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纯洁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繁荣富强发展的主力军,承载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同学们的体育素质,能够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保持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健康基础和保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综合、整体、科学、有效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质、运动素质,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三体育;阳光运动;分析;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生变化,运动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的普遍健康意识,同学们也逐渐改变了对体育课堂的认识,为相关的教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阳光运动的教学理念的渗透,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通过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新思想和新模式的可行性,从而让“阳光体育”的思想观念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取得满意的教育成果。
(一)思想观念已经发生变化
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环境影响,运动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部分。家长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同学们的思想观念。高三学生正面临着升学和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不同层次的运动需求,希望进行文化学习的同时,能通过体育运动来舒缓压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已经产生运动观念,并渴望进行体育课堂的运动课程。
(二)教师教学素质不断提升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自身的身体素质、观念意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在身体素质上,教师进入高中教学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同时,学校方面也对教师不断进行培训,组织各种运动活动,教师的运动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在教学方式上,由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市场遇到困难,需要不断对新文化进行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正在不断精进。
(三)教学观念不断
随着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思想和观念不断传入,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符合同学们体育学习的需求和需要,教学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在教育体系中,体育学科已经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人们对体育的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让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阳光体育运动”观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的建议
“阳光体育运动”观念主要是让同学们主动的锻炼身体,积极走进大自然中,让同学们愉快、健康、和谐地感受和践行“运动、健康、阳光、未来”等观念,继而提升对体育本身的热爱。
(一)树立健康的理念,让同学们“紧急避险”意识
体育能够为同学们改善体魄、磨炼意志,从而保障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养成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同学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件在所难免,因此,让同学们在体育课程中学习到“紧急规避风险”的知识,养成紧急避险的意识,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帮助同学们树立健康意识,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安全。
(二)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管理制度
传统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在运动观念的不断发展以后,同学们的运动意识已经提高,因此,专业的文化知识对他们帮助极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发现体育课程没有全面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为同学们制定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制度是明辨是非、解决争议的有力根据,是同学们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体育道德意识的有效途径,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基础保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高中同学们的行为特点和思维方式,为他们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体育活动和规章制度。
(三)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体育的开展不光为同学们提供身心锻炼的平台,更促进同学们体育精神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同学们团结合作、互敬互爱、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开展文化社团,能够有效帮助同学们找到学习和训练的伙伴,以共同爱好为基础共同促进,稳定发展,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理想模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三中开展“阳光体育”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学生同学们发展所需要的运动需求,改善身体的素质,拥有強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同学们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健康保障。体育是一项长期坚持、反复努力的运动项目,因此,为改变传统训练方式的枯燥性,教师应该主动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把握教育改革的机遇,帮助同学们战胜训练中的困难,让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同学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唐启棋,李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路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J].体育科技,2017,3804:39-41.
[2]颜敏.泸县二中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调查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143-144.
[3]惠正林.高三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田径,2019,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