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效鹏
如何让课堂更精彩是每一个地理教师都会认真琢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精彩的课堂除了能将教学任务有序推进外,还是引人入胜的、气氛融洽的、能迸发出思维火花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少不了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以下笔者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状况”作为案例,浅析关于随机应变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用的感悟。
一、课堂导入时遇到的状况
备课时预设的导入情景是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教师课件展示地球和月球最高温与最低温的数据对比表格,引导学生思考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地球大的原因。
但一进教室就知道出了状况,面对带着上一节体育课的汗水刚刚跑回教室的学生,我知道按部就班地直入课题会很困难,应该给他们更多一点静下心来的时间。于是,我找出在中秋节晚上赏月时拍摄的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画面算不上精美,但因为是自拍的,学生反而很感兴趣。我临时加上内容轻松导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夜空中的一轮明月牵惹了人们多少情思与想象。传说中月亮上住着谁?(学生笑答:嫦娥)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月球上的昼夜温差状况,恐怕就会理解嫦娥为何会如此思念地球啦!”暗暗观察学生,他们已经不再擦汗喝水,都饶有兴致关注起课堂内容来。看来临时增加了一个导入铺垫,给学生一个从剧烈活动调整回静心学习的时间,同时也很好地引起了学生对课题的注意。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变化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重要知识点。我备课预设的教学程序是: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在黑板上以手画的形式分步呈现出来,画图的同时重点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其增温、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及大气逆辐射等环节。
但根据预设的进程讲到“地面长波辐射”这一内容时,部分学生窃窃私语:“怎么分长波短波?”觉察到这个班有不少学生对基本的物理知识缺乏了解后,我暂停了地理课的教学进度,采取了“插播物理学广告”的形式补充介绍如何辨析短波辐射与长波辐射,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温度越高所释放的电磁波波长就越短的原理。待学生的疑问消除后,再集中精力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知识点讲完大概用了十五分钟,课堂上很多学生开始出现思维疲惫,有的目光开始游离,有的则蹙着眉头,显然对知识点没有理解。
怎么处理?我灵机一动,跟学生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在黑板上写下“太阳、大地、大气、暖、还”,并让学生将其任意组合使之组成三个完整的句子,用来描述整个大气的受热过程。学生顿时有了兴趣,大家热烈讨论,举手发言,不一会儿就梳理得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这三句话。刚才蹙着眉的几位学生也神色舒展开来。
三、热力环流实验的临场调整
针对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我在备课时设计了一个实验,并且为了保证能将正确的实验结果顺利呈现,我事先制作了关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幻灯片,并且录制了一段实验视频:将酒精灯和一段蚊香点燃,待蚊香的烟渐渐平直后,將蚊香缓缓靠近酒精灯火焰,这时会发现蚊香的烟会稍稍向火焰的方向倾斜流动,据此可以直观地判断出火焰周围的气压较低。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实际条件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的条件:教室配备了实物投影仪;只要关上窗,室内空气就很稳定;讲台上正好还有化学课留下的酒精灯。既然实验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便可以不必依赖课件,将实验实际操作呈现应该会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于是,我打开实物投影仪,调整适当角度,并巧借电脑包做黑色背景,关上门窗,将纸张搓成棍点燃后慢慢靠近酒精灯火苗……最后完全得到了实验的预设结果,并通过实物投影仪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反应很热烈,实景呈现的实验取得了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关于热力环流实际应用的意外之喜
关于热力环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事先准备了很多资料,对山谷风、海陆风以及城市风一一举例讲解。可是看见学生们熠熠闪光的眼神,我决定把舞台让给学生。给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后,我鼓励学生去回想生活中哪些案例可以体现热力环流。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个颇有难度的问题。令我意外的是,受之前课堂环节的影响,学生的表现非常踊跃。有的学生结合在海边生活过的经历,解答了为何海边居民会感到刮的风白天潮湿,夜晚干爽。有的学生提出了根据城市风原理,增加绿化面积可以使城市降温,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学生的思维已经超越备课时的预设,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直到下课铃响大家依然意犹未尽。
这是一节充满各种状况与变化的课堂,随机应变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思维的碰撞。认真备课其实就是做好课堂预设,而随机应变讲究的便是课堂生成。
有人将课堂教学比喻为“挖金矿、炼纯金”,言下之意即只要学生肯下苦功,按照教师预先设置好的一套程序操作,便可以“少走弯路”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理念在应试为上的国内高中课堂很有市场,我却更愿意将课堂教学比作“琢玉”。“炼金”是封闭式的教学,而“琢玉”却充满了动态的、开放性的随机应变。黄金有价玉无价,一块美玉千金难求,正是因为在雕琢时需要随时调整刀锋,一个神来之笔就能化瑕疵为神奇,使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变成传世孤品。没有一块玉石是毫无瑕疵和杂质的,同样,也不会存在两节完全一样的课堂。课堂中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就意味着课堂上会充满意外。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些意外,就会使“炼金”的效果大打折扣。
精心备课、预设课堂教学过程固然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但课堂要真正精彩起来,一定少不了随机应变的课堂生成。讲求生成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能真正体现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生成性强的课堂也对教师的发散性思维与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只会照搬教案,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高中地理课堂具有独特的内容丰富性和延展性的特征,教师不妨在课堂多多随机应变,可以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而变,可以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变,可以视教学环境条件而变,甚至可以量教材内容而变。随机应变,可以让地理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