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春牛舞 舞动六百年

2020-06-29 19:33:51王宗骏
三月三 2020年3期
关键词:春牛壮族江南

“南宁壮族春牛舞”之所以在广西壮族地区长期流传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古代南方百越族群生活在水稻的故乡,牛自然成了壮族先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农民要维持生活,发展生产,就必须百般爱护耕牛,由爱护、珍惜进而发展为崇拜、敬奉。壮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形成了崇拜牛的思想,至今广西壮族地区还流传有“敬牛节”“牛倌节”“脱轭节”的传统习俗。

广西壮族土牛迎春的习俗与中原地区的“鞭春”活动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唐代诗人元稹曾写下“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的诗句。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广西的土牛迎春很可能是唐宋时代从中原地区的鞭春活动流传而来。据明代《南宁府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府州县排列彩亭,设土牛,迎村于东郊。”“是日办理迎春仪仗甚盛,凡距城二十里内,男女老少相竞追逐来观,至为热闹。”可见土牛迎春的习俗在广西最晚在明代即已盛行。

然而,从明代的土牛迎春到现代的春牛贺春(即“春牛舞”)已有明显的变化。一是增强了群众性,明代仅限于“府州县排列彩亭”,故二十里内的男女老少只能到县城州府来观看,而现在的春牛队则普及到村村寨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各村都会自行错开时间邀请春牛舞表演团队来表演。二是增强了表演性,将采茶歌舞引入了春牛队,并发展成为有情节、有人物的春牛戏,成为一种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演出活动。

壮族春牛舞盛行于南宁市江南区的江西、吴圩、苏圩、延安等镇,尤以苏圩镇具代表性。此舞蹈是春牛贺年队在春节期间到各村贺年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套路丰富。

在祠堂前表演时,先舞春牛,再由茶公茶娘唱《贺祖宗歌》,内容为祈求祖宗保佑。在春牛舞的表演中,有茶公、茶娘等各种角色,有相对固定的套路和故事情节,大体上可分为独幕四场:第一场由耕田郎上,唱《都想今年五谷好》。接着春牛上,做出“出栏”“吃草”“搔痒”“鸣叫”“赶牛虻”等动作。耕田郎扛一根竹子做套牛“犁田”动作,同时唱《十二月使牛歌》及表演驯牛、播种等劳动情节。第二场,插秧娘及丑旦那连婆相继出场,表演拔秧、插秧、护理秧田等劳动情节,丑旦那连婆表演时用汉语对话,其他人用壮语对话,对答之间误会迭出,令人捧腹大笑。第三场是耕田郎夫妻及村民的劳动写真,反映壮族人民和睦相处的田园风景。第四场为庆丰收。众乡亲表演收割、挑谷等劳动场景,放牛娃们骑牛上场,并驱牛相斗,场面热闹非凡,表演达到高潮。

春牛舞中的舞蹈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牛舞,主要模拟牛的各种习性、动作和生态。由于表演者均为农民,与耕牛朝夕相处,喜牛、爱牛,对牛的性情、习惯了如指掌,故表演时动作自如,神态逼真,形象生动,犹如真牛一般,极受群众欢迎。第二部分是模拟农业生产的舞蹈,如犁田、播种、插秧、挑谷等。这部分舞蹈充分发挥了道具的作用,如以彩扇的一开一合象征播种与插秧,美化了劳动场面,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第三部分是程式化的采茶舞步,基本舞步与“十字步”雷同,但幅度较小,不强调两边的摆动,而是贯串了膝部的屈伸规律。

春牛舞的演唱内容有农事歌、恭喜歌及赞颂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的歌。随着歌词内容的变化,茶公茶娘分别进入角色进行表演,往往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即兴发挥,以其含蓄幽默的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壮族春牛舞在行头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服饰方面,茶娘须将头发编成辫状盘于头上,戴红色头箍,穿粉红色绸料对襟上衣(袖口、襟边镶花边,颜色不拘)、蓝绸中式长裤,系黑色围兜(左侧下方绣红色花纹),穿黑布绣花鞋。茶公则戴红色戏曲小生帽,穿浅蓝色绸料对襟上衣、黄绸中式长裤(裤脚、袖口、襟边均镶粉红色花边),系红绸腰带,穿黑布鞋。耕田郎戴草帽,其余与茶公同。牛仔梳两个小辫向上翘起,戴红布肚兜,边缘镶黑色花边,穿黑布短裤。舞牛者穿对襟上衣、中式长裤(颜色不拘)、黑布鞋,双腿套上以赭黄色平绒(或土布)制成的牛腿裤套,裤套上端钉松紧带,下端缝上一圈牛蹄形黑皮,盖于脚面代表牛蹄。

在道具方面,春牛用铁丝和竹篾扎成牛头骨架,蒙上彩绘的赭黄色平绒(或土布),牛角外面糊纸着色,再缝上两个塑料泡沫(或土布)制成的牛耳,即成牛头。在牛头里面另绑上两根竹竿,供舞牛頭者操纵用。再用赭黄色平绒(或土布)制成两片牛体平面外形,中间(牛脊梁骨处)缝上即成牛衣。另以长约35厘米的土布卷成条状(上端稍粗,下端稍细),在尾端缝上棕毛即成牛尾。然后用细绳将牛衣与牛头相连,将牛尾上端穿进牛衣后部并缝上,即成春牛。花篮用铁丝扎成木棉花形的花篮框架,蒙上蓝绸,每片花瓣上端边缘贴金色纸边,花瓣上缀以粉红色花纹图案,花瓣之间系红色长丝穗,下端系黄色丝穗。花篮底部四角分别以木料刻成四个蓝色的凤凰行头。花篮上部置铁丝圈两个,圈上扎红、黄色花枝。花篮可对半分成两个(各有一柄),内侧绘以绿色秧苗。道具还须备有彩扇和长约1米的木棍。

在苏圩镇联英村,笔者采访了壮族村民奚济桐。“我20岁师从本镇艺人覃定禄学跳春牛舞,第二年就随春牛队串村表演,之后年年参加演出,至今已有40多年‘牛龄了。”奚济桐扮演的春牛动作熟练,形态逼真,极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他还一专多能,精通茶公、茶娘的动作和曲调,并能排练和传授整套春牛戏,成了当地著名的春牛师傅。他不仅年年参加演出活动,还热心向求教于他的人传授技艺,附近村镇先后有100多个青年拜他为师,并已学成参加演出。扶绥县那朴村的春牛队也慕名特邀他前往传授技艺。

在回顾春牛舞往昔的辉煌后,奚济桐也表达了他的忧虑。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多元化文艺形式的普及,对年轻人的生活品位、文化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文化生活和民间文化活动已罕见年轻人参与,同时由于保护措施不力,春牛舞已濒临失传,掌握春牛舞表演技艺的民间艺人仅剩三五人,并且都年事已高……

可喜的是,江南区政府在2006年开始了对春牛舞的抢救行动。江南区文体局召开“挖掘、保护非物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暨《南宁壮族春牛舞》专题会议”,明确了把春牛舞作为江南区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重点,接着又组织人员到苏圩镇及该镇的联英村对春牛舞进行普查。江南区政府制订了五年计划,每年都划拨资金数千元,苏圩镇社会筹资4000元,用于春牛舞的普查、保护工作,还举办了春牛舞表演赛。进一步挖掘、整理及组建春牛舞表演队的工作也同时在江南区各乡镇全面开展。文化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社会形势,利用春牛舞的表演形式创作了一些群众喜欢的节目,取得了宣传成效。

壮族春牛舞在桂南地区已舞动了600多年,还将继续舞动下去。这份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厚爱下,正在世代传承。

2009年南宁市江南区的“南宁壮族春牛舞”被列入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王宗骏,曾任《南宁市江南区志》《江南区军事志》《江南区年鉴》编辑部主编兼总纂,江南区文联副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在报刊发表文章4000多篇500多万字。著有《江南笔录情》。

猜你喜欢
春牛壮族江南
立春之日“打春牛”
科教新报(2023年6期)2023-08-09 11:49:10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粤北“舞春牛”文化保护的路径
艺术家(2021年7期)2021-11-26 11:37:18
春牛图(年画)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①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春日物语
新城乡(2017年2期)2017-02-25 0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