人才不仅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智能化的相关知识,以满足市场需求為基础,结合职业岗位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看,主要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相关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进行完善,合理地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以此来对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水平进行提升,能使高职院校更具竞争优势,同时也符合上级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具体要求。
最后需要提到应用性目标与开放性目标。对于我国国家建设的过程来说,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所以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应基于技能与理论的符合应用型特征,不断的强化知识与技术,丰富技术与知识的应用内容,提升其应用效果,进而对社会建设的需求进行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开放性目标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开放性,通过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能够对具有良好体系的、具备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完善。
2 服务与教育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
2.1 高职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
基于战略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首先是服务与教育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其次是创新与创业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先从人才培养理念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作为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必须要明确市场需求,保证培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还应该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毫无疑问,仅通过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对人才进行培养的目标,所以其必须要与社会服务进行充分的融合,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方案。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积极的联系,同时明确学生的想法,实现学生、学校与企业的统一局面,应用合作理念对相关的教学平台进行构建,在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的问题上,学校存在着部分优势,企业同样存在着一些优势,所以必须要对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持续对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优化,不断促进人才的发展,形成高职院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对资源的对接进行推进,对以政府部门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构建,结合地方经济对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局面进行发展, 对地方创新教育平台进行创设,转变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将学生完全放置到社会实践环境当中,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强化。
2.2 高职院校应合理设计教育计划
高职院校有必要对教育计划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要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衔接,同时还必须要明确人才的培养过程,注重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其往往追求教学内容的统一化特征,如果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不存在统一性,也就无法更好地对人才进行培养,所以,学校应合理开展教学,企业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校提供合理的行业标准,以此为基础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提升学生的专业性,制定具备可行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无论是在对时间进行安排的方面还是在对组织进行划分的方面都积极的开展协同工作。
2.3 发挥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功能
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方案本身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反馈功能,如果缺乏反馈功能,说明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还不够合理。为了能够保证其合理性,需要对反馈网络进行构建,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为企业与政府的实践工作进行服务,并为其提供人才的资源。构建反馈网络的目的在于不断结合实际需求建立通道,有机整合服务效能与基本的教育效能,进而实现最终的目的。
3 创新与创业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对专业教育体系进行优化
创新与创业协同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难度,但想要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积极的培养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正如前文所说,很多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都仅仅重视理论课程却忽视了实践课程,即便开展了实践课程也仅仅是按部就班的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缺乏创新性,学生学习的知识仍然是几年前的知识,无法对社会现实需求进行满足,由此可见,对专业教育体系进行持续的优化势在必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内容是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内容则是对创业人才进行培养,二者相辅相成,所以,高职院校需要以课程优化为基础,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构成战略协同的培养机制。
专业教育体系的优化需要突出两方面内容,無论是创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需要包括在其中,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渗透相关专业的建设,对专业的特色进行突出,无论是在方案方面还是在教学计划方面,亦或是在课程体系方面都需要以创新创业为理念,结合课程教学,衔接创业教育与省化建教育,构建专业实践训练模式,模拟就业环境,如果能够让学生多进行实践,就可以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当学生具备了创新能力,那么其创业过程也会更加顺利。
3.2 对创新创业培养机制进行改进
想要改进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就应强化思想,深化理论,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构架合作体系,在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具体的目标,对合作办学的体系进行深化,以合作就业等方式分享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改进创新创业培养机制。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保证平等性,同时应该让企业积极的参与到相关活动当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除此之外,企业方面还应该明确自身对人才类型、人才能力的需求,帮助学校对创新创业培养方案进行构建,这也有利于学校为企业输送相关人才。再者,企业与高职院校还应该相互尊重,不能够搞形式主义,搞学术歧视,而是应该明确双方共同发展的目标,为了保证这一点,政府部门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来保证校企合作能在现实情况中合理的进行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都仅仅重视理论课程却忽视了实践课程,即便开展了实践课程也仅仅是按部就班地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缺乏创新性,学生学习的知识仍然是几年前的知识,无法对社会现实需求进行满足,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一旦学生就业就会产生对工作岗位不适应的情况,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与社会服务进行充分的融合,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方案。另外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还需要掌握一些智能化的相关知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职业岗位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想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必须要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相关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进行完善,合理的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更好的完成培养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人才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郑志颖,刘欣.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76-79.
[2] 刘高吉,丁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9(24):78-79.
[3] 高同彪.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