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州
对于苏州古城石湖的湖光山色,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留有“落日淡烟消,平湖碧玉摇。秋生茶盘屿,人在越城桥。树色晴洲断,钟声古寺遥。西风吹短鬓,还上木画桡”的诗句,把苏州石湖淡雅恬静的湖光山色和舟、桥、寺、塔描绘得淋漓尽致。
石湖景区,位于苏州城西南约5公里处,石湖依偎着西边的上方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素有“半湖碧玉”之誉。石湖水由越来溪、荷花荡连成一片。湖周围还有茶盘屿、吴山、七子山、姑苏山等环围。峰峦叠嶂,山清水秀,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历来是苏州著名风景区。
阳春三月,走进石湖景区,春风拂面,柳丝如烟,江南的春意把整个石湖浸染得妩媚而温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楼,上书“吴中胜景”四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廷龙手书,潇洒遒劲,笔力超群。由此朝北,漫步于行春桥上,其为九环洞石拱桥,相传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午夜,当月亮在天空正中时,在那九环洞洞门水中有一串月亮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叫“石湖串月”。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前往行春桥看串月的人,多达万余。清诗人蔡云曾有“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的诗句。望河亭即今日之盟鸥亭,坐落于行春桥西堍越来溪畔。清时此处叫鱼街,乾隆曾在此钓鱼。清大画家徐扬绘的《姑苏繁华图》上清楚地再现了当时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景象。
越来溪,南连石湖,北接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道。说来饶有趣味,春秋末越伐吴时,勾践东山再起,他命令士卒一夜之间挖土开河,从太湖进入吴都苏州,水陆合围,越来溪由此而得名。当初越军屯守新郭,吴部扼守茶盘屿一带,兵戎对垒仅一溪相隔,故唐诗人张祜有“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之句。后来,越王攻下了吴都苏州,遂在溪上架桥,取名越城桥。此桥犹存,尽管历史几经变迁,但桥的风采依旧。电影《大桥下面》的部分场景,就是在桥东、西堍拍摄的。春日的越城桥麦浪滚滚,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镶嵌其间,野趣油然而生。
拾级跨过越城桥往东,沿着乡间小道,可直达余庄(又名渔庄)。余庄为晚清举人、书法家余觉与夫人沈寿(苏绣艺术大师),在南宋参政知事范成大贬官隐居的天镜阁旧址上建成,故称余庄。它是一座封闭式私家园林,内有堂、轩、观、室、廊、亭等。有古桂花树一棵,直径达30厘米左右,为百年金桂。仲秋,花开一树,香飘满园。由此向前,上烟波桥,人石湖三堤——越堤、石堤和吴堤。煙波桥的建造,结束了长期由舟渡上堤的历史。漫步堤上,桃柳相隔而栽,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群莺乱飞,其乐无穷。西眺上方山,山巅的七级浮屠(楞伽塔),系隋大业四年(608年)太守李显所建。夕阳西照,平静的湖水映照着天空橘红色的晚霞,随着微风吹过,波涛渐渐涌起,波浪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的涟漪在闪烁着,简直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绮丽壮观,让所有的游人都沉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