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中的新媒体语言方式

2020-06-28 09:37陈天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

陈天

摘 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们所处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媒体中的表现就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在大信息化的时代,素材收集速度和质量都大幅度增强,范围更大,信息量更丰富,扩宽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各种信息以更直观、更形象、更立体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面对新的发展,新媒体的语言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语言方式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对网络艺术中新媒体语言方式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想法。

关键词:网络艺术;新媒体;语言方式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文艺也从“初生萌芽”稳步走向“欣欣向荣”,从而催生了全新的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也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继而又产生出了新媒体语言。手机的微博、微信,网络购物,线上教育,自媒体、直播等等各种形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艺术中新媒体语言方式的特点

文章标题直白性

文章标题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眼关注,被人称为文章的“眼睛”,在网络艺术中更是如此。网络文艺更注重网络用户的阅读特点。网络交流的便利,信息量大增,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相似的网络艺术产生,大量的信息改变了网络用户的传统阅读习惯,为了接触更多的信息,人们对一个信息接触的时间只能不断的缩小,碎片化的阅读越来越普遍,手机成为更便利阅读工具,冲击着传统的书本、杂志、报纸[1]。也正因如此,标题成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标题更加醒目、直白。当用户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可能根本顾不上对其内容进行思考,只凭兴趣和新奇对某一标题进行关注,标题越简单越好、越直白越好。因此,网络艺术中的新媒体语言方式更加注重标题的直白性[2]。

覆盖内容全面性

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搜集的能力,为了抢占先机,新媒体报道大多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但随着这种直观的、感性的语言过多,人们开始一种偏向于理性的思考,想要全面的了解一件报道的全部过程,从而要求新媒体扩大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对问题保持持续性的关注和报道,要求内容的完整、完善[3]。比如发生在2017年的老虎咬人事件。事件最开始只是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段简短的视频和简单的文字,但因众多平台的热点推送,这一个小小的视频却引发了大众的热切关注,人们开始想要了解发布者的信息、事件的起因、事件后的处理等等,媒体因此开始挖掘更多的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将事件完整性的报道出来。而后,这种完整性的报道又引发了与此次事件相关事件的报道,比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吃人事件、狗熊袭击人类居所等等事件,由此,有些新媒体就将这些报道搜集整理,形成了一个专题报道,用来传达更多的信息知识。新媒体语言随着信息的大量搜集,实现了覆盖内容的全面性,也引起了用户们的理性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之前的第一眼感官感受。

传播速度时效性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热点新闻更是快速变换。信息的大量化和信息的快速更新,使每个信息给人的呈现时间非常之短,更有人称“互联网时代是没有记忆的时代”,人们在不断的接受新的信息和遗忘旧的信息。经济效益的驱使使人们更加加重了追求这种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掌握了第一手的信息资讯,就是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因此,新媒体语言更注重传播速度的时效性。

网络艺术中新媒体语言方式的带来的问题

媚俗化严重

网络艺术建立在高度的信息发展中,依赖于经济效益。部分商业资本为了追求巨大的经济利益忽视艺术的价值效应,一味的迎合受众的口味,庸俗的、低俗的,甚至是色情的、暴力的充斥着新媒体环境。不仅给广大受众带来了负面影响,更顺应了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有损于网络艺术的健康发展。

同质性严重

新媒体语言过度追求爆款,在同行业内产生了同质化现象。比如美食类新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一篇火爆的文章,便会迅速出现相似的内容,也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欣赏乏味。

现实聚焦不足

网络艺术从广大的受众中发展出来,贴近人们,但仍存在有内容过于虚浮,主题淡薄、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新媒体语言的虚幻性质也使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且某些新媒体作品以爱情、玄幻、娱乐为主题,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不够,有些内容实际可操作性低。未能把反映社会作为自身的责任,对受众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网络艺术中新媒体语言方式的发展方向

尊重新媒体发展规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将越来越占据主要的地位,发挥巨大的价值。发挥新媒体语言的强大包容性。中文、英文、方言、表情、表情包等的广泛使用,创新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超越了传统的表达方式。比如,通过手机与人交谈时,一般的文字表达不能完全的表达清晰个人的思想,这个时候,一个恰如其分的表情包就能很好的表现个人的真实想法,便利了沟通,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趣味性。这种包容性形成了一种多元的开放的风气。传统的语言严格遵守语法规则和固定的书写习惯。新媒体语言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方式,产生了许多不遵循语法规则的语言,比如说一句话被缩减成拼音的首字母。

坚持内容为主

新媒体语言最突出的就是创新了传播形式,它依托于现代发达的网络技术,用新颖的形式来吸引着个人,告别了传统过于死板、固化的形式,这是一种新的创新,但同时也产生了传播内容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内容的问题。新媒体语言方式应该注重内容的输出,为其新颖的形式增添富有价值的内涵。同时避免使用过于宏观和抽象的内容,大众难以理解,反而会影响语言方式的传播,注意要选取接近于日常生活的内容,使语言通俗易懂又平易近人,凸显平民性、生活性,创造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不断改正发展道路中产生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吸取时代发展的经验,努力的扩充自己,让发展的道路更长,更精彩。

坚持核心價值观

新媒体语言在网络文艺中,逐渐发展出了具有自己独立特色的方向,但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一些迎合大众的,过于媚俗的作品,甚至将人们引向了一种“娱乐至死”的境地。因此在新媒体中要强化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为指引,在其内容中注意传播积极的社会能量、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传播真善美,让新媒体语言成为道德塑造、人格完善、弘扬价值的阵地。比如,制定强制性的规定来限制新媒体语言中对娱乐、低俗搞笑的制造和传播,增加积极向上的内容,让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同时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潜移默化的提高大众的审美标准。从而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构建健康、美丽的网络艺术环境。

结束语

在网络艺术的大背景下,新媒体语言得以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了强烈的语言个性,以独具个性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语言方式要积极改变现状和已发现的问题,突破过于感性和形式的限制,展现更具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新媒体语言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崭新的形式出现,人们要不断的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式,大胆的预测新媒体语言的发展趋势,确定未来的应对新媒体语言产生和使用的必要方式,构筑更好的网络艺术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卫新.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J]. 新闻爱好者, 2018, 490(10):71-73.

[2]李泉桦, 郭金玲. 简析视觉传达中的新媒体艺术语言[J]. 新丝路:上旬, 2019,(3):1-1.

[3]咸丽娜.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媒体语言特征研究[J]. 神州旬刊, 2019,(11):61.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