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克雷格黑德·乔治 吴文安
卡普如今调动起全身感官,来对付另一个威胁他阿瓦里克河头狼地位的事件。风中飘来纽卡河狼群颇具侵略性的气味。他们的地盘在西边和南边。接着又有伴随气味而来的嚎叫。他们正在靠近阿瓦里克河区域,相隔不过一夜小跑的距离。卡普转动着耳朵,让耳鼓的中心对准远处的声音,以便听得更清楚。纽卡河狼群里至少有九只狼。
而阿瓦里克河狼群只有六只。
2夜里,纽卡河狼群再一次嚎叫,他们离得更近了。卡普站起身。他后背上的针毛直立起来。卡普先是拍打尾巴,然后尾巴像军刀一样弯曲着指向纽卡河狼群,扬起头,嚎叫起来。卡普的狼群跟着嚎叫,调子越升越高,形成和声,然后又降低,逐渐消逝。接下来一片沉寂。
3阿瓦里克河狼群用各自的颈部和胸口摩擦彼此尾巴根上的气味腺体,互换气味。他们各自的体味混合到一起组成一种气味。这种混合气味就是“阿瓦里克河狼群气味”。他们出发去见纽卡河狼群,而空气中散发的浓郁气味就是他们看不见的旗帜。生骨混迹在这浓郁味道的旗帜之下感到很不自在,也只得如此。
4纽卡河狼群进入了阿瓦里克河狼群的领地,躺在溪谷里。那是由千百年来奔向科尔维尔河的冰雪融水冲刷而成的溪谷。阿瓦里克河狼群停在溪谷边,嚎叫道:“滚开,否则死路一条。”
5而低风和寻月者,纽卡狼群的公头狼和母头狼,傲慢地吼着表示拒绝。听到这些,卡普和阿瓦里克河狼群径直冲向溪谷。
纽卡河狼群立刻逃走了。他们相比阿瓦里克河狼群数目占优,但本地狼群成了荒野的胜利者。
6目送着纽卡河狼群渐渐远去,气味也已消失,卡普抬起腿在边界的一块草丛上撒尿。尿液中有一种强烈的气味信息,即:“必须待在这个标志后面,否则就要面对最强悍头狼的尖牙利齿。”他用后腿刨开地面,作为气味信息的佐证。这是一个看得见的愤怒的标志。然后卡普跑到平原上最高的圆丘顶上,抬起头,扬起尾巴,竖起耳朵,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在说:“我就是这块用气味标记出来的土地的头领。”即便是生骨,也感受到了卡普的高贵气质,本能地垂下耳朵和尾巴,以示顺从。但他还是充满妒意地咕噜了几声。
7卡普再次用气味标记了领地。然后是津。津虽然是公狼,却没有抬腿撒尿。只有公头狼和母头狼才能这样做。津、生骨、銀白和香毛艾米必须蹲下撒尿才行。
8生骨不想接受自己的卑微地位。他挑衅似的抬起腿来准备撒尿。卡普挺直腿盯着生骨。生骨只好蹲下来。
阿卡抬起腿,对着纽卡河狼群撒尿,算作警告。
【背景知识】狼群的生活殊为不易。威胁一个接着一个。邻居纽卡河狼群前来挑衅,卡普只能奋勇出击。他们先是齐心合力形成强大的气味,然后又用集体冲锋的方式吓走敌人。内忧外患,年轻的卡普必须面对一切挑战。
【第一段】第一句译文按照中文习惯,将卡普提前作为句子的主语,还把“威胁”转换了词性,并添加了核心词“事件”,让中文句子顺畅。第三句也转化了主语,从原文的“他们”转换为“地盘”。
【第二段】第一句的译文句式也发生了改变,时间状语从句被改为连动句,是为了避免翻译腔“当……的时候”。这一段原文简练生动,译文也要尽力模仿。
【第三段】第四句译文调换了原文的语序,把原文的时间状语改为两个并列句中的一个,并且提前,这样更符合中文习惯。最后一句原文中的短语wore the flag是连接上一句的扩展隐喻(把气味比喻为旗帜),如直译则为“生骨穿着这旗帜”无法理解,因此译文将前一句的意思融入译为“混迹在这浓郁味道的旗帜下”。
【第四段】第一句原文中的过去分词定语在译文中改为独立的一句,置后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算是翻译中的外置法。狼嚎的直接引语译文进行了增译,扩展为“滚开,否则死路一条。”,目的是让意思更清楚。
【第五段】狼群也有命名文化,这里的“低风”和“寻月者”就是作者给纽卡河狼群头狼的命名。狭路相逢勇者胜,阿瓦里克河狼群凭借大无畏的勇气,以少胜多,赶走了入侵者。
【第六段】原文的短语out of scent and sight在译文中拆分为两句,因为中文句子结构无法模仿。原文的第三、第四句在译文中被合成了一句,这样中文句子更连贯。第六句原文同一个动词lift跟了三个宾语head、tail、ears,中文的语法却不允许,于是给每一个宾语匹配了动词,译文是“抬起头,扬起尾巴,竖起耳朵”。最后一句原文非常简练,中文无法模仿,于是适当进行了增译。
【第七段】第三句中的mark(做标记)在译文中具体化为“抬腿撒尿”,让译文更明晰。
【第八段】第二句原文仍然非常简洁,译文也将其增译,让中文句子完整清楚。最后一句的warnings是引申意义,译文补出“撒尿”。
【小结】由于中英文句式存在巨大差异,有的时候中文译文无法模仿原文句子,只能适当调整,或变换语序,或改变句子成分。跟一般的印象不同(即中文简洁,英文繁复),其实英文句子也可以非常简洁,而相应的中文译文却无法做到,只能添加一定成分,使中文句子完整,表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