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病人尿酸水平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

2020-06-29 09:11刘璐1毛拥军1冯媛媛胡松1薛晓霞1宫婷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

刘璐1,毛拥军1,冯媛媛,胡松1,薛晓霞1,宫婷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保健科)

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1]。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0%,至2018年该比例已达到11.9%,表明我国老龄化问题正逐渐加剧[2]。中国疾病负担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居民期望寿命为76.4岁,而健康期望寿命仅为67.9岁[3]。在老龄化问题极为严峻的今天,健康老龄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与10年心血管风险、认知功能、病死率、全因死亡等相关[4-6]。营养问题为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靶点之一,预警营养风险尤为重要。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7]。研究发现,尿酸与心血管疾病、脂代谢、肾病不良结局、全因死亡等密切相关[8-12]。也有研究指出,尿酸与清蛋白、血红蛋白有相关性[13]。目前,尿酸是否可以作为识别营养不良的指标尚无定论。本研究收集某三甲医院老年住院病人的一般资料,并对病人行体格检测、营养风险筛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尿酸水平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尿酸识别营养风险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老年营养问题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1月1日—11月30日在青岛市某三甲医院保健科、心内科住院的65岁及以上病人共129例,其中男79例,女50例;年龄65~96岁,平均84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住院时间超过1 d;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尿酸合成障碍疾病病人,如黄嘌呤尿症(黄嘌呤氧化酶缺陷)、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症、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缺陷症、重症肝病(Child C);②尿酸排泄增加疾病病人,如家族性低尿酸血症、Fanconi综合征、Wilson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③服用药物如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丙磺舒等的病人;④无法获得所需数据病人。同一病人多次住院只选取第一次数据。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质量控制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新住院的老年病人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两名培训合格的医师采用统一标准方法,于入院后次日晨7:00分别进行体格测量(身高、体质量、上臂围、小腿围)、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表(NRS2002)筛查[14]。血液采集由培训合格的护士双人在场完成。

1.2.2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疾病史收集 通过住院接诊问询获得。

1.2.3体格测量 身高及体质量采用无锡太湖国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人体秤测量,被测量者空腹、排空小便、赤脚、穿医院统一发放的住院服。身高测量精确度为0.1 cm,体质量测量精确度为0.1 k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m)2。上臂围、小腿围采用软尺测量,均测3次,取平均值,精确度为0.1 cm。上臂围测量方法:被测者站直,双手自然下垂,选优势手肩胛骨肩峰至尺骨鹰嘴中点的水平方向绕1周读数。小腿围测量方法:被测者站直,选小腿最粗处水平方向测量周长。

1.2.4生化指标检测 采集病人入院后次日晨6:00时空腹(禁食6 h以上)肘静脉血,应用迈瑞BC-5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前清蛋白、血清尿酸等指标。

1.2.5营养风险筛查 应用NRS2002筛查。量表内容包括营养受损评分(体质量下降程度、1周内饮食量减少情况,最高赋值3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最高赋值3分)、年龄评分(年龄≥70岁,总分再加1分),总分≥3分为有营养风险[15]。

1.2.6结果判断标准 BMI<18.5 kg/m2为消瘦[16];血清尿酸<120 μmol/L为低尿酸血症[17];女性血清尿酸<270 μmol/L定义为尿酸低水平,血清尿酸>360 μmol/L为尿酸高水平;男性血清尿酸<330 μmol/L定义为尿酸低水平[18],血清尿酸>420 μmol/L为尿酸高水平[19]。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血清尿酸水平

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BMI、上臂围、小腿围、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前清蛋白、血清尿酸为正态分布。男性血清尿酸162~775 μmol/L,平均(391.68±118.31)μmol/L。女性血清尿酸104~648 μmol/L,平均(328.18±120.16)μmol/L。男性、女性不同尿酸水平病人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2。

2.2 有无营养风险病人各指标比较

按NRS2002评价,存在营养风险者81例,占62.8%;按BMI评价,存在消瘦11例,占8.5%。有、无营养风险病人教育程度、BMI、血清尿酸、肿瘤、上臂围、小腿围、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前清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7.705~17.609,t=4.593~6.066,P<0.05)。见表3、4。

2.3 营养风险与不同因素相关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营养风险与年龄、教育程度、疾病(肿瘤)、BMI、上臂围、小腿围、前清蛋白以及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显著相关(r=-0.484~0.282,P<0.01)。见表5。

2.4 血清尿酸水平识别营养风险的ROC曲线

以血清尿酸低水平和高水平为检验变量,以是否有营养风险为状态变量,得到血清尿酸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83(95%CI=0.582~0.784,P<0.05)。见图1。

表1 男性不同尿酸水平病人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表2 女性不同尿酸水平病人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表3 有无营养风险病人基本资料比较(例)

表4 有无营养风险病人体格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表5 营养风险与不同因素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营养不良是一种由于营养物质摄入缺乏,导致身体成分和细胞/器官质量改变,从而使躯体、心理功能和临床结局受损的状态[6]。早期识别并干预营养风险以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减少住院天数及30 d再住院率,并降低医疗支出[5]。国外一项采用不同营养不良评价工具评价研究显示,老年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8%~63.1%[20]。本研究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2.8%,与其结果相符。

目前,常用于筛查、评估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指标有体质量、BMI及生化指标如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等。从筛查预警、复评来说,选用一些易获得的指标在临床工作中是方便可行的。本研究探讨血清尿酸水平识别营养风险的能力,其原因如下:①尿酸检测价格低廉;②尿酸与饮食相关,比清蛋白、血红蛋白更快反映食物摄入情况;③老年人多病共存,尿酸与多种疾病的预后相关[8-11]。

一项在营养不良人群中独立预测老年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研究表明,尿酸的预测界值≥480 μmol/L或<240 μmol/L[21]。韩国一项研究表明,尿酸水平与BMI、清蛋白水平、血磷水平等均呈正相关[18]。国内一项纳入108例高龄病人的研究显示,NRS2002评分结果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22]。本研究以NRS2002作为老年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结果显示营养风险与年龄、教育程度、肿瘤、BMI、上臂围、小腿围、前清蛋白、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等均显著相关,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23]。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血清尿酸低水平和高水平可识别营养风险发生。这与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研究结论相符[18,21]。但是尿酸水平预警营养风险的最佳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老年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状态是老年住院病人需要关注的问题;血清尿酸低水平及高水平均需警惕营养风险发生。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生活背景同一性高,评价营养状态手段单一,来源异质性低,因此,对血清尿酸水平识别营养风险的界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