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人力资源的储备量、密集度和吸附力都远远领先其他地区。浙江如何在全省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彰显浙江担当、展现浙江作为,具备丰富充沛的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
1.人力资源增量稳居长三角第一,与广东齐头并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的流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据浙江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850 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13万人,增量比2018年(80万人)多33 万人。从全国范围看,浙江的人口增量已连续两年占据“榜眼”的位置,仅次于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同时,2019年浙江的人口增速(1.97%)已超过广东的人口增速(1.54%),位列全国第一(表1)。调查数据还显示,浙江的外来人口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50 岁,其中25-29 岁、30-34岁比重最大,分别为15.8%和13.1%。
近年来,浙江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高效、便捷的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及“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作为都成为吸引外来人口来浙的重要原因。从全国范围看,省际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而浙江正在成为长三角人力资源集聚的新高地。
2.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充足,“人口红利”依然存在。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3820.0万人,占总人口的65.3%,比上年下降0.6 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从2015年开始,浙江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一直呈平缓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68.4%,下降至2019年的65.3%,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3800 万左右的高水平,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足。
理论界将人口总抚养比①人口总抚养比=(14 岁及以下人口+65 岁及以上人口)/15~64 岁人口*100%。总抚养比越小,负担越轻。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红利期,表示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的总抚养比为37.6%,比全国平均水平41.5%低3.9 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区域,低于上海(35.5%),高于江苏(40.1%)、安徽(48.9%)(表2)。全社会年龄结构呈为“两头低、中间高”的橄榄状特征,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图1 2015-2019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及比重
表1 2018、2019年长三角及广东常住人口数及增速 单位:万人、%
表2 2019年全国、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单位:%
但与京津冀和大湾区(仅广东,下同)相比,长三角区域的总抚养比相对较高。北京的总抚养比为28.0%,天津为28.1%,广东为33.8%,均低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总抚养比水平,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较好,“人口红利”愈发凸显。
3.就业人员人均受教育程度与江苏相当,与上海差距较大。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源水平不仅仅是劳动力数量,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质量。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是体现当地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全国范围来看,京津冀地区的京津两地,作为北方最重要的两个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北京就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高达13.57年,稳居全国第一;天津则为12.05年。大湾区(仅广东)就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3年。
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人力资源质量可分为三个梯队,上海就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12.75年,稳居第一梯队,向北京看齐;浙江、江苏分别为10.81年和10.76年,为第二梯队;安徽就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22年,低于全国10.14年的平均水平,位列第三梯队。
追本溯源,人力资源的质量跟区域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结构有较大关系。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贸易、科技、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上海有超过60%的就业人员集中在第三产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还不到5%。由于第三产业聚集的高学历就业人员比例最高,因此上海的人力资源质量在长三角地区独占鳌头。浙江和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基本一致,二产和三产齐头并进,其就业人员的结构分布也大致相同,人力资源的质量在同一水平上。与江浙沪相比,安徽在区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存在一定的产业结构梯度,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超过30%,其人力资源质量在长三角区域里自然相对薄弱。
图2 2018年全国、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就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
4.就业人员高学历比重增加。浙江就业人员②受统计口径限制,这里的就业人员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比由2015年的36.4%上升到2019年的46.4%,四年间上升10.0 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分别占11.3%和47.8%,比2015年 提高4.0 和6.0 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15年的22.4%上升至2019年的26.3%。这表明我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有了明显的优化提升,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注入了坚实的力量。
5.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浙江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人数稳步增长,但高技术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比依然偏低。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上海高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在三省一市中稳居第一(表3);与浙江三大产业结构相似的江苏,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明显强过浙江。就制造业而言,浙江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500 强中有94 家、居全国第一,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二。但浙江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人员占比仅为19.7%,略高于安徽的17.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产业层次总体不高。浙江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从“总量领先”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表3 第四次经济普查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表4 长三角区域2018年高等教育资源情况 单位:个、万人
6.人力资源培养储备相对欠缺,高校资源支撑不足。区域内高校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承担着重要责任,浙江在高等教育上落后于长三角区域的其他地区。在全国“985 工程”“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江苏有11 所,上海有10 所,安徽有3 所,而浙江仅有1 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点大学较少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拥有普通高校109所,拥有普通高校专任教师6.34万人,当年本专科毕业生为28.06 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为2.07 万人,本专科及以上毕业人数占当年常住人口数的比重为0.53%,这个比例与安徽相当,与上海、江苏相距甚远(表4)。
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现象。在长三角区域,浙江由于大量的劳动人口流入,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逐步下降,从短期看,全社会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人员总量增长,“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从长期看,劳动力供给趋紧的趋势不可避免,这必然会加速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建议: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年龄人口的作用,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二是通过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人力资源竞争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增强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三是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进一步发挥老龄人口资源的作用。
2.努力提升产业布局,吸引高质量人力资源。从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来看,除上海与其他省份的结构相似度较低外,浙江、江苏与安徽三省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尤其是浙江和江苏两省,三次产业的分布结构基本相同,这使区域间的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竞争无法避免。浙江要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产业层面的统筹规划上抢占先机。正如上文分析,浙江高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与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的江苏相比,差距依旧较大。各级政府应抓实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使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力争上个大台阶;同时,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提升。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和提升,吸引和锁定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浙江贡献。
3.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增加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2019年浙江省引进各类人才98 万余人,引进大学生增长89%,新增高技能人才15 万人,杭州、宁波两地的高端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浙江引进高端人力资源的决心和力度是显而易见的。但人力资源的储备光靠引进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全省高校如何更好地发挥培养优秀人才的主阵地作用是打造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关键。近年来,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明显,3 所浙江高校、20 个学科跻身国家“双一流”,但在长三角区域,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依然与其经济大省地位不符。下一步,应加大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做精做强特色优势学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着力培养一批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素人才队伍。
4.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与竞争是区域一体化的本质特征。人才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必然趋势。人才一体化的实质是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将“以邻为壑”的人才竞争关系转变成“以邻为伴”的人才互动合作关系,建立区域全面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深入挖掘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经济层面的深度联系,更好地发挥区域内各地的产业、人力资源、科技平台等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通过主动策应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与沪苏皖人才一体化合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浙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