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南
对某件事是否后悔,是分阶段的。10年前,我在珍贵的高考机会中,通过故意考零分来宣传我的“三人行教育理念”。随着时间与因果的变化,我的心态也在更替。
2008年高考前的两年里,我一直默默承受着老师和同学的误解,怀着对父母的愧疚之情在心里默念:“‘三人行教育理念如果实现了,会拯救天下学子!现在自己经受精神折磨不算啥。”也常用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名落孙山,但名留青史”等名句来宽慰自己。可高考后我傻眼了,本以为大家会关注我的教育理念,可此理念却被师长视作笑柄,我成了大众谈资。不久,事件渐渐平息,我很快找到原因:在他们眼中,我只是个平庸之人。
我此时意识到“零分”并不值得,略有悔意。但我没有后悔当时提出“三人行教育理念”。我一直认为未来教育的方向是这样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由老师来引导他们挖掘各自的爱好、特长及未来的职业方向;高中伊始,学校按照学生的爱好、特长及职业方向分科分班,让他们进行较深入的学习。当然,基础的文化知識不能丢下。这样,学生既能学习自己未来职业方向所需的专门知识,也能了解生活中浅显的文化基础知识。
我也没有后悔了解到韩寒和蒋多多。如果当年只是埋头苦学,没看韩寒的《穿着棉袄洗澡》,我很可能还是被蒙在鼓里瞎学,很可能没有后来的思想转变。一条流水线出来的学生没有灵魂,对此,现在的我,还是拒绝;如果不是2006年的高考零分事件“蒋多多事件”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也不知道一向极其内向的我会不会走上绝路。高考后,我虽然略感后悔,但对韩寒和蒋多多是有感激的。
有了对“零分悔意”的第二年,我就想复读,再次高考上大学,可父母不同意。之前的愧疚,让我不想再违背他们。我选择了顺从。
高中时期曾忍受精神折磨的我,又默默承受了婚后家庭生活的几年苦闷。直到离开,我才渐渐放平心态。可能因为经历了太多痛苦,我慢慢放下了一些东西。就连一直在意的“高考零分”,也觉得不过尔尔。我也不再像个闷葫芦一样,啥事情啥话都憋在心里。我渐渐敞开心扉,把遇到的一些事跟同事畅谈,也学会了征求他人的建议。这时,已是2016年。
孑然一人,渐渐有了重新高考上大学的想法。2017年报名时,偶然发现自己当年提出的“三人行教育理念”与上海、浙江2014年开始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很接近。可能我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从高中选科的分班到走读的学习模式,从综合素质的考查,到高考的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都与我2008年提出的方案相当类似。我当时欣喜若狂,心想,自己提出的教育理念并不是一文不值。甚至有时会臆想,可能他们看过我的理念呢。我对当年的“零分”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侥幸地想,如果不是“零分”事件让“三人行教育理念”被更多人知道,没准就不会出现与之类似的教育改革方案呢!我甚至感觉自己像“过零丁洋”的文天祥一般,名留了青史,走对了前进的方向。
作为社会考生,我顺利报名2017年高考,然后又顺顺当当地参加高考,如愿以偿地被录取。整个过程,家人也支持。如今很多事情,我都可以自己做主。回望过去,从小时候的苦闷,到高中时的被误解,再到婚姻时期的隐忍,我发现,最近这一年来才是我人生中最舒畅的时期。我现在的思想受自己主宰,身体受自己驱使。我的心态也慢慢好起来,对过去很多事情都能释然。
虽然只是短短10年,但就像烂柯人王质一般,我却颇有恍如隔世之感。这次上大学,不是为了一纸学历。我重拾青春,从头来过并不晚。过往的一切,都是人生精彩的一部分。当初“零分”事件那点悔意,也荡然无存了。过去已经过去,我们要抓住的是现在,不是吗?
(作者为2008年“高考零分事件”当事人)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