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得益于《都市》同仁鼎力支持,本栏目刊出五期后,反响热议颇多。山西文学呈现纪实写作新现象,确实需要深入讨论。
本期访谈张石山,分量尤重。当代山西文学向以小说显赫,为何不少小说家和诗人转向了纪实?张石山如此,周宗奇、韩石山、陈为人、毕星星、柴然等人也是这样。稍加梳理还能举出好多位来……分析一下,当代山西小说深得现实主义宏旨,极具写实特征,作家由小说转纪实没有鸿沟阻隔,却有传承渊源,几无难度。我体会还有一个内在原因: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想对生活表态发声,就要寻找并运用更具力量的文體和方法,以呈现真实性表达主体立场。巴金先有经典小说《家》《春》《秋》,后有非虚构《随想录》,后半生再没有拾起小说;赵树理看到农民困苦,索性上书直言。作家那颗心向着现实与真情,纪实写作更易于完成人生使命。张石山诸君文体转向之动因,盖在其中矣。
———赵瑜
在山西,张石山先生是新时期以来最早拿得全国大奖的作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成名作《镢柄韩宝山》,以及再次获取全国奖的《甜苣儿》,当时在全国文学界都有很大影响,是80年代中国文坛“晋军崛起”的主力作家之一。张石山先生当过《山西文学》的编辑、副主编和主编,后来成了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退休至今已有十余年,至今依然创作旺盛、笔耕不辍。张先生著作颇丰,就小说创作而言,如李国涛先生评价的,他有不止一套笔墨。而他涉猎文学创作的门类,也广泛多样,小说、散文、随笔、诗词歌赋包括影视文学剧本,应该说是样样来得。
笔者注意到,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张先生在创作小说散文以及影视剧本的同时,兼而涉猎纪实文学写作。检视他已经出版和发表的纪实作品,主要有《洪荒的太息》《商海炼狱》《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六福客栈》和《妻族》等五部长篇。仅以纪实门类而言,张石山先生也应该说是著述颇丰。
他的纪实写作,放置在其全部创作中来评价,处于什么地位?与同行比照,他的纪实写作又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些,应该是笔者访谈张先生的动因。
以下,是我对张石山先生的访谈。
畅建康:在山西文学界,人们至今仍对80年代的“晋军崛起”颇为自豪,那是山西作家在全国最为风光的一段时间。所谓晋军崛起,主要指的就是小说创作,你是山西晋军崛起的主将之一,似乎随着晋军的消沉很少看到你的小说了,人们看到更多的是纪实作品的问世。李国涛先生在他的《张石山论》文章里写道:“得赵树理真传者,张石山一人而已。”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如何看待李国涛先生的这个评价?第二个,由小说创作转向纪实创作基于什么原因?
张石山:好,我先来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当初听到李老师的评价,确实有几分窃喜,但也有几分不安,觉得不敢当。后来,我慢慢变得愿意接受这个评价。赵树理熟悉农村热爱农民,始终关心农村的变革与发展,关心民瘼,坚持为农民写作,敢于为农民请命呐喊。这一点,是老先生最为了不起之处。我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时,赵树理先生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我没见过赵先生本人,更没机会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但是赵先生早已是我心中服膺的典范。“得赵树理真传”,我个人乐于在上述意义上来认知,并且甘于服膺追随。
至于赵先生的语言风格,以及得之于乡野民间的文化熏陶,我几乎天然地和赵先生是一样的。大地在那里,老百姓在那里,我们多半就应该是这样的吧。李国涛老师给我的评价,其本意说的也是这个。我还想说的是,赵先生在后期的创作中,有关注农村问题、为农民呐喊的文章,也有农民最是喜闻乐见、方便接受的戏剧,而不是小说。这些方面,我和赵先生也有些许相似之处。或者说,我们共同秉持坚守的是一以贯之的民间立场。
回到你的第二个问题。正像你说的,我是写小说成名的,确实挚爱小说创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我发现客观生活的多重意义和主观想要表达的某些情绪,小说这个文体已然无法胜任。比如诗歌,我在个人情感发生剧烈震荡的时间段,写了大量诗歌,那样的情绪,除了诗歌无以表达。后来我的诗歌结集出版,是为《永远的三月》。其中有的篇章,还被收入到了诗歌年度选本。
再说另一个例子。我的八万字的小说《攻城》,发表在《中国作家》上。这部小说以我父亲为原型,写的基本上就是他的传奇化的经历。它可以叫作小说,但说成是纪实,也大致不会错。
后来,这部小说包括写我父亲的其他作品,由北岳文艺出版社以长篇小说的名堂出版。这部长篇总共有二十万字,四个章节。最后一个章节《老人与树》,已经全然属于纪实。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小说创作与纪实写作并存的一个尝试,是小说到纪实的无形过度和无缝对接。小说乎,纪实乎,我没有受这些外在名堂的束缚,打破了其间或有的界限,而以自如充分表达为第一要义。
畅建康:你的第一部纪实作品应该是《商海炼狱》,写于全民经商“下海”热那样一个年代,你的这部长篇可以说是一部“即时性现场写作”。你来说说这个?
张石山:众所周知,天津诗人伊蕾是我曾经的妻子。《商海炼狱》是记录我深度介入、全力支持帮助诗人伊蕾莫斯科创业的经历。
90年代初,许多文人纷纷下海,伊蕾就是其中之一。她辞去了《天津文学》编辑部的工作去俄罗斯经商。我深度介入到了伊蕾的俄罗斯商务活动中。经商“下海”,对我纯然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经历。商海波诡云谲,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伊蕾莫斯科创业能否成功。
张改荣女士那时候是《火花》的执行主编。她听说了我正在“下海”经商,希望我能写写这个热门题材。于是就有了《商海炼狱》的写作,每期一万多字,在《火花》上连续刊载了十二期,同步记录了我的“下海”经历全过程。文字发表的当时,读者反响相当强烈,北大中文系许多教授每期都跟踪阅读,首都几家出版社都注意到了我的本次写作。后来,全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结集出版。《商海炼狱》应该说是我的第一部纪实作品,从读者和文学界的反响来看,是我的一次成功的写作实践。
我不曾在事先有什么写作纪实的预期,纪实写作却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了。我的小说创作实践、叙述能力和文字功底,极大强化了这部作品的文学味和可读性。
拿赵瑜来说,他是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几十年不断有重磅作品问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引发轰动。除了题材选择的原因,他的报告文学,既有“报告”的极度严谨,更有“文学”的充分托举。
中国文坛上昙花一现的报告文学作家很多,恐怕就是因为其作品缺少文学性,仅仅依赖题材取胜。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得真是不错。
畅建康:真实性再加上文学性,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赵瑜的成功确实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你的第二部纪实作品是《洪荒的太息》,听说是中青社策划了“走马黄河”写作,一度还有“行走文学”的提法。请你谈谈这部书的成书过程。
张石山:如实讲,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奉命写作”。当年中青社从全国征召了八位作家参与“走马黄河”写作,其中包括后来担任了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李敬泽。我原本对黄河流域的民俗、民歌有所接触,非常感兴趣。有幸被中青社选中,叫作一拍即合。
中青社对这次创作活动不限题材不预设主题,这给了我本人巨大的发挥空间。民俗与民歌,是我一向关注的重点。本次的行走考察,使我对之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和深刻的认知。
黄河流域的民俗,是黄河文明的民间馆藏,是一座活化石库。一些现代人已经陌生的古老的奇特的民俗,也许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习惯细节。许多民歌,通俗率真的语言会使所谓的文明人脸红,文明人将为此而惭愧。而千锤百炼的民歌旋律,会使我们血脉偾张,它们原本就在我们的基因中回荡。相对于官方文化或者主流文化,民歌民谣几乎从来都是一种被漠视的存在。但这种存在是更为真实的,更为自信的,更为强大的,也是更为本质的。如果黄河曾经目睹了华夏民族艰难的历史,将一切掩藏在她记忆的深处,那么人民的歌谣正是这种目睹历史的深层记忆。由于民歌民谣的存在,黄河获得了人文价值上的历史存在。饱经沧桑的黄河,步入壮岁;壮岁黄河,吼唱洪荒。我的走马黄河著作的题目便跃然而出:是为《洪荒的太息》。
走马黄河,最大的体会或者说最深的感悟便是,许多条支流汇集成了黄河这条大河,而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汇总到了一起,便形成了华夏文明。我自己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与久远
书出来后,我自己是满意的,中青社从责编到社长特别是读者给予的评价都很高。
畅建康:我知道是十多年前,你写了一本《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在山西文坛甚至中国文坛都引发了相当关注。你写到了山西文坛三十年间的人和事,绝大多数人还是同一个大院工作的领导和同事。客观公正地写出山西文坛三十年的真实情况,我认为非常不容易,這样的纪实写作也极其敏感,难度很大。你是如何把握这样一个写作度的?
张石山:我在三十岁走进文坛,三十而立。动心写这部书,我五十有九,虚称六十。六十耳顺,一个甲子。从文恰好整整三十年。毫无疑问,我行将步入或者说已经步入老年。众多往事皆成回忆,而回忆是老年人的专利。我的人生,已经基本被界定属于文学。我相信,不得不相信,我与文学有缘。进入文坛,从文三十年,构成了我的人生主体。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很早以前,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施出了霹雳手段。
我决定依据回忆,直面历史,写出这部《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的长篇文字。与前两部纪实作品相比,这是一次全然自主的写作。它当然可以归入纪实类写作,但我又从来不写日记之类。我的写作,完全基于记忆,是某种凭据记忆的追述。
在动笔之初,首先是端正写作态度。
我在自己了解与认知的范围之内秉笔直书。我绝不会“因人废文”,不会因了关系友好而刻意粉饰,也不会因了交往冷淡而横加刀斧。这样的文章,可一而不可再,我将如履薄冰、格外在意。
单凭官版文字,我们哪里能够看到真正的文坛历史?我像一个民间史官,要对历史负责,要记录下我所亲历的具体而微的真实历史。
说到“敏感”,我当然也考虑过了。追述历史,笔者的文学生命曾经参与了那特定历史的编织,而历史不容戏弄。粉饰回护,曲意偏解,不是我的初衷。与其那样,宁可不写。而在同时,但凡命笔,一定出于公理,秉持正大,不涉及个人隐私,杜绝任何个人私怨。
书出来后,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不愉快。事实证明,《穿越》赢得了读者首肯。有不少专家学者,书写我们山西文坛有关文章,多次引用过我的《穿越》。为此,我非常欣慰。
畅建康: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福客栈》,写的是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一位外国修女,你是如何发现并对这样一个题材感兴趣的?
张石山: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那一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李广洁社长,找我前去谈到了他的一个出版计划。抗战年代,有一位名叫艾伟德的英国修女,在我省晋城传道期间,救助过一百多名孤儿。而这样一件富含人道主义精神的善举,国人对之竟然一无所知。李社长有意请我来写这个,希望赶在山西书博会之前出版。我之前多少知道点艾伟德的事情,也知道50年代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六福客栈》,由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在西方非常轰动。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即爽快答应了下来,可以说这又是一次受命之作。后来,我和更早了解艾伟德事迹的谭曙方先生合作,共同完成了这本著作。
畅建康:中国作家写外国人,而且是写一位在西方颇有影响的修女,你是如何把握这一人物形象的?
张石山:艾伟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七十年来,关于艾伟德的著作,无论是传记还是小说,在西方出版了数十种之多。而在我们中国,在艾韦德的故事主要发生地,却没有一本堪以匹配的出版物。就我的有限涉猎所见,西方关于艾伟德的宣传报道、传记书写包括电影故事编撰,多有高推艾伟德的超然境界、将其神化之嫌。在西方人的叙述中,艾伟德几乎就是一个天生的圣人。积贫积弱的中国、落后愚昧的中国人,需要艾伟德来传播福音、救助众生,而虔信上帝的艾伟德,由于信仰坚定,几乎无所不能。其中的“西方叙述立场”非常明显。事实上,恰恰是在艾伟德还远远没有成为“艾伟德传奇”的时候,她就已经来到了阳城。她在阳城待了十年,这十年,她接触到了当地无数的中国人,中国文化已深深渗入了她的骨髓里。正是通过这些中国人,艾伟德终于探知了华夏文明的底蕴。籍籍无名的艾伟德是在阳城获得了她的成长,方才最终成了“伟大的”艾伟德。一个英国人,终身未婚,聲称将自己嫁给了中国,并且加入了中国国籍,到死都自认是一个中国人,这样的事实本身就非常说明问题。
可以说,抗战,是全人类文明对法西斯主义的坚韧抵抗,艾伟德,是东西方文明共同滋养塑造的一个传奇。
畅建康:这是一位作家不同寻常的发现和认知,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我觉得在当前很有现实意义。最后,请你谈谈近些年写的一部长篇纪实《妻族》,我在《山西文学》读到过部分章节。
张石山:我夫人的母亲因为是地主的养女,造就了她一生的坎坷与不幸,三次嫁人。她的遭遇是时代给予的。夫人说,我妈这一辈子太苦了,她都苦到不想再去回忆、不能再说的地步了。每次和老人谈起她的过去,老人都是这样一句话:“过去的事,咱不提它了吧!”
无论天灾人祸还是数不清的政治运动,其造成的冲击伤害都落在每一个家庭头上,而为之承担最重的、受伤最痛的,是家庭里的女人。许多家族家庭的历史,同时也是妇女的苦难史。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整个时代历史的最真实的细部,成为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
在老太太的葬礼期间我做出决断:我将尽我所能,将贾家的故事和老太太的经历书写出来。一方面,我觉得有责任在。一方面,我自信具备这种能力。
往下,我夫人发动他们全家,给我提供材料。零星散乱的诸多叙述,最终由我梳理整合成了一本脉络清晰、极具可读性的家族史。
它无疑是一部“口述史”,当然也完全可以归入纪实文学范畴。它所富含的历史信息,非是小说可比。
畅建康:你最近在写什么?能透露一下吗?
张石山:我在同时开始两个系列的写作。
一个,是看了点古人写的文章后,发表若干我的不同看法。我尊重古典,但也不会盲从古人。
再一个,是写我的故乡山村的若干人和事。故乡生涯,是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以它为背景写过许多小说,总结归纳过不少乡间民俗,包括写出去年出版的三部青少年读本。正在写的,也不妨说是纪实文字。它应该像小说一般好看,但它所负载的历史信息含量,应该比小说大许多。
畅建康:好的,期待读到你的新作。
责任编辑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