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纪律建设探究

2020-06-30 10:02苟奉山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

[摘要]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对于新时代高校治校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党的纪律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和长足发展,但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为此,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需从三个方面着力:强化责任担当,提高纪律建设的主体影响力;强化提质增效,提升纪律建设的客体吸附力;强化务实创新,提振纪律建设的执行保障力。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纪律建设

[作者简介]苟奉山(1984-),男,汉族,四川剑阁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助理研究员,哲学硕士,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2.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6-0029-03

一、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价值审视

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包含着事关高校治校育人等方面的价值意蕴。

(一)是加强党对学校工作领导,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高校面临着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矛盾等风险挑战,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和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作为党在大学的基层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除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之外,还必须靠严明规矩和纪律来战胜挑战和解决问题。“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因为纪律建设能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规范和保障,将党章要求具体化,发挥纪律的“建设”正效应,有利于促进提高党建质量。为此,高校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纪律建设作为管党治党、从严治校的重要举措,挺纪在前,执纪必严,违纪必惩,用党章党纪管住师生党员,增强纪律自觉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以严明纪律看住权力运行,加强领导号召力,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健全依法治校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水平的有力支撑。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是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纪律建设作为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纪律制定、纪律教育、纪律执行和纪律监督等联结和推动的“闭环式”系统。依法治校与纪律建设都统一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分别以法律和纪律为主要手段,都旨在加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利益,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的创新理念和方法遵循,突出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区别于普通师生的政治责任,突出强化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突出强化遵纪的自觉性和守法的模范性,着力发挥党纪的刚性约束和强制推动,有利于保证高校“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和“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纪律建设注重发挥党的纪律在价值导向的引领作用,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进而带动教学科研、招生招聘、財务人事、基建后勤等其他纪律严起来,强调高校以党风带校风、促教风、强学风、转作风,有利于构建从严治校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目标管理,党的建设是过程管理。其中,党的纪律建设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树己”,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及师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他们要追求道德高线,以德立身、立学、施教,要严守纪律底线,这有利于提升教工党员教书育人的水平和学生党员德才兼备的能力,也有利于营造模范遵守师德师风、践行学术道德的良好立德树人风尚。新时代,以“树人”为目标深化高校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党的纪律建设的保驾护航。即,通过强化纪检派驻和巡视巡察“两个全覆盖”等改革,健全高校党内监督体系;通过强化权力责任清单和风险防控等纪律措施,保证高校权力规范运行;通过强化抓住“关键少数”、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运用“四种形态”等纪律监督,实现以纪为尺教育党员干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有利于冲破陈旧思想束缚和利益固化藩篱,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好高校与师生的利益,坚定不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二、高校党的纪律建设现状分析

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和巡视高校反馈意见,结合学院巡察及项目组调研情况,不难发现高校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高校腐败问题呈现涉及领域广、“微腐败”占比高、多种问题交织等三大特点,高校党的纪律建设虽然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党的纪律建设主体影响力还不够。高校党的纪律建设主体包括高校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组织宣传职能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部分高校,特别是业务类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好人主义”思想,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纪律建设的主动性、系统性、创新性,抓早抓小、突出日常意识不强,对下属单位及党员日常监管纪律提醒不经常、不深入、不严格。二是建设能力不足。高校二级纪委、基层党支部负责人多为兼职且学用不足,而专职纪检部门在人员配备、队伍结构、业务指导上存在不足,加之纪检系统培训不足,主、客观造成了他们在党的纪律建设能力上的理论知识不全、统筹思路不清、创新办法不多、监督执纪不精等。三是建设合力不高。随着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深入推进,“三会一课”、专题民主生活会已成为党的纪律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但因建设主体之间协同机制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以及运用新媒体不充分,导致高校党的纪律建设在党政工团统筹联动、传统现代教育融合、线上线下阵地建设、监督执纪问责闭环等方面的合力不高。

(二)党的纪律建设客体吸附力还不强。一是纪律制度体系不完备。现行“一党章二准则四条例”对党纪党规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定,但部分高校未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重难点薄弱点进行细化要求,纪律制度体系存在分类指导性弱、系统针对性弱、具体操作性低,易导致纪律制度失灵、空转问题,师生党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削弱纪律及纪律建设效力。二是纪律教育载体运用不充分。当前,从纪律教育的实效与预期反差较大中,不难发现当前纪律教育存在:在内容上,多条文宣贯少原因剖析,多反面警示少正面示范,多网络案例少身边实例;在方法上,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传统说教多现代体验少,集中宣讲多分层教育少;在渠道上,与党支部组织活动衔接不够紧,与党校党课培训融合不够深,与群团工学活动联系不够多,与思政课新媒体结合不够密,与家风建设配合不够高。三是纪律文化氛围不浓厚。当前一些党组织在组织生活实践中强化政治、组织等纪律未形成自觉习惯,极个别党支部组织活动出现娱乐化现象,一些党员、干部还未确立“无条件服从”、“自觉接受监督”的纪律观念,对身边违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些师生党员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学术不端、考试作弊不以为然、习以为常,党内各种形态的自由主义对纪律文化的挑战仍然存在。

(三)党的纪律建设执行保障力还不足。一是纪检监察改革不到位。纪检“三转”工作还不深入,部分高校纪委,特别是基层纪检组织在纪律建设等主责主业聚焦不够、精力不多;高校监察还属于行政监察,对诸如行使公权力的党外人员的纪检监督、监察不多;部分高校校内巡察还未全面铺开,对基层党组织及领导干部纪律建设执行情况未形成“政治体检”全覆盖。二是“四种形态”运用不到位。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及部分纪检组织普遍存在: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薄弱无力,“重讲轻做”、“时紧时松”、“一谈了之”、“一函了之”等,在运用第二、三种形态上参差不齐,“政策理解不准确”、“程序执行不规范”、“处分适用不恰当”、“处分解除不及时”等,在第四种形态上衔接不畅,“对违法追责党员处分不及时”、“对涉刑判决党员处分易滞后”等。三是纪律评估探索不到位。纪律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审查纪律合理性和适用性。……包括审查、清理、规范、改进几个环节”,而审查纪律适用性需将纪律建设的效能评估统一起来。部分高校缺乏纪律制度合法性审查机制,缺乏纪律建设情况反馈、绩效评估,一定程度上难以发现到突出问题和收集到意见建议,从而影响纪律建设的与时俱进。

三、加强高校党的纪律建设的策略

加强高校党的纪律建设,树牢纪律意识,形成纪律自觉,需要充分发挥主体影响力、增强客体吸附力和强化执行保障力,将其贯穿纪律建设始终,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教育、执行、监督和评价机制。

(一)强化责任担当,提高纪律建设的主体影响力。政治责任实不实、协同合力够不够,建设能力强不强,关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整体进度、力度、效度。一是必须抓住“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这个“牛鼻子”。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通过嚴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方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述职述廉、定期报告、清单管理、廉政建议、专项检查、定期巡察以及党委、纪委和行政监察约谈等手段,督促高校各级党组织及负责人要担负起加强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组织领导之责、定规立矩之责、学习教育之责、监督管理之责、以上率下之责;督促各级纪检组织担负起纪律建设的监督专责——统筹协调之责、业务指导之责和监督执纪之责;督促各职能部门、领导干部担负起分管所辖范围纪律建设的政治责任——协同配合之责、监督提醒之责和报告建议之责。正确处理“党建与业务”的关系,上下联动、纵横互通,形成齐抓共管、互促共建的纪律建设协同合力机制。二是必须抓住“学研并举、干训结合”能力提升练就“铁膀子”。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上,高校要针对自身纪律建设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专题研讨、集中培训、现场教学,提高基层党务、纪检工作人员的纪律理论知识、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谈话提醒以及“四种形态”运用等综合能力,掌握纪律建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增强纪律建设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提质增效,提升纪律建设的客体吸附力。制度体系全不全、教育载体精不精、文化氛围好不好,关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整体硬度、深度、浓度。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纪律制度的立改废释。高校层面,纪律制定应当侧重于务实管用、便于操作、配套完备。为此,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党纪为基本标准,聚焦信访反映集中的、巡视巡察发现的、执纪审查凸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细化“六大纪律”的具体规定,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党内生活、选人用人、请示报告等实施细则,提高制度完备性和实操性。同时,还要根据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特点,结合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自律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提高制度针对性和系统性。二要坚持入脑入心,强化纪律教育的内在驱动。纪律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惩治,而在于教育,重在“治心”,深化纪律教育“内化——外化”过程。在内容选择上,要抓住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这个关键,抓住党章党纪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这个核心,强化纪律规矩条文分层次解读,统筹融入党的理想信念、优良传统,优秀廉政文化、人物事迹,反面警示案例、问题分析,身边人身边事等,实现纪律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化。要将纪律教育作为党员的必修课,站稳党内组织活动教育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利用高校学术研究、课外活动等独特优势,借助群团工学活动、校风家风建设以及廉政教育基地等平台,创新纪律微课堂、违纪随手拍、廉政短话剧、廉洁好家书等形式,实现纪律教育形式灵活接地气。三要坚持潜移默化,强化纪律文化的润泽滋养。认真落实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切实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优先提拔遵纪护纪干部,专项整治违规兼职取酬、科研学术不端、考试违纪作弊等“微腐败”,统筹推进,综合施策,强化纪律自觉,习惯接受监督,构建良好的纪律文化氛围。

(三)强化务实创新,提振纪律建设的执行保障力。纪检改革深不深、监督执纪严不严、纪律评估真不真,关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整体广度、信度、强度。一要聚焦主责主业抓改革,优化制度保障。持续深化“三转”工作,逐步退出议事协调中“贴标签”式监督;优化高校行政监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校内巡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纪委职能回归党章要求,协助党委做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研判、纪律建设任务分解、纪律建设情况检查以及加大执纪审查力度等工作。二要严肃监督执纪抓惩防,强化规则保障。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高校必须完善谈话、函询、廉政档案、案件通报、案件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等配套制度,采用纪检干部分片联系服务、精准执纪培训、专项检查巡察等多种方式,规范和指导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科学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要严格把握执纪政策和策略,层层设防、阶梯救治,从而实现“严肃执纪”形成强力震慑,“惩防结合”教育保护绝大多数。三要突出建设效能抓研判,深化机制保障。高校要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并探索构建党的纪律建设的绩效评估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学科技术、专业人员优势,运用问卷调查、定量分析等手段,分析判断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违纪危害性以及纪律建设的认知度、认同度等,有的放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28(5).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9(1).

[3]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4]吴桂韩.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6).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13日01版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
怎样清除政治生态中的“雾霾”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