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铠
摘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而必要的教学方法。地理课程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与人文关系,教师除了课堂传授相关的地理知识,还必须深入大自然,进行实际调查、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综合性;实践活动
我可谓是一个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几年的老教师了,教过的学生人数众多,他们考试的学业成绩总体非常不错,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但自己总有一届学生不如一届的感觉,这也许和七、八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较薄弱有关。七、八年级地理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学校园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其实践操作性。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组织开展中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众多,通过分析总结这些地理实践活动,我发现中学生地理实践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
问题一:课时安排紧凑,实践活动时间少。
问题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安全性问题压力太大。
问题三: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显著。
问题四:活动方案构建不完善,活动形式单一,预期效果差。
而在我发现地理实践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之后,我开始注重每次实践活动的观察,并会不断地反思,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下是我关于如何高效解决初中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中上述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一些改善建议:
(一) 地理实践活动核心要点
首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展综合性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前提要充分认识到本次活动的主题和价值,这样才便于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前期,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开发研究最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其次,在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密切关注,随时发现和记录相关问题,为以后的实践活动积累更丰富有力的经验;最后,作系统完整的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活动形式的选取和设计要尤为谨慎,且要联系生活实际,保证做到可操作性强、可掌控性强。
地理课程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与人文关系,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才能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经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研究,总结归纳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社会实地相关信息
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要选择学生易懂实地社会信息,结合中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活学活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假如学生对获取的相关信息无法做到客观的认识及评价,那么这活动也没有任何意义。
2.结合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活动的开展形式应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在选定形式方面更应注重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可以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为主。例如,以平均气温为例,测四次气温引导学生探索气候的影响力,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与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结合周围地理实地环境
学习地理学科的实地环境分两方面:一是学校提供实际的教学环境。包括学校地理学习园地、仪器、多媒体、平台等,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学实践活动。二是校外环境。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实地考察。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有必要的探究性实践教学活动。
(二) 了解课程任务,开展实践活动
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本中,有些章节都有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讲授地理知识,更要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降水类型中,有一种叫“地形雨”,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课前教师准备各种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等,让学生实践操作,通过实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空气上升,气温下降的条件下,才能产生降水。这样课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理论知识认识、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
(三) 科学安排活动小组,确保开展实践活动安全性
尽管教学活动千头万绪,但必须以教育为本,安全在先。开展实践活动要科学安排,要有详细的安全措施,要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环境,采用小组组长负责制。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保护和跟踪、防患未然,把风险降到最低,务必确保学生安全,确保顺利完成实践活动。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活动的意义,这已成为一种顽症。在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中,应弃掉这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顽症,学校与教师都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施教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这对于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更应如此,应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实践,并深刻理解到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学生可利用其领悟到的思想方法、观点和规律,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从而发现和解决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大多是教师的“主战场”,从传统教学中我们只是看到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极少拥有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形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精神。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主导权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堂的实践学习中。因此,在地理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到“等高线”过程中,带学生深入学校地理学习园地,用沙堆拼成各种各样地形,使学生更直接、直观了解山脊、山谷,让学生在更加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中掌握山脊与山谷的本質区别,从而解决课文中山脊、山谷的难点,所有相关问题也迎难而解。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让学生深入实地、实践操作、整体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晓君.新加坡初中地理教育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特点和启示[J].地理教学,2018(21)
[2]刘鹤.让地理实践力落地初中地理课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0)
[3]王宝泉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