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拉比》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理想的幻灭

2020-06-29 07:48苏靖雯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
关键词:阿拉比欲望理想

苏靖雯

摘  要:詹姆斯·乔伊斯所作的短篇小说《阿拉比》讲述少年“我”暗恋着小伙伴曼根的姐姐,经历了美好爱情与理想幻灭的心路历程。《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讲述了痴情男子盖茨比为爱情奋斗,最后被爱人抛弃,又遭人复仇而死的悲剧故事。两位主人公同样经历过理想破灭的心酸史,两人的年代设定相差甚远,心理历程却如此相似。本文从二人的心理变化、社会背景出发,试论造成二者理想幻灭的原因。

关键词:理想;幻灭;欲望;顿悟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小说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灿烂又悲剧的一生。主人公盖茨比年轻时遇到了一生挚爱——富家女黛西,盖茨比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赢得爱人的芳心,不惜以违法的手段积累财富,最后被爱人抛弃,又遭人复仇而死。《阿拉比》由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所作,收录于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为该短篇小说集的第三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十多岁小男孩经历过懵懂的初恋,最终爱情走向幻灭的故事。盖茨比与小男孩生活的年代以及社会背景相差甚远,但二者的心路历程却有相同之处,但二人的性格差异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一.《阿拉比》中小男孩的理想与幻灭

在《阿拉比》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将少年的青春懵懂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共鸣。“每天早上躺在前客厅的地板上,望着她家的门”[1]26,小男孩一看到曼根的姐姐,“心就怦怦跳”[1]26。據小说的描述,小男孩大概10多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奇心最重,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渴望长大。在他看来,爱情似乎是成长的标志,是成年人才能拥有的特权。长大了就能拥有爱情,能走出自己生活的街道,去见识外面的广阔天地。曼根的姐姐在一次谈话中提到了中东集市阿拉比市场,从此,小男孩对阿拉比产生了向往之情。这篇小说记录朦胧的初恋故事,但小男孩对阿拉比的渴望心情的原因更发人深省。“表面上‘我对‘阿拉比这个中东市场产生欲望的动因是对曼根姐姐的爱慕;但其背后,‘我这个少年书呆子被禁锢在安静的死巷里,渴望能挣脱束缚,渴望新鲜元素,所以不顾夜色已深,依然故我地克服各种困难去到欲望之地。”[2]148 小男孩不满足自己周围沉重压抑的氛围,他渴望走出死气沉沉的街道。

文中对小男孩的生活有大量描写。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北里奇蒙街的一头是死的,除了基督教兄弟会的学校放学的时候,这条街一向非常寂静。”[1]34与叔叔婶婶生活在沉闷的街道里,少年的朝气无处施展。阿拉比市场是小男孩最渴望去的地方,在女孩的描述中,阿拉比这个中东集市热闹繁华,与自己生活的北里奇蒙街有天壤之别。从那时起,少年决定去阿拉比市场见识一番,并带一件礼物回来送给女孩。但由于叔叔的疏忽,当小男孩到达时,市场已经快要闭市。留给小男孩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人头攒动的街道,而是一片狼藉。面对着昏暗灯光下的残破不堪的市场,小男孩的幻想破灭了。

这种理想的幻灭的必然的,也许从一开始,小男孩对阿拉比市场就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将那里想象成人间仙境,赋予它“理想国”的色彩。当小男孩排除险阻,终于来到阿拉比市场时,迎接他的只有昏暗的灯光,寥寥无几的游客以及满地的狼藉,阿拉比远不如想象中的繁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一位年轻的女摊主。这位年轻女郎只顾着与年轻男士谈笑,无心应对小男孩,也许是看出来小男孩囊中羞涩,年轻女郎对小男孩说话很敷衍。此时,小男孩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他无法想象心爱的女孩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也想这位女郎一样势力又虚伪。最后一根稻草落下,压死了小男孩心中幻想。“凝视着这片黑暗,我看到自己是一个被虚荣驱使玩弄的可怜虫,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懑和失落。”[1]32至此,这段暗恋化为泡沫,理想也幻灭了,小男孩告别童年,推开成年人世界的大门。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欲望与幻灭

乔伊斯笔下《阿拉比》中的小男孩与菲兹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有共鸣之处。两人同样是在心里将爱情过分理想化了,夸大了爱情的作用。盖茨比明知道黛西爱慕虚荣且虚伪,也清楚自己对黛西的执念来源于对财富和地位的渴望,黛西不过是他心中欲望的化身。但他有意地忽略了黛西丑陋的一面,一厢情愿地沉迷于自己编制的梦境中。盖茨比很清楚黛西的本质,文章多处提到盖茨比内心的活动。在盖茨比、黛西、乔丹、尼克与黛西丈夫汤姆的聚会中,盖茨比见到了黛西对丈夫汤姆的态度后,不得不承认“她的声音充满金钱。”[3]125

初见黛西,盖茨比正值青年,怀有满腔的抱负。他从小就显示出抱负与欲望,渴望上流社会的生活。黛西的出现,使盖茨比接触到了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更激起他对财富的欲望。在盖茨比眼中,黛西不仅是心中的女神,更是金钱的象征。

盖茨比常站在自家码头上遥望黛西家的绿光。此时,绿光象征着财富、地位与美人等一切奢侈的享受。地位与财富盖茨比得到了,如果得到黛西,他的理想就彻底实现了。但与黛西重逢后,盖茨比仍然喜欢在码头上遥望黛西家的绿光,这时的绿光已经失去了意义。重逢前,绿光是金钱、地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盖茨比一直渴望的上流社会,黛西是上流社会的通行证。这么多年过去了,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没有淡化,反而随着他的野心和欲望的膨胀而加深。重逢后,绿光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了。盖茨比已经明白黛西不再是梦中的女孩,他的言语也透露出对这段变质爱情的失望。归根结底,并不是黛西变了,作为西部富裕家庭的娇娇女,她本来就是嫌贫爱富的,父母在家里举办聚会的目的,就是为黛西寻觅一个有良好家庭背景和远大前途的军官。盖茨比也明白这点,因此,他充满了对财富充满了欲望。

没重逢时,盖茨比还能自欺欺人,尽情幻想爱人的美好与单纯。但当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他面前时,他不得不清醒。此时,多年的执念早已形成,盖茨比早已经将黛西与自己的理想融合在一起了,盖茨比前半生的追求是黛西,想要得到黛西的前提是拥有财富,也许盖茨比自己也分不爱的究竟是黛西还是财富。最终,盖茨比年少的梦想破灭了,他短暂的一生是建立在他年少时的理想上的。“杰伊·盖茨比的美国梦始于对黛西的爱,也破灭于对黛西的爱。”[4]26理想破灭了,他的整个人生也失去了意义。结尾处安排盖茨比死亡,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更是精神的幻灭。

三.顿悟

小男孩的爱慕在想象中无限发酵,曼根的姐姐代表着小男孩心中的理想,这种单纯的爱慕逐渐转化为他的野心与欲望。《阿拉比》的原型为少年时生活在都柏林的乔伊斯,结合社会背景,少年的野心与欲望也就有迹可循。《都柏林人》一书,以15个故事组成,反映了都柏林不同阶层百姓的生活面貌。书中随处可见“徒劳”、“无用”、“厌倦”、“绝望”等词语。《都柏林人》一书对都柏林的描绘是麻木疲软、无所作为、死气沉沉的。通过对都柏林市民的精神面貌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揭示出19世纪爱尔兰社会传统及道德礼教对人性的桎梏。 从《阿拉比》的细节处,不难看出人们,特别是少年人对这种琐碎、平淡生活的厌倦。阿拉比市场是小男孩心中的乌托邦,他总幻想着自己能逃离北里奇蒙街那种死气沉沉的环境,向往阿拉比市场的自由、繁华、朝气与梦幻。但在社会的桎梏与思想的束缚下,根本没有所谓的“理想国”。最终,随着灯光的关闭,小男孩的精神圣地坍塌了。“这意味着青少年对成人世界的热切向往和他們对现实的失望和理想的破灭。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缺乏生气,精神处于瘫痪状态的环境。”[5]128

在《阿拉比》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位主人公都将爱情视为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借口以帮助自己暂时逃避令人窒息的现实。不同的是,在阿拉比市场的摊位前,小男孩豁然开朗,认清了现实,虽然理想幻灭了,但得到了精神上的顿悟。盖茨比则不同:即使事实摆在眼前,他仍找一个又一个的借口为爱人开脱,不愿顿悟。

回首盖茨比的短暂却波澜的一生,他前半生癫狂,最后发现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生命走到尽头也没有顿悟。直到中枪后,仍幻想着响起来的电话是黛西打来的,想约他一起远走高飞,他在死前也不肯承认自己这段荒唐的爱情。从多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盖茨比是顿悟了的。但他仍自欺欺人地坚持着对黛西的情感,不肯从梦中清醒。试想,假如盖茨比没有被枪杀,他依旧会甘心受黛西的驱使与愚弄。但他的爱慕,会在琐碎的生活中消失殆尽。彼时,黛西不再是他心口的朱砂痣,他失去的不仅是爱情,还有生存的斗志。从这点看,盖茨比最后没有顿悟,倒成了他悲剧人生唯一的幸事。

总结:

“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阿拉比》中的小男孩,爱慕姑娘,却只敢在远处默默地看着喜欢的女孩,男孩多数时间看到的只是女孩的大致轮廓,是模糊不清的、朦胧的印象。少年的爱慕使他不敢近距离和姑娘交流,两人缺乏了解,距离给了小男孩想象发挥的空间,他无限地将女孩理想化。这份朦胧感情虽充满幻想、激情和浪漫,却不现实。少年的爱慕既简单又复杂,这种感情是脆弱的,有时,爱情幻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与其说是这是少年人的悸动,不如说是对未来的想象,是对自己理想的勾勒,是急于逃离压抑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这种理想的初衷不是纯粹的对心上人的喜欢,掺杂了太多世俗的因素。这样的理想是泡沫,禁不起现实的考验,所以,才会轻易地幻灭。幻灭后,小男孩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走上了自我顿悟的道路,开辟了另一种人生道路。

同时遭遇爱情与理想幻灭的还有盖茨比。在盖茨比的记忆中,黛西总是着一身白衣,她的音容笑貌实际上是模糊的。可以说盖茨比记忆中与黛西共度的时光,使他着迷的不是爱人,而是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富贵生活。即使盖茨比认清了黛西贪婪虚伪的本质,也不愿从自己精心编造的爱情梦中醒过来,不断为黛西的贪婪虚伪找借口,甚至选择性忽视。归根结底,盖茨比是不愿从物欲横流的财富梦中清醒,义无反顾地想跻身上流社会。理想幻灭后,盖茨比不愿认清现实,不肯顿悟,他的一意孤行也早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王逢振译. 都柏林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6、32、34.

[2]景孟丹. 少年幻想泡沫的破灭——《阿拉比》中“我”的三角欲望分析[J].名作欣赏,2018(15):148.

[3][美]菲兹杰拉德著,巫宁坤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25.

[4]李琼.《了不起的盖茨比》人物形象解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4):26.

[5]段晓英.平凡的都市生活深刻的精神剖析——浅谈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2):128.

猜你喜欢
阿拉比欲望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阿拉比》:少年心事多忧愁
乔伊斯《阿拉比》中的“阿拉比”一词意义的探究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