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020-06-29 07:45苗秀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知识点

苗秀梅

就歷史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扩展的内容,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特长。为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这些历史能够培养我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增加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培养历史逻辑思维,形成科学多元视角。

无论什么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历史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所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才能掌握历史的本质,才能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历史。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1.历史价值观。

我们在学习历史这一学科时,要注意每个阶段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在课堂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整合能够帮助学生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讲解,有些王朝通过进行领土扩张,或者是进行创新革命,逐渐增加对本地区的统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王朝的扩张情况以动态图表现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出不同时期我国疆域的变化,能够增加学生对每个时代的了解,以及疆域的扩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疆域发展状况。

2.创新教学手法。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都是从低到高的。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它是学科素养的核心,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培养的基础。有一些人有着先天的优势,还有一些人是后天培养的,但是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学科的基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图文穿插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重问题设计。

在授课阶段,教师要多提出一些疑问,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加对历史的了解,才能有所收获,总结失败的原因。

例如,在介绍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分析失败的原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提出问题: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大多会回答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清朝的落后等。然后还可以追问: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走,那么中国还会失败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考虑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必然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本着以史为鉴的原则还可以追问:为什么要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当时中国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提问。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使其对历史的认识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学科素养的形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每个人都有重大的意义。学科素养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有效培养学科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