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蕾
摘要:从城市滨海公共艺术普遍特征入手,结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对海纳百川·大连国际雕塑公园的策划方案,补充、丰富、进而形成对大连滨海公共艺术发展建设思路的定位,通过滨海视觉提炼与场所精神激活的方法分区域进行主题规划设计,通过公共艺术活动与结合文旅线路的运营模式进行推广,让市民领略自然风韵与时代气息并存、海洋文化与历史文脉交融的新滨海环境。
关键词:滨海公共艺术;空间精神;运营模式
大连市规划局为优化海岸带空间格局,编制了《大连市海岸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15-2030年)》,构建以“一带六区八湾十心”为主的海岸带空间,修葺整顿与增建开放共18处海岸线。为市民亲海提供更多选择,也为滨海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宝贵空间与机遇。
1 海纳百川·大连国际雕塑公园现状
对于大连市民来说,海纳百川国际雕塑公园的建设显得尤为珍贵,这是中国第一个海洋主题的雕塑公园,是大连第一个集中展示艺术家公共雕塑作品的公益性沿岸景观公园,集中了国内30位成就非凡的中青年雕塑艺术家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还是大连市首次引入国际著名雕塑家的经典作品进入城市公共空间,意义深远。笔者在不同季节与天气条件下对大连国际雕塑公园内的第一批30件雕塑作品进行了调研考察。在雕塑公园2018年9月开园约半年时间,市民很快就被这里浓郁的艺术气息所吸引,随着第二年春天到来,大量市民在雕塑公园内休闲娱乐,欣赏雕塑,大连市民已接纳并喜爱了这块新建的滨海景区。
海纳百川国际雕塑公园中心位置的主雕塑为吴为山教授的《问道》,用意象化的身姿展现孔子向老子问道求知、谦虚向学的景象。两位思想家面朝大海,高耸入云,如同两块石碑般屹立,代表了雕塑公园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大海深远广博。其他雕塑圍绕4个主题展开,第一乐章:海之浪漫,第二乐章:海之凝思,第三乐章:海之律动,第四乐章:海之骄傲。在每个乐章以一到两个主要雕塑为核心,配以其他作品加以补充和完善。雕塑创作手法丰富,材质以石材、金属为主。这30件雕塑作品在滨海气候下的面貌整体保持较好,色彩采用黑白灰色、镜面不锈钢色、青铜色为主,色彩淡雅,突出材质本身的美感。
考察时也发现一些问题。第一,雕塑空间尺度不足。雕塑作品整体体量在凌水湾广阔的海域和弧形海岸中,显得尺度偏小,远景几乎看不到雕塑的存在。第二,雕塑与公园布局设计欠灵活。在游客近距离观看时,雕塑距离游人较远,每件雕塑之间相距200米以上,步行不畅。没有设计出流畅的交通流线,将环境、人与雕塑分割考虑,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相融的整体。第三,形式亲和力不足,缺少互动。基本每件雕塑都设置在底座上,有些底座较高,还有一些被灌木围绕,暂时没有参与性的雕塑,整体在亲和性和互动性上仍有欠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在项目规划初期提出国际雕塑公园还将进行二期、三期雕塑作品的遴选,期待未来规划能够如期实现。
2 滨海公共艺术介入滨海环境的方式
大连开敞岸线分为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两类,由于大连地质特征礁石多、沙滩少,并伴随近年来不断的填海工程,人工岸线占绝大部分。大连建设了大量海洋人文景观,这些工程都体现了人类对海洋的征服。今天,海洋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新的生存空间,海洋文化崇尚自由浪漫、力量与勇气,其开创性与开放精神比内陆文化更加包容,承载了更多进取精神。滨海公共艺术介入滨海环境的方式可以通过滨海视觉提炼与场所精神激活两种途径展开。
(1)滨海视觉形象是指滨海环境整体的形态特征与视觉印象。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指空间布局、道路、公共艺术、公共设施、色彩系统等;软环境包括地域文化、城市文明、公众行为、场所精神等。滨海视觉形象对大连滨海空间的格调、风格、精神内涵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自然优美的海域与生硬的人工岸线之间,滨海公共艺术成为视觉最好的缓冲与调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在欣赏这篇海域和海岸空间时,精神想象也在悄然发生,当享受公共艺术带来的美感与启迪时,我们也触摸到了海洋与人类城市的灵魂。
(2)场所精神激活是指特定空间语境中曾发生的承载城市记忆的人、事、物、迹所形成的场所特质和空间精神,如城市的变迁和演化的集体记忆遗留,地域或地理特征蕴含的精神内核等。例如,大连百姓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赶海的民俗、渔民在捕鱼的过程中为鼓舞士气创造的劳动号子、辽南黄海沿岸正月十三放海灯祭祀的民间习俗,都表达了沿海人民崇尚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追求。在自然岸线被人工岸线取代后,海洋民俗失去了原生态环境也逐渐消逝。滨海公共艺术有责任将场所下原生态的海洋民俗转化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资源,保留场所精神的延续。
3 滨海公共艺术的运营模式
当下城市公共艺术的运营主要是通过公共艺术活动和文旅线路结合两种模式来推进。在开展滨海公共艺术活动时,主题的设计要贴近大众生活,并以通俗易懂、参与性强、亲和力强、互动为主的方式进行。同时,还可以围绕公共艺术空间展开公众能参与进来的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如澳大利亚悉尼的邦代海滩和珀斯科特茨洛海滩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名为“Sculpture by the Sea”的雕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富盛誉的公共滨海雕塑展。公共艺术活动为市民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形成公共话题,是非常有效的公共艺术运营与传播途径。
其次,大连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众多的海滨景观与城市节庆活动吸引中外游客前来。伴随旅游业带来的客流量与经济效益,将滨海公共艺术建设与文旅线路资源结合也是促进滨海空间升级转化、盘活城市名牌的一种推广策略。借助旅游功能与旅游线路的开发,将滨海公共艺术与旅游资源结合,开发旅游线路,对滨海空间公共艺术的活化与可持续发展至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滨海公共艺术承载的不仅是装点海岸线的作用,更是以滨海公共艺术为窗口,营造海滨城市清新浪漫、进取勃发、包容万象的地域精神,激发公民对海洋文化的深层理解、对海洋记忆与城市文脉的集体传承,实现“空间—艺术—人文”整体融合的规划目标,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新滨海环境,实现城市家园的美好愿景和社会美育的功能。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院2019年度智库重大调研课题立项(编号:2019dlsky057)。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