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彦,姚立健,杨自栋,颜 松,蔡存成
(浙江农林大学 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近年来,中国温室生产装备发展迅速,智能农机在提高温室生产经济效益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自动导航技术正成为智能化温室装备的研究热点,其中位置测量和导航路径跟踪控制是自动导航系统的两大核心技术[2]。在位置测量方面,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3]被广泛用于自动导航农机定位研究中,但是大多用于室外大田环境,信号在室内衰减严重,定位效果不佳[4],在室内应用受到了限制。许多学者选择机器视觉[5]、红外[6]、电磁[7]和无线传感[8-9]等实现室内定位方法。机器视觉可以检测试验环境中丰富的信息,但是受到光照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红外和电磁需预先铺设引导线,更改或扩充路径麻烦,灵活性较差。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是一种室内无线定位方法,其数据传输速度快且精度高,适合于温室环境定位使用。林相泽等[10]使用UWB在温室内动态静态定位精度为6.6 cm,动态定位大部分距离误差在15.0 cm以上。孙小文等[11]在仓储环境内为自动导航车(AGV)定位动态试验精度为8.5 cm。在导航控制方面,纯追踪[12]是一种基于几何运算的方法,理论知识不复杂,但是前视距离的确定较困难。模糊控制是建立在以人的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石翔等[13]以横向和航向偏差为输入,根据专家经验制定模糊规则输出前视距离;熊中刚等[14]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实现前轮转向导航控制,直线跟踪偏差不大于4.0 cm,曲线跟踪偏差平均偏差为12 cm;XUE等[15]结合模糊控制与机器视觉,设计了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控制器;ABIYEV等[16]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为输入量,速度为输出量设计模糊控制器,为自行设计的机器人进行导航控制,沿着30.0 m的引导线行驶最大引导误差为15.8 mm。上述研究未充分考虑不同工况时输入量之间的权重,且采用固定模糊控制规则,无法对模糊控制规则进行自调整。本研究采用超宽带技术构建无线定位系统,获取温室生产平台的位置信息,采用一种带有自调整函数的模糊控制器自动调整各输入变量的权重,以实现最佳的前轮转向角输出。最后采用实车进行直线和矩形路径跟踪试验,并与传统纯追踪方法进行对比,以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试验平台为纯电动4轮机构,采用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由锂电池(48 V,20 Ah)供电,车体长宽高为1 300 mm×700 mm×1 250 mm,轮距和轴距分别为550 mm、840 mm,如图1所示。采用电动推杆推动梯形4杆机构实现转向,推杆行程为200 mm,由L298N驱动器驱动转向角范围为-32°~32°。后轮由直流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差速器驱动,驱动器型号为AQMD6020BLS。平台的位置信息分别由超宽带无线定位系统和电子陀螺仪提供。超宽带模块数据传输频率为1~50 Hz,陀螺仪(WT901C)为平台提供航向信息,测量范围为-180°~180°,精度为0.1°。采用STM32F767IGT6单片机作为试验平台的主控制器。控制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图1 生产平台Figure 1 Prodsuction platform
1.2.1 定位原理 超宽带无线定位系统是由若干固定基站BS和移动标签MS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组成。根据超宽带定位原理,获取移动标签3维定位坐标至少需要4个基站。由于本研究默认生产平台行驶在水平地面上,因此定位只需用到水平面横、纵2个坐标参数。增加基站的数量可提高定位的精度。本研究采用4个基站BS1~BS4组成1个平面定位坐标系OXY,如图3所示。
图2 控制系统原理图Figure 2 Block diagram of control system
图3 试验区域Figure 3 Test area
1.2.2 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算法 UWB定位方法包含:信号到达时间(TOA)[17]、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18]、信号到达角度(AOA)[19]、接收信号强度(RSSI)[20]等。AOA定位算法主要参考基站天线阵列获得信号角度,对基站位置依赖较大,且受到非视距传播影响,定位精度不高。RSSI定位算法简易,成本不高,但是用作室内定位时,易受多径传播和信号反射的影响,定位精度误差较大。TOA与TDOA较为常用,时间分辨率高;TDOA较TOA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基站与移动标签时钟同步[21],因此,本研究采用TDOA的定位方法。TDOA定位也称双曲线定位,基本思想为:任选2个坐标已知的基站为某双曲线左右焦点,2基站的距离值即为双曲线焦距值。通过测量这2个基站信号到达移动标签的时间差得到移动标签到2个基站的距离差,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求得实半轴值,并获得该双曲线方程。用1个坐标已知的新基站替换上述2个基站中的任意1个,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另1条双曲线方程,两者的交点即为移动标签的位置。TDOA定位算法具体步骤如下。如图3所示:在坐标系OXY中,移动标签MS的坐标为(x,y),基站BS1~BS4的坐标分别为(x1,y1)~(x4,y4)。根据TDOA测距原理可得:
式(1)中:ri表示MS到BSi之间的距离,i=1, 2, 3, 4。对式(1)两边平方可得:
式(2)中:Ki=xi2+yi2。令ri,1为MS到BSi和BS1之间的距离差,可得:
式(3)中:c表示光速(3×108m·s-1);ti,1表示信号在MS到BSi和BS1的时间差值。联立式(1)、式(2)和式(3)可得:
式(4)中:xi,1=xi-x1,yi,1=yi-y1。令i=2, 3,带入式(4),可得到:
式(6)中:a=(P1P2)TP1P2-1,b=(P1P2)T(P1P3-X1)+(P1P3-X1)T(P1P2),m=(P1P3-X1)T(P1P3-X1),X1=[x1,y1]T。由于各基站的坐标(x1,y1)~(x4,y4)都为已知,因此将这些数据代入上述所有公式即可解出a、b、m。式(6)是一个关于r1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进一步解出r1,最终解出标签的坐标(x,y)。
1.2.3 定位误差分析及误差修正 UWB信号在室内直线传播时,会受到多径干扰或障碍物遮挡而产生非视距(NLOS)误差[22],因此需掌握定位误差产生的规律,并对误差进行必要的修正。
如图3所示:在UWB定位区域中心选定15 m×15 m场地,在场地中画出1 m间隔的单元格,在坐标系OXY中测量每个格点坐标值。这些测量值与格点处的精确值之间存在X和Y方向上的误差。以格点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以X和Y方向上的误差值为z轴,分别构建在xyzX和xyzY空间中的误差值三维散点图,为发现误差分布的规律,用MATLAB R2012a对散点图进行二元三次多项式拟合,如图4所示。得出拟合方程如下式,各项系数如表1所示。
式(7)中:(x,y)为位置坐标的测量值。本研究2个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23和0.856,拟合效果较好。则定位修正方程为:
图4 误差拟合Figure 4 Error fitting
表1 误差拟合方程系数Table 1 Coefficient of error fitting equation
式(8)中:xcorrection和ycorrection分别表示测量点修正后的横、纵坐标。为验证误差修正方法的有效性,将测量值依次带入式(8)计算误差修正后的坐标,修正坐标与测量坐标对比如图5所示,并随机选择了20个不同的静态位置分别采集2 min,100组数据,计算平均值,分别带入定位修正公式,得到修正后坐标和修正前后的平均误差统计值。表2显示:相比修正前坐标,修正后坐标精度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表3可见:X方向平均误差减少了0.08 m,定位精度提升了66.7%,Y方向平均误差减少了0.11 m,定位精度提升了68.8%。因此,修正后的点接近实际点,验证了定位误差修正方法的有效性,满足试验需求。
图5 静态定位测量及修正图Figure 5 Static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and correction
表2 修正前坐标与修正后坐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sured coordinates and corrected coordinates
表3 修正前后平均误差统计Table 3 Average error statistics before and after correction
本研究设计一种带解析式的模糊控制器,构建车体横向偏差、航向偏差与前轮转向角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利用自调整函数动态调整各输入变量的权重,提高生产平台在温室内狭窄空间下路径跟踪的质量。
1.3.1 输入输出变量 本研究车体横向偏差由UWB无线定位系统采集车辆的当前绝对位置获取,航向偏差由跟踪航向和陀螺仪采集的当前车身航向计算得到。以车体横向偏差d和航向偏差θ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以前轮转角α作为输出变量,分别对3者模糊化。d的基本论域范围为[-0.6 m,0.6 m],θ的基本论域范围为[-60°,60°],α的论域范围为[-32°,32°]。由于Mamdani型模糊推理规则满足人们思维方式的特点[23],因此,本研究采用Mamdani型模糊推理。将输入输出变量的论域变化范围都归一化为[-6,6]之间的变量,得出d的量化因子kd=10,θ的量化因子kθ=0.1,α的比例因子kα=0.17。设定d、θ和α的正负号为:生产平台位于导航线左侧时d为正,右侧为负;θ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α左转为正,右转为负。
1.3.2 带自调整函数模糊解析式 设计带有自调整函数的模糊解析表达式[24]。
式(9)中:Α表示前轮转角的模糊变量;D表示横向偏差的模糊变量;Θ表示航向偏差的模糊变量;S表示论域设定值,此处为6;n表示自调整函数。本研究控制器权重设置原则为:生产平台在路径跟踪过程中,若横向偏差较大,则增大横向偏差权重,使其不偏离路径较远;若横向偏差较小,则对航向偏差给予较大权重,使生产平台跟踪路径更稳定。相比于常规模糊控制规则的单一,其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提升了精度。依据上述思想,建立自调整函数为:
自调整函数的形态根据p取值不同而改变,如图6所示。当p<1时,n随横向偏差增加较快,横向偏差在系统中占据权重多;当p>1时,航向偏差的控制作用加强,随着p的增大,其作用越强。由于生产平台在设施温室内行驶时,需频繁更改当前跟踪路径,时常会出现较大横向偏差,且道路宽度有限,因此横向偏差的权重需始终重视。经过MATLAB R2012a仿真,这里自调整函数的参数p=0.8,k=1.1。
图6 自调整函数图Figure 6 Self-adjusting function graph
为了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于2019年3-5月,在浙江农林大学室内体育馆布置场地(图3)进行试验。基站与移动标签距离地面的高度均为1.6 m,移动标签投影点位于生产平台后轮车轴中间。生产平台按照0.5 m·s-1的速度行驶,采样频率为5 Hz。试验类型分为直线跟踪与矩形跟踪2种。同一初始状态的试验重复4次,各数据求平均值。
本研究对偏差的平均值、极值和标准差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平均偏差是从试验开始到结束的横向偏差均值;最大偏差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横向偏差最大值;稳态偏差是当生产平台从试验开始到第1次横向偏差收敛到0 m的稳定点后横向偏差均值;稳定距离是生产平台到达稳定点行驶的距离。
试验1:直线路径跟踪试验。设计4种偏差初始状态来考察本研究方法直线路径的性能,并通过纯追踪法进行对比验证。经多次计算机仿真,纯追踪模型取最佳前视距离为2 m。如图7所示。
图7 直线试验Figure 7 Line test
试验2:矩形路径跟踪试验。在温室作业时,农机需频繁沿着设施内道路直角转向,因此需检验生产平台矩形路径跟踪的效果。在试验场地内设计了15 m×15 m的矩形路线。如图8所示:生产平台出发的初始位置为A(-7,-7),初始横向、航向偏差均为0°,沿顺时针方向行驶。
在进行直线路径跟踪时,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4种初始状态下,生产平台平均偏差均值依次为28.7、23.8、16.9、20.1 cm,最大偏差依次为179.5、37.1、66.8、46.4 cm,在纯追踪模型中平均偏差均值依次为37.2、35.3、24.4、28.3 cm,最大偏差依次为180.8、51.3、85.6、62.2 cm。本研究方法的平均偏差比纯追踪模型分别提高了22.8%、32.6%、30.7%和28.9%,最大偏差分别提升了0.7%、27.7%、21.9%和25.4%。直线试验时第1种初始状态下偏差明显大于其他状态,是由于初始位置偏离路径较大,需要进行大幅度转向才能逐渐收敛至跟踪直线。表明相同的环境下,本研究方法具有更好的路径跟踪精度。
采用本研究方法进行直线路径跟踪时,平均偏差值的标准差为5.8 cm;而采用纯追踪模型法的平均偏差值的标准差为9.7 cm。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离散程度越低,前者的标准差比后者小,因此本研究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稳定性。
在进行直线路径跟踪时,本研究方法4种初始状态下的稳定距离分别为319.9、35.4、310.1和16.8 cm;在纯追踪模型中,稳定距离则为432.1、50.3、250.1和22.4 cm,稳定距离提升率分别为25.9%、29.6%、19.3%和25.0%。这是因为本研究方法在进行转向角计算时,增加航向偏差的权重动态调整转向角,使得车体向期望路径的收敛速度较快。表明相同的试验环境下,本研究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快速性。
在矩形路径跟踪时,生产平台在本研究方法下的平均偏差为14.4 cm,在纯追踪模型中,平均偏差为36.9 cm,平均偏差提升率达60.9%,能基本满足作业需求。在2种方法的矩形试验中,最大偏差都发生在更换路径时,即矩形路径的转角处。这是由于在更换路径时需要做类似于大偏差初始状态的直线跟踪,需要大幅度转向,因此产生大偏差。
采用UWB模块构建无线定位系统获取生产平台的位置信息,并设计了15 m×15 m的矩形试验区域。在试验区域内随机测量一些点,这些点在原X、Y方向定位平均误差分别为0.12和0.16 m,经误差修正后X、Y方向定位平均误差分别为0.04和0.05 m。使用带自调整函数的解析式模糊控制器,动态调整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的权重,对前轮转角的输出实现自适应调整,其中自调整函数的参数p=0.8,k=1.1。在生产平台上进行了直线和矩形的路径跟踪,生产平台使用本研究方法的直线跟踪平均稳态偏差在4.7~6.4 cm,矩形路径的平均偏差为14.4 cm,能满足温室内狭窄道路的运输需求。下一步考虑改良生产平台的机械性能,测试在不同的环境下UWB的定位精度,以及在不同的路况下生产平台路径跟踪的平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