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 张海燕
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中总结出来的革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扬延安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应该牢记历史使命,以延安精神为导向,肩负起新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本文详细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含义和核心内容,并提出了一些在思政教育中渗透延安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思政教育
延安精神诞生于中国革命初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制度以及革命思想的集中体现。随着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的变革,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的内涵,但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延安精神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中国改革的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延安精神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在现阶段的大学思政教育中逐渐渗透延安精神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对先人的敬仰,延安精神赋予了现代大学生不畏艰难,一往向前的勇气。因此,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加强延安精神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
1.延安精神的含义及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起一直在為新中国的成立艰苦奋斗,遵义会议的召开到延安时期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夹缝中求生存,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已经烙印在了共产党人的骨子里。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产生的指导精神。实事求是,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不能脱离实际。在新时期,延安精神有了新的内涵,但是其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并没有改变,具体表现为:
1.1实事求是的态度
凡事要在对当前情况了解的情况下做出判断,不能妄下断言,否则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犯了大跃进的错误,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领导班子没有准确判断当时的国内经济形势,过于追求工农业建设进度。现阶段,大学生一直在校园内学习,真正接触社会的情况并不多,其很多行为和思想都可能会脱离实际,不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出现错误的举动,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大学教师应该在思政教育中教导学生切勿好高骛远,应当脚踏实地。
1.2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是服务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从贫困落后逐渐走向小康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在服务人民的理念下实现的。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从大学起就开始树立服务人民的理念,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引导,指引大学生不断艰苦奋斗。
1.3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中国复兴梦,中国现有的局面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员在艰苦奋斗中取得的成果,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将想象变为现实,甚至做出超乎想象的壮举。我国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缺乏社会的锻炼,再加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大学生步入社会难以找到工作。因此,大学思政教师必须在思政教学时对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渗透,使学生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社会挑战。
1.4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延安精神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延安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做出适应该时期发展的变动,这种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使其能够经历时间的检验,始终能够作为新中国建设的指导理念。大学思政教育中灌输学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延安精神能够使学生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开创中国美好新篇章。
2.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渗透延安精神的措施
2.1强化延安精神在大学生中的指导作用
经济全球化使得大量的外来文化和思想传入中国,与我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了冲击。由于世界中异化思想理论的出现,使我国很多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动摇,淡化了学生对我国国家主权的危机感,也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所降低。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国家主权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延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延安精神的渗透,强调了党政监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表明了党的路线和方针,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了党的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大力弘扬了整改创新绩效。坚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祖国实现统一大业减少不必要的障碍。爱国主义的弘扬增加了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避免因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产生的爱国思想淡化的现象发生,减少了损害国家利益现象的出现。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延安精神是当今思政教育中最紧要的任务。强化延安精神在大学生中的指导作用,使大学生充分地了解党的纲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2.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改革意识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创新是动力。在文化的冲击下,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信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很多学生缺乏团队意识。所以,在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中渗透延安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延安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其艰苦奋斗精神,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时刻怀揣信心,敢于面对挑战。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同时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思政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精神的培养,衡量一个民族能否长远发展的标准就是其是否具有创新改革意识,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所以,为了国家能够长远的发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至关重要。
2.3开放廉政教育机制
只有做好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才能够科学地实施阶段性的策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限。所以,高校应实施开放廉政的教育机制,把校园文化与全体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学生日常的教务处理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廉政教育。把教育工作和校务、班务、党建等与大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廉政教育机制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在班务、党建等工作的处理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对于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大学生要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在党员评定和班干部选举等活动中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树立大学生党员廉洁、平等的形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及就业指导中,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在祖国的建设中发光发热。
3.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延安精神的指导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大力宣传党的革命经验和创新整改绩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结合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革命意识,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延安精神,满怀信心,无所畏惧。此外,高校实行开放廉政的教育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培养大学生廉洁、公平的思想,使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依旧秉持这一原则,完成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姚建平,吴末寒,杨正.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走进红色圣地 传承革命精神 中纺联党委组织五期延安主题党日培训活动[J].东方企业文化,2019,(04):14-15.
[2]徐少芬.重温延安精神 不忘初心有作为[J].湖北政协,2019,(08):25-27.
[3]余娜.感悟延安精神 铭记初心使命[J].四川党的建设,2019,(13):76-77.
[4]曹明光.不忘初心 坚守本色 做延安精神的忠实践行者[N].盘锦日报,2019-06-04(005).
作者简介:高红(1989.01-),女,汉族,陕西商南,职务:学生,学历:研究生,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