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达
王伦,字正道,莘县人,大宋名臣,文正公王旦的弟弟王勖的玄孙——拐了这么大一个弯儿,祖上又隔得实在太远,他沾不到什么光也确实比较正常。实际上,他不仅“家贫”,而且还“无行,为任侠”,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市井出身的流氓无产者。就像作为例证一般,他“往来京、洛间,数犯法,幸免”,可见,也确实不是个省油的灯。
但历史多次告诉我们,以上那些不被“正人君子”待见的特点,一点儿不妨碍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发光发亮。说话间,第一次考验就来了——汴京外围被金军攻破了!皇帝宋钦宗,亲自到宣德门了!
可即便皇帝来了,大家还是吵嚷个不停!在极度混乱中,王伦挤来挤去,竟然成功地挤到了宋钦宗的身边——禁军和贴身警卫都没能阻挡得住王伦,可见当时乱成了什么样子。这位身无一官半职的前罪犯,不知道是被什么给激励了,主动对大宋的最高统治者说:“臣能弹压之!”宋钦宗估计也是没办法了,来不及多问,当即就解下自己的宝剑赐给了他。可是手里有了尚方宝剑的王伦,并没有立刻转身开始咋呼,而是得寸进尺地说:“臣未有官,岂能弹压?”
在这没办法的当下,宋钦宗不得已将王伦任命为兵部侍郎。而这王伦,竟然“挟恶少数人,传旨抚定,都人乃息”,成功地将场面控制下来。但事过以后,宋钦宗想想还是不光彩,于是过河拆桥,将其连降十级,从兵部侍郎一口气降到了修职郎(文官散阶,从八品)的身份。
即便如此,修职郎王伦也没有如许多当时的大宋官员一般,抬脚迈向大金去寻找自己的荣华富贵。很快,宋钦宗被俘,南宋取代北宋,急需能够出使大金的人才。可这样的人才,哪有那么好找?
此时,王伦毅然再次站了出来——他被安上了个“刑部侍郎”的假名头,怀着壮士之心,彻底走向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仕途。毫无疑问,他成了人质。继他之后,“宇文虚中、魏行可、洪皓、崔纵、张邵相继入使,皆拘之”——在那个时间段的宋使,简直就像兔子一样,接二连三地撞晕在大金的使节柱下……
在被留置的时期,有人偷偷告诉王伦,被俘的徽、钦二帝都被关在黄龙府。于是,王伦与其他人一起以黄金买通陈忠,要求他去黄龙府通告二帝:“我会来救你们!”随后,王伦也的确实践着自己的承诺。一次,完颜宗翰派手下的乌陵思谋去驿馆探望王伦,此时王伦提出要求:“当年签订海上之盟,两国约为兄弟,万世无变……为什么不考虑长远之策,还给我们二帝、太后,恢复宋的疆土,也可以使南北的百姓不至于涂炭,以慰先大圣在天之灵呢?”
此事,方显王伦英雄本色。他当时身无所凭,已遭羁押,只是名落魄宋使。听完此话,乌陵思谋呆住了,良久后方言:“君言是也,归当尽达之。”很快,完颜宗翰就亲自来探望王伦。他不相信,在降将如潮的当下,竟然还有人愿为大宋说话。
完颜宗翰终归为王伦之气概所折服——此时,距王伦被扣已5年之久。随后,王伦被允许回大宋。第一个将谈和消息送到大金的,是王伦;第一个回到南宋通报大金同意谈和的,依然是王伦。只身回宋,已经有了点儿苏武味道的他,被宋高宗嘉奖,晋官为右文殿修撰(似为正六品),主管万寿观。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也因此被封官。
此后,王伦便像“金宋专列”上的列车员一般,来回奔波,不仅为大宋争取到了所有可能的最优待遇,同时也使大金占尽了大宋的便宜——这是必然的,使臣再厉害,也不能改变时势。王伦能做的,只是为大宋尽可能多地争取利益。而这一使臣之职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耻辱而非荣誉——大宋国内从上至下、从高官至子民,都将其认定为卖国贼。国内一片骂声,而王伦能做的,就是充耳不闻。一旦国家有令下来,他依然再次担起“卖国”之名,为平息金之贪婪、为暂求宋之安稳而奔波往返。
到王伦最后一次出使大金时,他终于见到了金熙宗——当时,金国爆发政变,强硬主战派已占据上风。此行,王伦起身前已知凶多吉少。随后,王伦被扣大金,成为人质。几年后,大金终于决定起用这位颇有才干的宋使了,给出的职位也不低——平滦三路都转运使(位列正三品)。这个职位到底有多高或多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说过去王伦想投奔金人却没有做,是因为“张不开嘴”的话,那么现在,金人已经把台阶垫得足足的,而且主动推送到他的脚下了!
而王伦此时的回答只有七个字:“奉命而来,非降也!”我是奉命而来的,不是来投降的。
眼见王伦如此不识抬举,金人越发地“胁以威”,甚至派使者来催;而王伦“拒益力”,也就是拒绝得越发坚决。这当然令金人极为难堪。那位被派去做工作的使者因为策反失败,甚至挨了板子。而王伦,也因为这个不辱“使”命的坚定选择,最终被金人用绳子勒死。
值得多说几句的是,就在绳子即将绞紧之前,王伦突然对执行的人进行了“厚赂”。我猜,那个行刑的人一定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啊,原来他也怕死啊,哈哈,这个所谓不卖国、不求荣的宋使,终于也开始怕死了吗?也开始回心转意,愿意当我们大金的官儿了吗?早干吗去了!
可他肯定想不到,王伦厚赂的目的不是“请你放我一条生路”,而是“请你稍等一下”。尔后,王伦整理衣服,“冠带向南”,遥遥看着那个曾经过河拆桥地羞辱过他,曾经任由他先后两次被拘押达11年,而从未设法营救过他、曾经將各种卖国骂名全归于他的那个意念中的祖国,“再拜”之后痛哭失声:“先臣文正公(就是他的那位非直系祖上王旦)以直道辅相两朝,天下所知。臣今将命被留,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死以辱命!”
言毕,王伦从容就死,“年六十一”。随后的“河间地震,雨雹三日不止”。消息传至大宋,“人皆哀之”。
(摘自《老梁论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