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耿楼复线船闸深基坑截渗加固中的应用

2020-06-29 05:31
治淮 2020年5期
关键词:船闸灌注桩套管

(安徽省阜阳市河道管理局 阜阳 236000)

1 工程概况

耿楼枢纽位于沙颍河左岸安徽省太和县税镇耿楼村,枢纽已建有节制闸和Ⅳ级船闸(以下简称一线船闸)。枢纽工程建筑物设计等级为2 级,节制闸设计过闸流量3910m3/s,校核流量4770m3/s。耿楼复线船闸建于一线船闸左侧,布置方式与现有的一线船闸基本一致,两船闸纵轴线相互平行,轴线距为55.36m,设计级别为Ⅳ级,设计船舶吨级为500t 级,兼顾1000t 级船型,闸室尺度为240m×23m×4m(长×宽×门槛水深),闸室底板顶面高程▽20.5m,底板厚3.5m。复线船闸与一线船闸共用引航道,引航道宽75.0m,上下游直线段总长1223m。复线船闸上闸首及闸室段基坑右侧布置Φ1.5m 和Φ1.2m的双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支护;下闸首段基坑右侧布置Φ1.5m 的双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上接扶壁式导航墙作支护;上下闸首布置钢围堰与土围堰相结合的挡水围堰支护。船闸主体左侧及上下游侧与船闸主体右侧采用高压摆喷截渗墙、钢筋混凝土地连墙连接成封闭体进行截渗。

2 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

耿楼闸闸上正常蓄水位一般为▽31.0~32.5m,下游水位一般在▽27.5~28.5m,工程区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下部砂壤土、细砂层中,含水较为丰富,一般地下水位随外河水涨落而变化,水位▽27.97~31.97m。根据地勘报告,闸址区地形平坦,地貌单一。船闸闸基大部分位于⑦层粉质壤土、砂壤土互层下部,局部位于⑧层砂壤土顶部,这两层土透水性较强,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管涌和流沙现象。

3 基坑截渗加固处理

新建复线船闸基坑开挖较深,最深处达到19.5m,闸址原为村庄(一线船闸建时已拆除),村民打设取水井,对地层造成人为扰动,同时在一线船闸建设时,在基坑周边布设有降水井,加之闸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详勘无法探明的渗流通道等原因,综上复杂原因,上闸首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出现透水,在复线船闸上闸首右岸辅导航墙处与外河联通形成渗流通道,如何选择一个安全、有效的加固方案彻底堵住渗流通道,确保基坑后续干地施工,将成为加固方案的首选。

对上闸首渗流通道截渗加固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在上闸首距离已实施截渗墙40cm 处新增钢筋混凝土截渗墙一道,围封过水通道后和上下游截渗墙形成封闭。

方案二:在上闸首渗漏通道处设置硬咬合桩成墙两道,咬合桩连续墙两端与现状钢筋混凝土截渗墙相咬合(硬咬合),将截渗墙体连接为整体。

方案选择:方案一中新增截渗墙距原截渗墙仅40cm,施工时容易造成塌孔,无法保证再次成墙的质量,同时新增截渗墙施工需穿越连排桩并冲击钻除灌注桩,施工难度较大,采用方案二咬合桩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已建截渗墙与灌注桩之间、新建截渗墙与已建截渗墙的节点连接问题,保证了防渗措施的完整性,综合考虑基坑截渗加固采用方案二。

3.1 上闸首新增截渗墙加固设计

原截渗墙在上闸首出现管涌处弯折较多,本次考虑裁弯取直,在管涌通道上游临水侧另行构建一段截渗墙,对基坑形成两道防渗保护。

3.1.1 上闸首截渗加固工程布置

墙体采用硬咬合桩成墙技术,墙体总长约25.0m,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两端与已建截渗墙采用硬咬合桩连接,咬合桩直径1.5m,分为A 桩(超缓凝素混凝土桩C30)和B 桩(钢筋混凝土桩C30),桩间咬合搭接长度0.3m,咬合成墙后最小厚度0.9m,墙底高程4.0m,墙顶高程34.50m。新增截渗墙平面布置见图1。

3.1.2 咬合桩截渗墙施工技术

咬合桩截渗墙采用全套管全回转工艺,它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钻进技术,近年来在城市地铁、深基坑围护咬合桩、废桩(地下障碍)的清理,高铁、道桥、城建桩的施工,以及水库水坝的加固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在卵、漂石地层、含溶洞地层、厚流沙地层、强缩颈地层、各类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等障碍还没有清除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展灌注桩、置换桩、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和顶管、盾构隧道无障碍穿越各类桩基础的可能。

咬合桩先施工A 桩(超缓凝素混凝土桩),后施工B 桩(钢筋混凝土桩),其工艺流程是:A1→A2→B1→A3→B2……An→Bn-1。

单桩施工流程:桩位放样→套管桩基就位→吊装套管→回旋钻取土、套管磨进→清孔→吊放钢筋笼(如有)→放入混凝土灌注导管→ 灌注混凝土→钻机移位。施工流程如图2 所示。

3.2 施工要点

(1)墙体总长约25.0m,共布置咬合桩20 根,A 桩7 根,B 桩13 根(其中硬咬合桩4 根)。先施工A 桩,每完成相邻两根A 桩,初凝后再施工B 桩,最后再进行4 根硬咬合桩施工。

图1 新增截渗墙平面布置图

(2)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

初凝时间:咬合桩施工时要求超缓凝混凝土具有足够长的初凝时间,确保在B 桩施工时A 桩尚未初凝,以达到A 桩与B 桩相互咬合实现无缝连接。根据施工顺序和单桩成桩时间,初拟超缓凝混凝土设计初凝时间为48h。

坍落度:根据施工工艺要求,超缓凝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时一般控制在16~18cm。

早期强度:超缓凝混凝土的3d 强度值不宜大于3MPa,其目的为: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意外情况造成时间拖延,导致在A 桩混凝土终凝后才能施工B桩,此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不高,使A 桩咬合部分的混凝土处理起来比较方便。

3.3 施工参数

(1)孔口定位误差≤10mm;

(2)桩的垂直度偏差≤2‰;

(3)沉渣厚度≤50mm。

3.4 单桩施工技术要点

(1)钻机就位:待平台有足够的强度后,将全回转钻机底座吊至平台上,进行桩中心定位;然后将钻机吊装就位,并调至水平。

(2)取土成孔:先压入第一节套管,校正套管垂直度后,磨桩下压套管,套管压入深度约3.0m 时用抓斗从套管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下压套管;保持套管底超前与开挖面的深度不小于2.5m。第一节套管全部压入土中后检测垂直度,如不合格则进行纠偏调整,如合格则安装第二节套管下压取土,直到设计孔底标高。B 桩施工时,当钻孔深度超过A 桩底时,保证套管超前开挖面深度不小于0.5m。

图2 咬合桩施工流程图

(3)钢筋笼吊装:终孔后利用履带吊下吊钢筋笼,钢筋笼主筋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100mm,保护层厚度50mm。

(4)导管安装:导管壁厚≥3mm,直径200~250mm;使用前应进行试拼装、试压。

(5)混凝土: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浇注混凝土,宜掺外加剂。A 桩身采用C30 缓凝型混凝土,B 桩身采用C30 商品水下混凝土。混凝土含砂率40%~50%,选用中粗砂,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40mm。

(6)混凝土灌注: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距孔底0.3~0.5m。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小于0.8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4~6m。

(7)钻机移位:桩机液压装置收起,在履带吊配合下移位。

3.5 质量检测

成墙28d 后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沿防渗墙轴线进行钻孔取芯检测,检测3 根桩,位置现场确定;每根桩布置1 个孔,每孔截取芯样不少于4 组。取芯样做室内试验检测抗压强度、抗渗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钻孔取芯其他要求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执行。

4 结论

本次设计选用咬合桩成墙方案,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效果可靠,在多地深基坑加固中被成功应用。采用咬合桩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已建截渗墙与灌注桩之间、新建截渗墙与已建截渗墙的节点连接问题,保证了防渗措施的完整性,上闸首两道防渗墙确保基坑的渗流安全,为后期基坑干地施工创造了条件。通过钻孔取芯检测及实际施工验证,咬合桩施工方案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解决此复杂基坑防渗问题的最有效方案■

猜你喜欢
船闸灌注桩套管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浅谈地质钻探过程中套管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船闸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