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构建人们对于世界认知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社会性别领域,大众传媒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灌输给人们一些性别歧视的错误印象。本文立足于李普曼的刻板成见理论,分析大众传媒在传播性别观念的作用以及它传播给受众的错误认知,从而探寻如何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实现社会性别平等。
关键词:社会性别;大众传媒;性别平等;刻板印象
大众传媒从诞生开始便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广播,电视,报纸,再到如今广泛普及的互联网,我们的生活被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充斥着,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在社会性别领域,一方面,大众传媒传播给我们社会性别发展的新成就与新观点,一方面,在分析一些社会事件时,某些传媒以错误的视角引导着舆论的走向。能否真正地实现性别平等,与大众传媒的作用息息相关。
一、关于社会性别平等的认知
社会性别(gender)是由美国学者盖尔·卢宾(Gayle Rubin )提出,意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社会性别也就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男女不同的期待、要求和评价,这与男女各自的特点、能力和行为有关。它与生理性别(sex)不同。男和女指的是生理上的性别,而人们日常所说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例如传统观念所提倡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男生应该有阳刚之气,女生应该温柔贤惠”等。它是在一定文化或社会环境中建构的,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性别这一概念是针对于生理性别提出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人们对于性别研究不断深化的产物。生理性别为男可能社会性别为女,社会性别为男可能生理性别为女,而对于那些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不一致的人,他们本身会对自己的不同感到困惑,而他们周围的人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这便会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除此之外,社会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带来了人们对于男女的错误认知和性别成见,因此社会性别平等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议题,社会性别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应该有平等的权利、责任和机会。平等并不是相同的意思,不是说女性应该变得和男性一样,而是权利、责任和机会并不取决于性别是男性或是女性,而取决于自身。性别平等认可不同的女性群体和男性群体的差异,并倡导女性和男性的利益、需求都要获得充分考虑。性别平等不仅是女性的问题,而是给予男性和女性同等的关注和对待。目前蓬勃发展的女权运动也是针对于社会性别平等这一目标而展开,要求男性女性应该拥有同样的权利,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有人说,同性恋其实是一种特别的异性恋,这其实就是针对社会性别提出的,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社会性别,而在社会学领域存在着“广义异性相吸”原理,也就是说生理性别相同的两个人由于不同的社会性别而相互吸引。也就是说,生理性别上的同性恋和异性恋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二、大众传媒对于社会性别平等的影响
1、大众传媒传播的性别刻板印象
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构建认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很多性别观念也是由大众传媒的引导而形成的。这一点在美国学者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书中便有所提及,李普曼提出了“刻板成见”的观点,即人们对于特定的事物会持有一种呈现固定化、简单化的观点和印象,它伴随着对于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提供认识事物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它也会阻碍着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大众传媒在塑造“刻板成见”这方面便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它日复一日的新闻报道,新闻用词都会在人们的脑海中树立一个刻板印象,比如新闻经常会报道中东的战乱多发,我们的印象中就会认为中东是一个战火纷飞之地。这种刻板成见的性质并无好坏之分,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而大众传媒在性别观念上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落后的性别歧视与成见。
1995 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簽署了《行动纲领》,这次纲领确定的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是“妇女与大众传媒”,认为“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 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 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1]
在大众传媒所报道的信息中,会给人们塑造一种女性应该臣服于男性,女性应该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形象。相关数据统计,在报纸上所报道的男性新闻人物比例远高于女性新闻人物,而在广告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一般都是在洗衣服,做饭等家庭主妇的角色,洗衣用品,厨具等广告通常会用女性的贤惠作为品牌的代言,这就在无形中向人们树立了一个女性就应该操持家务的社会形象,加强了对男性属于社会,女性属于家庭这一刻板印象的解释。
在新媒体领域,这一刻板成见并没有好转,反而有更加恶化的倾向,这在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上都可见一斑。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特点,从新闻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很大恶意。比如大家日常都比较关心的娱乐新闻,如果女明星出轨所带来的骂名比男明星高出许多,比如“马蓉出轨”一案,如今马蓉本人已经成为被网民痛恨的“现代潘金莲”;再比如,如果女孩子深夜外出而被强暴,那么评论区便会有很多网民去说本来是受害者的女孩子自身有问题,不应该深夜出门,不应该穿着暴露,而不是去谴责那些作为加害者的强奸犯。作为传媒本身,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传媒应该明白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应该试图去还原全部真相,但很多时候,传媒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相反,它进一步夸大了性别成见。比如,传媒在报道时会使用一些对于女性隐含的不文明词汇,仍然具有一些陈腐的思想。如2018年受到大家普遍关注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在一开始,微博上的各种营销号传播的是女司机逆行导致事故的发生,没有用中性不含性别色彩的“司机”一词,而是特意强调司机性别为女性,从而强调女性司机是马路杀手的性别偏见,人们纷纷对女司机口诛笔伐,对于女司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后来这一新闻也出现了反转,被证实女司机根本没有责任反而是受害者。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当新闻当事人是女性时,传媒会特意去强调,如果是男性,反而会加以省略。
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在也会灌输给人们所谓的“男性气质”,即男性应该具有阳刚之气,而对于一些打扮精致的男生、小鲜肉称为“娘炮”这种带有一定侮辱性的词汇,这其实也是一种刻板成见。对于这一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有着比较好的性别认知,“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的社会理应包容”“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缺包容”,这才是一个媒体所应该倡导的正确性别观念。
2、大众传媒在促进性别平等研究方面的作用
大众传媒虽然会灌输一些错误的性别观念,但它也在促进社会性别以及性别平等的研究领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提倡性别平等的话题,关于“女学”“女权”的话题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腾讯视频的一档节目《星空演讲》中著名的性学家李银河“性别刻板印象是对男女的双重压迫”“小鲜肉不应该被称为娘炮”等性别观念也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公众号为“女权”正名,向人们宣传正确的女权观念。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女性报纸和节目,如传统报纸《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向人们宣传了女性形象的独立与多元,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负责人寿沅君认为,决策人的性别平等觉悟,对一个女性栏目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我们也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许多对于LGBT群体的关注和发声。许多同性恋题材被搬上银幕,受到了艺术上的认可和大众的关注,比如2018年金马奖热门影片《谁先爱上他的》,讲述的便是一对男同性恋的故事。再早一点可以追溯到经典的影片《霸王别姬》《蓝宇》,至今仍被许多影迷称道。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之下,同性恋得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们可以不再被视为怪物,可以无顾忌的正常生活。
三、大众传媒传播信息应注意的社会性别平等问题
刘东发在《论大众传媒在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中的载体作用》一文中认为大众传媒在在文化传播中有这样几个功能:社会性别文化导向功能;社会性别文化教育功能;社会性别文化协调功能;社会性别文化舆论监视功能。[3]正是这几个功能,完成了大众传媒对于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大众传媒如果要是想要正常发挥上述的这些功能,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大众传媒在宣传的时候要剔除陈腐的观念,坚持正确的性别平等导向传媒在传播新闻以及各种信息时,不要刻意去突出“男性”“女性”的字眼来引导舆论,也不要因为新闻当事人是男性或是女性加以譴责,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性别舆论导向。大众传媒应该担当起破除人们陈旧的文化观念和性别框架,剔除诸如“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社会动物,女人是家庭动物”的错误观念,告诉人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社会上都享有平等的自由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
②大众传媒应加强对于性别新概念的教育,加强人们对于社会性别的理解。媒体要向人们传播国内外最新的性别研究成果,以及人们日常接触却不甚了解的性别新名词加以解释,如“酷儿”“间性人”“无性恋”等名词。媒体要加强对于社会性别领域的关注,当相关案例发生时,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说明。要突出大众传媒的教化功能,倡导先进的性别意识观念,在面对各种各样社会性别信息时,选取受众可以容易理解并广泛接受地观点,启发受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③大众传媒不应受到商业利益的诱导,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某些盲目追求商业利益的媒体为了增加点击量,会刻意的突出冲突与矛盾,强化性别字眼或者是性取向字眼,进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媒体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和立场。大众传媒应该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向人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性别观念,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趋于俗套。做好新闻的把关,禁止将非法的性别商品投放于市场追逐利益, 污染性别文化环境。因此,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环境下,大众传媒不应该被利益遮蔽了双眼,要规范传媒市场,加强大众传媒对于舆论的导向和监督,建立起完整的社会性别宣传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众传媒可以是先进性别观念的引导者,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也可以是陈腐性别文化的推崇者。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性别平等,这就要求大众传媒拥有正确的性别观念,借助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社会性别平等,剔除不良的影响,在社会上建构起社会性别平等的环境。人们也要拥有一双慧眼,接受大众传媒正确的教化,摒弃一些不良传媒的错误引导。传媒与受众共同努力,创造出两性间共享的性别平等文化。
参考文献
[1] 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3期
[2] 宓瑞新.《发挥传媒作用,促进男女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02.1
[3] 刘东发.《论大众传媒在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中的载体作用》[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2
[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